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鎮老街

壺鎮老街

壺鎮鎮是浙中南三大千年古鎮之一,為“上達金衢,下通台溫孔道也”〔注1〕,蒼嶺古驛道穿鎮而過,南來北往的過客催生了商貿業的發展,也促成了壺鎮老商業街的形成,見證著古鎮的千年滄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壺鎮老街
回眸老街,老街歷史,熱鬧中、下街,神奇古井,清逸上街,

回眸老街

老街呈東西走向,“自上街大門直至下街賢母橋,路線約千餘米”〔注2〕,即今之解放街。老街路面原用大小石塊砌成,歷經滄桑,“市面振興……惟街道湫隘,陰溝淤塞”〔注3〕民國二十三年(1934),在呂煥光等人的倡導和組織下,發動全鎮富戶和沿街商店樂助集資,全面開展街道改造。從上街到下街,下挖排水溝,路面採用橫寬八尺的石板鋪設,左右以石塊湊之。整個工程前後歷經三年,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全線竣工,“從此寬闊坦平,既免往來擁擠之嫌,復獲公眾衛生之益”〔注4〕。對長達680米的老街路面及排水設施進行全面改造,這在當時無疑是一件較大的工程,是壺鎮老街史上不能不記上一筆的大事。

老街歷史

老街的形成有著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壺溪呂族遷縉始祖世章公,攜家帶眷,卜居於蒼山腳下,好水之濱的羊宅橋(今羊堪頭一帶)後,子孫繁衍,人丁興旺,其他氏族也多有遷到這裡定居發展,壺溪的村莊規模日益擴大。因古蒼嶺驛道在此經過,再是因當時交通運輸非常落後、不便,於是好溪上游沿岸各村百姓常把竹、木等物品紮成排筏,沿好溪順流而下,到達壺溪一帶,水面開闊,水流平穩,人們或在這裡把漂流下來的物品拖到岸上進行交易;或先上岸解決溫飽,再下縉邑、府治。
呂族祖先遂因勢利導,於明末在前園開闢集市,久而久之,壺溪就逐漸成為蒼嶺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和浙中南商品流通中心以及一些貨物的集散之地了。壺溪莊在由東往西不斷擴大的同時,老街也隨之由東往西不斷延伸。
清乾隆十五年,因水患再次把集市下移到現市壇。嘉慶二十四年(1819),呂載楊又奉母親遺命,在明朝溪頭古橋原址向上200米處建成“永濟橋”(後改名“賢母橋”),貫通兩岸,壺溪老街也就發展到了賢母橋的東端。這時期,壺鎮老街也就成形了。從民國二十五年(1936)呂氏後裔繪製的“壺溪全圖”可見,當時的壺鎮南起天妃宮(今新范市場),北至後塘畈,中間以東西走向的街道為中軸線,東起上街大門,西行經中街,出下街大門接大橋街,直至賢母橋頭。

