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學民
- 外文名:XIA XUEMIN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省
- 出生日期:1967年12月
- 職業:新聞記者
- 畢業院校:浙江大學 山東大學
獲獎作品,論文著作,個人榮譽,親歷報導,
獲獎作品
系列報導:《柑橘何時不再苦澀?》獲1997年度全國優秀電視經濟節目三等獎;
訊息:《百萬民眾大轉移》(集體)獲1997年度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特別報導:《巍巍豐碑》獲1998年度全國抗洪報導優秀作品二等獎;
訊息:《衝突只為情太深》獲1998年度浙江省新聞獎二等獎;
特別報導:《零點之前》獲1999年度浙江省第四屆環境好新聞獎一等獎;
訊息:《溫州民企搶“攤”高交會》獲1999年度浙江省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和1999浙江省新聞獎一等獎;
專題:《跨越海峽的生命傳遞》獲2000年度浙江省新聞獎一等獎和2000年度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訊息:《特殊的生日祝福》獲2001年度浙江省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
系列報導:《生態甌江行系列報導》獲第十一屆(2002)浙江省林業好新聞獎一等獎;
系列報導:《綠色浙江行》獲得“升華杯·綠色浙江”好新聞二等獎(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環保局2003);
訊息:《杭州:社區居民首次電子票選“小巷總理”》獲得2009年度浙江省新聞獎三等獎;
訊息:《永通公司的兩本帳》獲得2010年度浙江省廣播電視新聞獎三等獎;
訊息:《杭州:對千名食品企業負責人法制考試 不合格一律下崗》獲得2012年全國法制好新聞一等獎、浙江省法制好新聞一等獎;
系列報導:《尋找可游泳的河》獲得2013年度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系列報導:《“聚焦養老”系列報導(三篇)》獲得2013年全國老齡新聞宣傳好作品三等獎;
訊息:《全省平均40萬畝森林配1台高壓水泵 防火有隱患》獲得第二十三屆浙江省林業好新聞二等獎;
訊息:《浙江出台多項優惠政策 鼓勵民資進入養老產業》獲得2014年全國老齡新聞宣傳好作品二等獎。
論文著作
1、《半導體材料研究的先驅者——記著名學者、浙江大學半導體材料研究所所長闕端麟教授》,刊於《奉獻者之歌》,浙江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出版;
2、《抗洪前線的另一場戰鬥》,刊於《新聞實踐》,1998年第9期;
3、《“尋找王”:電視版的“人肉搜尋”行動》,刊於《新聞實踐》,2008年第10期;
4、《直播時代的電視現場報導員》,刊於《新聞實踐》,2009年第2期
5、《突發事件新聞直播的策略與控制——兼議汶川地震直播報導的啟示》獲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主辦“‘台州廣電杯’重大突發事件與媒體應對策略”徵文優秀獎;
6、《多元“現場”構建全球突發新聞融合傳播新模式——評新華社新媒體報導平台<我在現場>》
刊於《傳媒評論》,2015年第1期。
個人榮譽
1997年《浙江兒女》宣傳報導工作先進個人(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1998);
1999年度杭州市清理和拆除違法建築工作先進個人(杭州市政府,2000);
1999-2000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先進個人(中國紅十字總會、國家衛生部,2001)。
親歷報導
玉樹救災之行後的幾點思考
夏學民(浙江衛視新聞中心)2010-05-03
青海玉樹地震後,我和其他幾位同事前往玉樹災區,進行新聞採訪報導。一周時間雖然很短,但所見所聞印象深刻,所思所想值得回味。
一、 高原環境挑戰人類極限
玉樹位於青藏高原,空氣稀薄,含氧量僅為其他地區的二分之一左右。此次地震後,全國各地各條戰線上的搶險救援人員、醫護工作者、新聞記者等迅速集結,湧入結古鎮(玉樹縣城所在地)。按照常規,一個人適應高原環境需要五道七天,但抗震救援工作迫不及待,高強度工作導致不少人出現頭痛、乏力、氣急、心跳加快、噁心、嘔吐等狀況。高原反應既是對體力的考驗,更是對人的精神和意志力的挑戰。雖然有人因過度勞累犧牲在抗震救援工作崗位上,但絕大多數人經受了這場特殊的考驗,頑強地堅持下來。
二、 “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造就民族大團結
藏族同胞占玉樹地區總人口95%以上,地震後,從全國各地不斷趕來的抗震救援人員大多數是漢族人。搜救被壓埋的人員、搶救生產生活物資,藏漢同胞在危難中結成了血濃於水的情誼。解放軍、武警、公安幹警等子弟兵拚死救援,醫護人員克服自身高原反應救死扶傷,志願者發揚高尚的同情心,玉樹震區的一幕幕感人場景,共同唱響了民族團結的凱歌。
三、 地震再次敲響生態保護的警鐘
“地震後,當地民眾中有一些傳言和疑惑:“過度開採礦山是否引發地震?”這當然是未經證實的說法,但從另一個側面,我們也可以看出人們對資源保護、生態平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深深企盼。
玉樹地處“三江”(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巍巍群山、茫茫草原、泉泉清流共同構成令人類敬畏的壯觀自然景象,在這青藏高原的腹地,你可以從內心深處領會到人與自然的那種依存關係,因此,一切過度放牧、亂采濫伐、涸澤而漁的行為都是犯罪。可以說,這場天大災難再次敲響了生態保護的警鐘。
四、災後重建將提升邊遠地區民眾生活品質
目前,災後重建計畫已在玉樹地區開始實施。城市規劃將啟用全新模式,基礎設施將高標準設定,特別是建築物的抗震等級將嚴格把關。在全國人民的傾力支援下,地處邊遠山區的玉樹人,將享受到更好的公共產品和服務。住房、教育、醫療、治安環境將大大改善。特別是經濟狀況將會較快發展,人民生活品質較快提高。經歷大災大難後,玉樹的知名度猛增,相信今後旅遊業會更加興盛,給玉樹人帶來更多收益和財富。
五、當前可能遭遇的困難
災後重建仍面臨諸多困難。一是施工時間受限制,每年夏季只有四五個月施工時間,漫長的冬季無法建設;二是當地不產建材,磚瓦、水泥、鋼材等均需外面長途運輸進來,建築成本高;三是交通瓶頸問題,214國道和308國道不堪重負,空中航線壓力巨大;四是電力保障能力差,當地以小水電為主,震後破壞嚴重,外來電力保障一時難以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