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香火球是流傳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良慶區南曉鎮及欽州市的小董、那蒙、大寺、長灘、新棠一帶的一項壯族傳統民間體育活動,源於良慶區南曉鎮古元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壯族香火球
- 遺產編號: 83
- 申報地區 :南寧市良慶區
- 申報日期 :2008年
遺產信息,香火球來歷,藝術特點,
遺產信息
項目名稱 壯族香火球所屬性質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編號 83
申報地區 南寧市良慶區
申報日期 2008年
香火球來歷
1630年,古元村的始祖班元亨與母親來到古元草創家業。在林邊新墾田地上屢栽的稻糧,卻被鳥獸大肆蹂躪,嚴重時顆粒無收。這年春節剛過,母子倆將所有稻種悉數播到秧地上,次晨一看,全給鳥獸蹂躪淨盡!母親萬念俱灰,走到河邊欲跳河自盡。就在此時,自上游漂來一片筍殼,筍殼如舟,上有三塊銅錢,三根雞羽毛和三支香。母親以為得到三元恩賜,便將此神賜之物帶回家中。也是福至心靈,母子倆以三塊銅錢換回稻種,將雞毛插在竹筍殼上掛在秧地邊,儼然一隻捕食鳥、鼠的巨鷹在鎮守護衛!果然鳥獸再不敢侵害。他們又如法炮製,在其它田地旁也掛上無數“老鷹”,晚上還在每隻“老鷹”身上插上三支點燃的香……是年,所有莊稼獲得豐收,人丁旺盛,安居樂業。
此後他們用銅錢插上雞毛和香火拜祭土地廟,因拋耍時極感好玩,便當球拍打娛樂,香火球從此誕生。後來班夢龍班純仁父子雙雙中舉,遠近轟動,朝廷賜詩:“二燕雙飛天下少,父子同榜古來無”,並賜金匾一塊,上刻“為善必昌”斗大的金字,還斥資在村中興建武館,武館前高豎兩根龍圖藍旗桅桿,昭示一門同出兩名舉人之盛。出於感恩思源,古元村舉行盛大的“香火球”比賽,自此香火球傳往各地。
藝術特點
壯族香火球以雞毛、香、銅錢、筍殼、竹筒製作,狀如羽毛球而又較羽毛球漂亮。香火球娛樂活動的場地一般長約十步,寬五步,中線兩端各豎一根竹桿作支架,高度5尺,中間橫一根細長平直的竹竿代“網”,場地以繩圈起,與沙灘排球無異。參與人數可多可少,以場內不擁擠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