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初建
相傳唐宋時,壽城清真寺建於縣城西北隅,明代移建於今址。
光緒《
壽州志》記:“清真寺在城內留犢坊,康熙年建。”1977年修寺時,見前大殿屋頂望磚四塊,文曰“天啟年建光緒庚寅年重修朱彩良經手”;“重修大殿阿訇劉國治,掌教梅映輝、梅春天、趙天培、梅文全,仲冬報竣”;“董事楊得山、朱懷亮、王元興、趙元標,道光己巳年杏月立”;其四為阿文,譯意為“求主給我們開慈憫之門”。
修繕重建
1981年維修寺院時,發現兩塊藏於殿頂內的志年望磚,銘文一為“明天啟年建,道光年重修”, 一為“光緒年重修”。1986年,大殿大修時,又在瓦椽上見有墨書“民國二十九年修”字樣。
規模建制
寺院大小
清真寺院落東西長128米,南北寬14米。中軸線上,布置三進重院。前院正門為大中門,兩側設偏門;正屋為二門,兩側設偏門,無廂房。二進院落是為中院,正殿為無像寶殿即禮拜殿,殿前為寬廣的平台。南北廂房為原阿文大、中、國小教室及水房等,北廂房西接“篩海洞”。院中銀杏數株、參天蔽日,掩映著殿廡門廊,呈現一派肅穆莊嚴的氣氛。後院由無相寶殿環以垣牆組成。
建築風格
寺內建築主要採用當地漢族傳統結構形式。大門、二門、南北廂房均為硬山頂、磚瓦粉脊。無像寶殿面闊5間,進深7間,四周設廊。殿之正面(東面)通設隔扇門,兩側面則各開券門5道。殿上面由前後兩重檐歇山頂組成,勾連搭式銜接。南北面觀,檐飛角翹,璧合珠聯;東西向望,壯闊雄偉,渾然一體。
殿的前後兩部分規模大致相同,做法略有區別。前部(東部)側廊稍寬,推測為建後擴建或重修所致。廊柱均為石造,前部明次間四柱俱為八角,角柱及兩側廊柱為四 梅花柱;後部(西部)廊柱、角柱均作四方切角,柱高4.2米,邊長0.35米。前部側廊枋上置墊木2塊,上刻回紋;後部枋上作花墊板,上刻卷草紋。正面柱上僅設坐斗、無拱,斗上直接架抱頭梁,上置挑檐檁,重檐作三跳,下昂斗拱3朵,偷心造,角梁下立撐木,撐木中部雕蓮瓣紋。
殿的南、北側面券門上施水磨青磚門置,做法簡潔,僅額材兩頭及枋柱交接處施雕,其餘券門則為磨磚對縫線腳。券眉施四方球形雕飾。後殿券眉雕卷草紋樣,構圖、技法較前部精湛。材額上亮花墊板的構造亦較前部複雜,後部做法顯見明代痕跡。
前殿柱礎為清代御賜,墩飾較精細。正面廊柱用鼓墩式,上下刻蓮瓣,底坐刻蔓草紋;金柱用四、六柱墩,下設鼎座,各面刻植物紋樣,殿頂覆灰筒瓦,戲脊雕蔓草紋,上置脊獸(已毀)山花作直欞板狀,博風板緊貼其上,上施如意卷草垂魚。梁架簡潔,前後雙步中點立柱作重檐,側檐作法亦同,重檐檐步,底層廊步設穿插材,內槽大梁設隨梁枋,月梁底部挖槽,脊童置抱梁雲。殿內舊時懸有清康熙至宣統年間(1908-1911年)賜匾20餘方,今不存。寺內現存乾隆(1736-1795年)至光緒間碑刻6方,碑文多載義民捐施事項。
主要景觀
清真寺院落,東西長128、南北寬44米,中軸線上布置三進重院:前院正門為大中門,兩側設偏門;正屋為二門,兩側亦設有偏門;二進院落為中院,正殿為無相寶殿,即禮拜殿。面闊5間,深7間,殿四周均有走廊,立有石廊柱,正面通作隔扇門,殿南、北兩側各開券門5道,兩股一體,重檐歇山頂,以勾連搭式銜接。殿內明柱50根,內涵49間半,936平方米。結構、雕飾均具有明代建築的特點。殿內原懸二十塊清
康熙年間至
宣統年問賜匾,已不存在,尚有
乾隆至光緒年問碑刻六方。殿前為平台,南北廂房原為阿文大、中、國小教室及水房等。北廂房西接“篩海洞”。後院由無相寶殿環以垣牆組成。南北面觀,檐飛角交,璧合珠聯;東西相望,壯闊雄偉,渾然一體。5株銀杏參天,一派肅穆莊嚴氣勢。
榮譽
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