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民間醫藥基本內容包括壯醫藥理論、壯醫藥診療技術、壯醫醫療工具、單方、驗方、秘方、壯藥、民間壯醫藥專家等等。
概述,基本特徵,主要價值,保護計畫,
概述
壯族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壯族世代繁衍生息在祖國南疆、特別是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先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以及同疾病作鬥爭的實踐中,逐漸探索總結出了具有濃厚地方民族特色的醫藥學理論和診療方法——壯醫藥,並以其獨特的民族形式和濃厚的地方特色長期流傳於民間。
壯醫藥長期植根於廣大壯族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容及濃郁的民族特色。20世紀50年代之前,由於壯族缺乏規範、通用的文字,壯醫藥得不到系統的發掘整理和文字總結。其豐富多彩的內容,除了散見於數以百計的地方志、博物志和中醫藥文獻以外,更多的是以口耳相傳、師徒授受的方式在民間世代流傳。
壯醫藥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壯族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壯醫藥的文化資源豐富多彩,文化內涵十分豐厚,具有人文資源價值、傳統文化價值、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等多方面的價值,是壯族的一大資源優勢,大力挖掘壯醫藥文化資源,使民族文化轉化為生產力,發揮其特殊的“物化”作用,對於弘揚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壯族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基本特徵
作為我國民族傳統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壯醫藥具有悠久的歷史、古樸的理論、確切的療效以及豐富多彩的診療技法和數以萬計的驗方秘方,長期以來,以其獨特的民族形式和濃厚的地方特色流傳於民間。作為壯族文化體系一部分的壯醫藥,文化內涵十分豐厚,其基本形態大致可分為物態文化、符號文化、神話傳說文化和醫藥習俗文化四大類。
主要價值
壯醫藥和壯醫藥文化具有四個方面的價值:(1)人文資源價值;(2)傳統文化價值;(3)實用價值;(4)經濟價值。
歷史淵源
壯醫藥是壯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和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本民族獨具特色的醫藥體系。壯醫藥長期根植於廣大壯族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確切的療效和濃郁的民族特色。
傳承譜系
壯族在歷史上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壯醫藥主要以師徒授愛、口耳相傳等形式流傳於民間。
器具、製品及作品
壯醫醫療工具如針(挑針、陶針、金針、火針、麝香針、梅花針等等)、藥線、瓷碗、骨弓、藥錘及熏蒸、藥物敷貼、藥佩、藥刮、牛角、竹罐;壯藥如肉桂、八角、薏苡仁、羅漢果、珍珠、蛤蚧等2000多種;壯醫防病強的功夫動作圖如花山崖壁畫;壯醫神話傳說如“神醫三界公的傳說”
和“爺奇斗瘟神”;壯醫藥市和佩藥掛藥如靖西藥市、各種藥囊。
瀕危狀況
由於壯族在歷史上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對壯醫藥進行記載和總結,壯醫藥的很多歷史文物、壯醫藥理論和診療技術、單方、驗方、秘方瀕臨失傳。長期活躍於民間,為壯族繁衍生息作出巨大貢獻的壯醫民間醫生也已青黃不接,瀕於斷代。
保護計畫
保護內容
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對作為獨具特色的傳統醫藥,特別是對作為壯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壯醫藥的保護。主要內容包括:壯醫藥口碑資料;壯醫診療技術、單方、驗方、秘方;
民間壯醫;壯醫藥文化。
五年計畫
2006年 保護措施:開展全區民間壯醫的登記。預期目標:完成全區民間壯醫的登記造冊。
2007年 保護措施:開展診療技術,單方、驗方、秘方的搶救性挖掘整理。預期目標:瀕臨失傳的診療技術、單方、驗方、秘方最大程度得到保護。
2008年 保護措施:開展壯醫藥口碑資料的收集整理。預期目標:壯醫藥口碑資料最大程度得到收集整理。
2009年 保護措施:對壯醫藥文化形態進行系統研究。預期目標:醫藥文化形態及其基本特徵得到確立。
2010年 保護措施:編寫壯醫藥文化大系。預期目標:建立壯醫藥文化保護目錄、使壯醫藥得到有效保護。
保護措施
開展包括壯醫藥口碑資料的收集整理;壯醫診療技術、單方、驗方、秘方的搶救性挖掘整理;民間壯醫的登記;對壯醫藥文化形態進行研究和保護等。
建立機制
以廣西中醫學院和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為依託,成立專門機構,組織專門人員、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