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傳說,歷史,道具,藝術特點,
傳說
關於壯族翡翠鳥舞的起源,在武宣縣黔江南岸的桐嶺鎮下盤古村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相傳三百多年前,盤古村有一個壯族羅老漢被財主逼死,屍體葬在河邊的荒坡里。第二年清明,老漢的兒子去掃墓,因家境貧寒,沒錢買祭品,只好空手去祭拜。正在悲憐之時,一隻翡翠鳥叼著一條魚飛到老漢墓前,放下魚就飛走了,魚自然成了羅老漢的祭品。兒子目睹這一切,望著漸漸遠去的翡翠鳥,感動得熱淚盈眶。後來,兒子把這個故事告訴兒孫,兒孫們認為翡翠鳥溫順善良、懂人性,非常神奇。為感謝翡翠鳥的恩德,羅氏子孫們創作了翡翠鳥舞。每逢節日慶典之時,便套上漂亮的翡翠鳥模型模仿它的動作翩翩起舞,以示對翡翠鳥的崇敬。後來,這種舞蹈在下盤古村的羅氏家族代代相傳。
翡翠鳥舞的起源還有另外一個傳說。相傳,下盤古村的先民看到蓮花山一帶的其他村莊人丁旺盛,每到逢年過節之時,臨近村的村民都興高采烈地舞魚、舞龍、舞獅,以慶賀其丁財興旺。下盤古村的村民很不服氣,立志也要創製一種舞蹈,並且從某種意義上要勝過其他村。他們想到了翡翠鳥,這種鳥強健有力、勤勞自食、行動機靈,嘴長而堅硬,羽毛漂亮可愛,於是他們便模仿翡翠鳥的外形製作了道具,模仿鳥的動作創製了舞蹈。逢年過節,當周邊的祿鴻村、人和村、塘蓮村等村的貓獅舞、龍魚舞上台表演時,下盤古村獨特的翡翠鳥舞也隨之上場。舞台上,表演者套上翡翠鳥模型道具,通過操作長長的鳥嘴與龍魚對舞,顯示其陽剛之氣,形象生動,頗有情趣。翡翠鳥舞在氣勢上勝過龍魚舞,同時也豐富了這些原生舞蹈的娛樂情趣,因此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歷史
據翡翠鳥舞的第十三代傳承人羅志忠介紹,他們的祖籍在來賓南泗鄉,根據現在武宣縣下盤古村羅氏族譜資料得知,羅氏總共發展了十六代舞鳥藝人,此舞蹈為第一代藝人羅稻香所創,至今已傳承了十六代。按此推測,下盤古村的翡翠鳥舞大約起源於明末清初,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道具
壯族翡翠鳥舞的道具一般用竹蔑製成鳥形,外糊綠綢縫以綠絨線作羽毛。當地人喜愛翡翠鳥毛色碧綠,啼聲清脆,性情溫和,視其為吉祥的象徵。春節期間,一男子扮裴翠鳥,另一人扮老者,率鳥沿問到各家拜年演出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