熱鬧中、下街

壺鎮老街歷來分上、中、下三段。歷史上最熱鬧的當屬中街和下街(今中興村一帶)。這裡沿街兩側店鋪林立、生意興隆,是古時壺鎮核心的商貿地段。
中街和下街的房屋,臨街一面多用一塊塊厚厚的長方形木板———俗稱“店門板”依次組合而成,這些“店門板”到晚上按順序鑲上,最後兩塊門板一閂,就非常牢固和安全了。而到了早晨起來,店夥計把店門板依次卸下,敞開店門經營。還有的店家在門前的街沿放兩條“四尺板凳”放上店門板,就成了擺放商品的攤台了。
中街和下街的商店有“晉昌”棉布店,“裕昌”、“義和”百貨雜貨店,“義興”酒肆;藥堂有“問松堂”、“太和堂”、“同仁堂”、“天一堂”,此外還有客棧、飯莊、當鋪、茶莊以及負責轉送搬運的“同孚”等等。據《縉雲縣工商志》載,“民國二十二年(1933)縣政府統計……壺鎮也有南貨、酒、米、肉等私營商業百數十家”,與縣城五雲鎮相當。民國二十七年(1938)抗日戰爭爆發,隨著杭州、金華相繼淪陷和省政府南遷,極大地促進了本縣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繁榮。“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壺鎮……除各種商號布滿集鎮外,還有農兼自產自銷的私營工業戶也很多”〔注5〕。如:民國六年(1917),呂順羽創辦的我縣第一個民用工業企業———裕生染織廠;民國十二年(1923)趙望祥、呂鄭圭創辦的經國染織廠;民國十五年(1926)呂欽西、呂略三等創辦的我縣第一個電力工業企業--壺鎮電燈礱碾磨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二十年(1931),趙和珍集資創辦的壺鎮裕生布廠;民國二十六年(1937),李志和等創辦的厚生染織廠;民國三十二年(1943),永康徐連三等創辦的壺鎮公益米廠;“晉昌”號染坊等等。另“據民國二十八年(1939)《民國志稿》記載:壺鎮較大的釀造業有‘康裕’、‘義春正’、‘丁正和’、‘義興中記’、‘永興豐’、‘裕昌’等,生產黃酒約715擔”〔注6〕。地處中街的“上市基”、“下市基”———俗稱“市壇”,是古今集市的匯集之處,每逢集市,人山人海,非常熱鬧。
中街和下街是商貿和初始工業的中心,也是集鎮的文化中心。在此建有“關帝廟”(道光十七年、同治六年兩次重建,今已毀於火)、“真武廟”、“文昌閣”。還有騎街而立、為呂載楊建的“尚義坊”,為呂載奇建的“孝子坊”,為呂恆超妻蔡氏建的“樂善坊”,為呂顏官妻陸氏和為呂煥卿妻周氏分別建的“百歲坊”等等,都非常宏偉精美,可惜歲月滄桑,特別是“文革”浩劫,均遭厄運。

神奇古井

下街到中街的拐彎處,還有一口神奇的古井。古井建於何朝何代已難考證,古井建有兩個並列的圓形井欄,酷似兩眼觀天,故名為“雙眼井”。井旁原蓋有“雙眼井廟”,裡面供奉著兩條木雕金龍,騰雲駕霧、口吐清泉。“雙眼井”存水不深,清澈見底。但無論乾旱多久,或多少人連續取水,都保持原有的深度,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數日無人取水,它也從不溢滿。“雙眼井”的水質清洌甘甜,冬暖夏涼。
壺鎮老街
千百年來,壺鎮居民天天飲用,過往行人,也都喜歡品嘗幾口“雙眼井”的水,以止渴解乏。創始於嘉慶年間、解放前曾風靡附近府縣、稱雄壺鎮商界百年的“義興”酒坊的黃酒,就是依仗著雙眼井的泉水而成名釀的呢。更奇的是“雙眼井”水,還是可用於治病消恙。炎炎酷夏,小孩身上若發了痱子,只要取井水沖洗幾次就消失了;寒冬臘月,手腳生了凍瘡,只要用井水泡幾次,也就好了,堪稱“神水”!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壺鎮建起自來水廠前,“雙眼井”水都在涓涓不斷地滋潤著壺鎮人民。
今天的“雙眼井”,除飽含著歷史和文化神蘊外,每年農曆十月及前後,仍有很多居民在這裡挑水回家,用來釀造黃酒呢!

清逸上街

臨近上街的房屋與下街的門面就逐漸不同了。這些房子臨街的一面不是敞開式,而是門、窗相間,其門則分上下兩截,一般開著上截,大多經營飲食、理髮服務行業。再到上街,商業氣息就更清淡了。其原因可能是偏離橋渡、市場,再加上當時上街的大門外是一個荒冢累累、古木參天、陰翳蔽日的大墳園,使人感到陰森畏懼。因此上街的街面比中街和下街窄了一些,臨街既沒有店面木板門,也少了上下兩截門。一扇扇只供人們出入的大門,也都謹慎的關著,顯得非常清逸和安詳。
注釋:
[注1]引自清代臨海書畫家洪蒙煊《永濟(賢母)橋記》。
[注2]、[注3]、[注4]均引自《壺溪呂族志》“壺鎮石板街記”。
[注5]、[注6]均引自《縉雲縣工商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