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夏夜嘆
永日不可暮1,炎蒸毒我腸2。
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3。
昊天出華月4,茂林延疏光5。
仲夏苦夜短6,開軒納微涼7。
虛明見纖毫8,羽蟲亦飛揚9。
物情無巨細10,自適固其常11。
念彼荷戈士12,窮年守邊疆13。
何由一洗濯14,執熱互相望15。
竟夕擊刁斗16,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17,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18,鸛鶴號且翔19。
況復煩促倦20,激烈思時康21。
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3。
昊天出華月4,茂林延疏光5。
仲夏苦夜短6,開軒納微涼7。
虛明見纖毫8,羽蟲亦飛揚9。
物情無巨細10,自適固其常11。
念彼荷戈士12,窮年守邊疆13。
何由一洗濯14,執熱互相望15。
竟夕擊刁斗16,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17,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18,鸛鶴號且翔19。
況復煩促倦20,激烈思時康21。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永日:夏日晝長,故稱。不可暮:言似乎盼不到日落。
- 毒我腸:熱得我心中焦燥不安。我,一作“中”。
- 飄颻(yáo):風吹貌。
- 昊(hào)天:夏天。華月:明月。
- 延:招來。
- 仲夏:夏季的第二個月,即陰曆五月。
- 軒:窗。
- 虛明:月光。
- 羽蟲:夜飛的螢火蟲。
- 巨細:大小。
- 自適:自得其樂。
- 荷(hè)戈士:戍卒。
- 窮年:一年到頭。
- 洗濯(zhuó):洗滌,沐浴。
- 執熱:苦熱。
- 竟夕:整夜。刁斗:古代軍中用具,銅製,三足有柄,白天用來做飯,夜晚敲擊示警。
- 青紫:貴官之服。被:同“披”。
- 北城:指華州。
- 鸛(guàn)鶴:水鳥名,即鸛,長嘴,能捕魚。
- 復:一作“懷”。
- 時康:天下安康太平。
白話譯文
漫長的白晝難以日暮,暑熱熏蒸得我心如湯煮。
如何才能喚來萬里長風,飄飄然吹起我的衣裳?
天空升起皎潔的月亮,茂林上承映著稀疏的月光。
仲夏之夜苦於太短,打開窗子享受一下微涼。
夜色空明能見到細微之物,昆蟲也在振翅飛翔。
生命之體無論大小,當然都以自得其樂為常情。
於是我想到那些執戈的士兵,一年到頭守衛邊疆。
怎樣才能使他們能夠洗洗澡呢?他們苦於炎熱卻無可奈何地互相觀望!
整夜在敲擊刁斗忙於警戒,喧呼聲響遍四面八方。
青紫官服雖然加在他們身上,也不如早日回到故鄉。
華州城北吹響了悲涼的胡笳,鸛鶴哀號著四處飛翔。
時逢亂世,再加上天熱煩躁身體疲憊,我不禁熱切地將太平時世盼想。
如何才能喚來萬里長風,飄飄然吹起我的衣裳?
天空升起皎潔的月亮,茂林上承映著稀疏的月光。
仲夏之夜苦於太短,打開窗子享受一下微涼。
夜色空明能見到細微之物,昆蟲也在振翅飛翔。
生命之體無論大小,當然都以自得其樂為常情。
於是我想到那些執戈的士兵,一年到頭守衛邊疆。
怎樣才能使他們能夠洗洗澡呢?他們苦於炎熱卻無可奈何地互相觀望!
整夜在敲擊刁斗忙於警戒,喧呼聲響遍四面八方。
青紫官服雖然加在他們身上,也不如早日回到故鄉。
華州城北吹響了悲涼的胡笳,鸛鶴哀號著四處飛翔。
時逢亂世,再加上天熱煩躁身體疲憊,我不禁熱切地將太平時世盼想。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夏,當時杜甫在華州。那一年,關中大旱,造成嚴重災荒,災民到處逃荒,流離失所。杜甫從長安回到華州以後,仍然時時憂慮動盪的局勢和苦難的人民,但似乎已對唐肅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權的重臣們失去了信心,因作此詩以抒懷。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夏夜嘆》一詩從內容上看可分四段,開頭一段四句,中間兩段各八句,結尾一段四句。
開頭四句寫詩人日暮思風。詩人感嘆白日漫長,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夜晚。酷暑難耐,使詩人的心情煩躁。他希望能夠喚來萬里長風,疏解夏日的燥熱。“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是對酷暑的控訴;“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是對清涼的期盼。這四句的日暮思風引起下面八句的夜景。
“昊天出華月”以下八句,描寫的是夏日夜涼之景:天空升起皎潔的月亮,茂林上承映著稀疏的月光。詩人感嘆仲夏之夜太過於短暫,白日漫長。他的詩道出了人民的心聲,夏日的夜晚哪裡是微涼啊,只能說不是很熱罷了,要是夜再長一些,也許會涼快點兒!詩人打開窗戶,能看到夜色下的細微之物、昆蟲振翅飛翔。他便由此聯想到生命之體無論大小,當然都以自得其樂為常情。這八句寫詩人納涼時的情形,物情各適,引起下文八句的征人。
“念彼荷戈士”以下八句,描寫的是夜熱之感。詩人由景聯想到人,想到那些執戈的征人(士兵),一年到頭守衛邊疆,想到他們的痛苦。炎炎夏日怎么才能使他們能夠洗澡呢?他們苦於炎熱,卻只能無可奈何!他們整夜在敲擊刁斗忙於警戒,雖然身穿官服,卻還不如早日回到故鄉。這八句是詩人由納涼時的所見引發的所思。
最後四句是詩人夜觸所聞,而傷嘆世事。詩人期盼著太平盛世,而這四句詩似乎表現出此時他對唐肅宗以及朝廷中把持大權的重臣們已失去了信心。
此詩主要寫的是窗下納涼的情景以及引發的思慮,充分體現了詩人對社會民生疾苦的關懷之情。全詩寫景細緻,寫情深切,語言質樸,音調鏗鏘。
名家點評
明代王嗣奭:“二嘆(指《夏日嘆》及《夏夜嘆》)俱以旱熱起興,而所以嘆,在河北之賊未平,蓋憫旱憂時之作也。”
現代馬一浮:“杜詩《夏夜嘆》佳處在‘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四句,見其體物之細。以下興起戈士之苦,則惻怛之懷也。細讀之,覺其音調鏗鏘。此唐詩宋詩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