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成(1900——1947)山東省臨邑縣夏家胡同村人。男,漢族。歷任區武委會副主任,縣武委會軍事股長,海區第二軍分區後勤副股長。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
人物經歷
夏大成(1900—1947)山東省臨邑縣夏家胡同村人。男,漢族。家貧,成年後抗活。28歲,去東北謀生“九·一八”事變後,因參加抗日活動,受日偽通緝返鄉,以賣雜貨為生。
“七·七”事變後,地方黨組織在他家設聯絡站任交通員。1939年(民國28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初,在附近村莊組織20多名青壯年,建抗日民兵自衛隊任隊長。1944年11月,任區武委會副主任;同年調縣武委會任軍事股長。1947年春,任海區第二軍分區後勤副股長。
1940年(民國29年)秋,縣城日偽軍200餘人,到城西一帶掃蕩,搶劫了大批衣物、牲畜。自衛隊設伏,把敵人打得懵頭轉向,狼狽逃竄,所截獲物資全部歸還失主。伏擊戰的勝利,鼓午了民眾的抗戰熱情,民兵隊伍很快形成了一支強大的抗日聯防隊伍。海軍區總結編寫的《民兵戰法二十種》一書中,首篇介紹了夏大成創造的“截擊埋伏戰法”。
夏大成帶領民兵,在訓練中,白天練打瓶子,晚上練打香火,所用子彈,多為舊彈殼翻造,練就一身彈無虛發的硬功夫。1943年春,其帶15名民兵護送一批幹部到三邊縣學習。將要出發之際,臨邑的鬼子、漢奸100餘人前來圍剿。幹部隱蔽好後,民兵埋伏於菅家村東溝中。當敵人在畢家寨村西出現時,一聲槍響,鬼子指揮官應聲倒下,日偽軍抬著鬼子屍體倉皇逃回縣城。護送任務順利完成。
1944年初秋,聯防隊奉命拔除馬平水村偽據點。此據點,位於該村西北300米處,周圍均為開闊地,駐敵200餘人。易守難攻。200名聯防隊員占領馬平水村,在村內掏通院牆,使戶戶相通,房內挖好槍眼,對準據點,打得敵人不敢著面。圍而不攻,與敵相持的第三天,城內日偽軍增援部隊,從聯防隊背後殺來。聯防隊留小部分民兵監視敵據點。夏大成率主力迎敵,要求隊員在戰鬥中要“槍響敵倒,不放空槍”。戰鬥開始後,夏大成一人連續擊倒日偽軍7、8個,迫使敵人不能前進。敵集中小炮、機槍對付民兵,激戰4小時,寸步未進,卻死傷50餘人,只好悻悻撤走。馬平水據點的偽軍,丟下11具屍體趁機逃往興隆寺據點。
1944年秋至1945年冬,聯防隊先後參加了解放臨邑、商河、禹城、平原、陵縣縣城的戰鬥。渤海軍區在蒲台召開的慶功大會上授予夏大成“民兵英雄神槍手”的稱號和錦旗一面。
1947年8月,在海軍區後勤部,奉命去濟陽縣廟郎鎮提取車床。不料,夜間在廟郎鎮遭國民黨匪特(還鄉團)暗算,在打死打傷數名敵人後,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