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陽愛社

壽陽愛社

壽陽愛社俗稱耍鬼,是山西省壽陽縣的一種古老而稀有的傳統民間舞蹈,它藉助祭祀鬼神的儺舞形式,表現了“軒轅大戰蚩尤”的創世傳說和遠古人類狩獵時代自然崇拜、人神崇拜、鬼神崇拜的信仰風俗,保留著遠古神鬼信仰和祭祀儺舞的重要信息。寄託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壽陽愛社
  • 所屬地區山西 · 晉中 · 壽陽縣
  • 遺產編號:Ⅲ-4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基本信息,詳細介紹,

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 山西 · 晉中 · 壽陽縣
文化遺產名稱:壽陽愛社
遺產編號:Ⅲ-4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山西省壽陽縣
遺產級別: 省

詳細介紹

“愛社”也稱“耍鬼”,是流傳於我省晉中壽陽縣平頭溝北一帶的極為古老而又稀有的傳統儺舞形式。據說是表現“黃帝戰蚩尤”的傳說故事:黃帝為了戰勝蚩尤部落,命令將士打扮成24家“魂頭鬼”迷惑蚩尤,果然取得了勝利,為了表彰將士愛社稷的英勇行為,就把這種儺舞稱之為“愛社”。
《壽陽縣誌》記載,每年陰曆七月十三,“愛社”和鄰村三大社都要到本縣阪泉山附近的北神山軒轅廟進行祭祀表演,據說是為軒轅黃帝過生日,而“愛社”是唯一被允許進入軒轅廟內進行表演的社火,其他三大社的節目只可在廟外的山頭上表演。漢代以後,“愛社”有一部分演變為蚩尤戲或角牴戲,如在壽陽境內也留下了一種竹馬戲,但形式內容則演變為戲劇,只有“愛社”的鬼儺卻以原始形式在壽陽留存了下來,並且保留了遠古鬼圖騰的形式和內容。黃帝的將士由於佩戴鬼飾面具作戰獲勝,子民便把對黃帝的崇拜轉為對“鬼”的崇拜,成為一種“鬼”圖騰。到明代以後,儺舞演變為儺戲,儺的分支為兩類:一類是娛神重文情,一類是驅鬼重武技。儺舞“愛社”由於地處平頭武術之鄉,其舞蹈動作將武術中的小洪拳與舞蹈融會為一體,粗獷簡單,原始性極強。明清年間,“愛社”由壽陽縣平頭鎮溝北村王府勇為主進行表演,到清末以後,由王樹檜傳至本鎮韓溝村外甥韓某,1985年以後,溝北村失傳,現僅有韓溝村村民韓富林等十餘人可表演。
“愛社”儺舞表演時由24人組成,6名大鬼戴鬼臉面具主要表演,18名小鬼站成馬蹄形面向中央作為城廓形兩邊助陣,表演程式分武勢、倒上牆、直牆、小場、過關、耍桌等,整個演出約50分鐘。表演時,全體演員都站在廟院中,18個“小鬼”每人手拿小鑼敲擊,時而發出“嗷嗷”的叫聲。鑼鼓一響,站在中間的6個“大鬼”開始表演,其舞蹈有軟勢、猴勢、抱勢、推門等動作以及珍珠倒捲簾等組合。整個表演節奏平穩,氣氛沉悶,呈現一種古樸、單調、森嚴的神秘色彩。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從愛社鬼臉面具製作工藝來看,它被認為是一種“鬼”圖騰的原始崇拜。面具製作以龍頭為模具,頭角耳環也以龍的造型為主,“鬼”的形象實際上是“龍”的精神,鬼是形式,龍是內容。所以,“愛社”的鬼圖騰,實質上是龍圖騰的另類表現形式。6個儺面具全為鬼臉,紅綠藍紫黑白依序排列,紙漿製作,配以頭角、耳環、紅纓等;武士身著青色戰袍、上衣下褲、黑靴,胸扎十字紅絲絛,手舞繡魚符、白毛巾。樂器有鐺鑼十八面、大鼓、大鑼、鑔等。
現在壽陽“愛社”在最早的發源地溝北村已失傳,在距溝北村20里的平頭鎮韓溝村仍有十多人可表演,但他們年齡最大者已80歲,最小者也50歲。而鬼儺面具的製作工藝較為複雜,且僅有韓富林一人可以製作,其製作工藝也將瀕臨失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