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倫(壯族末倫)

末倫

壯族末倫一般指本詞條

末倫,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靖西市地方曲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末倫(moedlaenz),又名莫倫、巫倫。末倫形成於明清時期,興盛於民國年間,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發源於靖西市,流傳於廣西百色靖西市德保縣那坡縣大新縣天等縣龍州縣寧明縣等地,以及越南高平等地區。其中核心區域在靖西市,並集中分布在靖西的新靖鎮武平鎮渠洋鎮新甲鄉魁圩鄉安德鎮等鄉鎮。

末倫是一種以唱為主、以說為輔、說唱結合的民間曲藝,以壯語南部方言為載體,以詩體語言和敘事方式來演繹。末倫是靖西市現存的流傳較廣泛、民眾參與度較高的傳統曲藝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末倫
  • 別名:莫倫 、巫倫 
  • 始興年代:明清時期
  • 流行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市
  • 經典劇目:《送情鞋》《怨情》 
  • 代表人物:梁燕琴 
  • 遺產類別:曲藝 
  • 遺產編號:Ⅴ-139 
歷史沿革,明清時期,民國年間,解放時期,藝術特點,表演特徵,曲調特點,音樂器械,唱腔特徵,藝術流派,代表作品,傳承保護,傳承狀況,傳承人物,入選非遺,曲藝價值,社會影響,榮譽表彰,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

末倫文化源於何時,受諸多因素的制約,已難以考證,但從相關的資料記載判斷和現今的考察情況分析,至少可以將末倫文化的歷史上追溯到明清時期。明清時期的末倫以嘆哀傷、嘆苦楚的內容見多。據相關史籍推測和當地等不少老藝人所述,產生於明清時期的末倫,跟山歌一樣受民眾歡迎,明清時期嘆唱末倫是老百姓宣洩哀傷情感和不幸遭遇的重要方式。
到了清代末年,靖西出現了半職業性質的末倫藝人,他們對末倫淒婉悲切局斷盛艱旋律唱調作出了調整,末倫嘆唱成為他們招攬顧客的手段之一。

民國年間

民國年間時期,末倫藝人不斷湧現,這個階段的末倫藝人以梁文堂、凌雅林為代表。民國三十年(1941年)梁文堂創作了《送夫出征》,在社會上引起反響。凌雅林根據漢族的歷史故事和當地的民間故事創作了的作品有《二度梅》《昭君和番》《狄青征南》《孟麗君》等。當時的統治者將其列為不入流之物,而受到上層社會的歧視,但仍舊無法削減末倫在老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人們在野外放牛、上山砍柴、下地耕作、茶餘飯後都喜歡嘆唱末倫,其嘆唱的形式也得到了豐富,除了獨唱外,還出現了對唱、合唱等形式,這捉跨些是末倫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飛躍。

解放時期

1954年,末倫首次在民眾會演中登台亮相,在這時期,靖西市藝人還創作出用漢語嘆唱的末倫作品,其中較具有少罪紋淋代表性的藝人是蒙秀峰。
20世紀70年代,靖西和德保縣的藝術團體積極的宣傳推廣末倫文化。

藝術特點

表演特徵

壯促整元族末倫說唱結合,以唱為主,用壯語演唱。舊時一人表演,多為坐唱,拿扇作道具,無伴奏。後發展為多人表演,坐唱、站唱、走唱均可,道具鈴鐺、手鼓、繡球無定,有條件的還加上馬骨胡、三弦、土胡等樂器伴奏。一般在田間空地、村口、戲台表請試淋演。
末倫作品其創作、流傳都在民間,與人民民眾的關係頗為密切,再加上壯語有完整的語音系統,有豐富的基本辭彙,因而民眾的集體智慧和壯族的語言特色成就了末倫精彩出色的語言。比喻是末倫作品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修辭手法。比喻手法的運用,使末倫作品中本來平淡抽象的語言變得更生動具體。在末倫作品中,多數採用了許多誇張的手法,在引發聽者、觀者無限聯想的同時也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排比修辭格的使用在末倫作品中也屢見不鮮,既有糊和碑助於敘事透闢,也有利於增強語勢。

曲調特點

壯族末倫的音樂最初比較簡單,藝人們手抱三弦作伴奏自彈自唱,如訴如頌,敘說主人的身世,抒發某種思想感情。末倫唱詞一般都講究腰腳韻,形成該藝術品種唱詞韻腳的獨特風格特點,並多用“唧呀”襯詞結束。各個唱段的句(行)數不限,十行、二十行,數十行,乃至百行上千行不等。每句的字數(音節)有三、五、六、七、九、十、十一字。末倫的唱詞有其嚴謹的句式結構和押韻韻方式。五、七言體相間運用。末倫的“說”有豐富的民間俗語、俚語、雙關語、歇後語,語言極其生動,生活趣味濃郁。

音樂器械

民間末倫藝人一般在田間空地、村口、戲台表演,有坐唱、站唱、走唱等表演形式,道具有扇子、手鼓、繡球等。早期無樂器伴奏,現有馬骨胡、三弦、土胡等樂器伴奏。

唱腔特徵

末論唱腔中匪拘糊的道白是末論藝術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當剛從“巫”變化過來而又沒有經過藝術加工或者沒有經過舞台進行藝術提煉的末論,是沒有在唱腔中夾有道白的。隨著末論的發展,在唱腔中唱和道白一起運用,不僅能使說唱的內容讓聽眾易理解,又便於演員表達情緒,增強藝術感染力。從原始的末論來看,末論的表演一般是原樂器伴奏,以後的發展常用一串鐵鏈,演唱地點可隨任變換,有的在野外微活時或者趕路時單獨吟唱;有的幾個人在一起時一塊兒吟唱。末倫的唱詞多為五字句、七字句,押腰腳韻。末倫是以唱為主、以說為輔、說唱結合的曲藝藝術形式。唱,曲調優美、婉轉;說,語彙豐富、語言生動。

藝術流派

靖西流傳的壯族末倫以縣城為界,縣城以北稱為上甲,縣城以南稱為下甲,故有上甲末倫和下甲末倫之別,兩者曲調不同,有上甲末倫調和下甲末倫調之分。

代表作品

傳統的末倫曲目有《送情鞋》《怨情》《白蛇傳》《紅八軍攻靖城》《鴉片鬼》《夜夜聽雞啼》《送郎出征》《吳忠的故事》《毛紅與玉音》《二度梅》《十朋》等。
新編的末倫曲目有《懷念周總理》《揮淚舉又長征》等。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隨著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需求衝擊而影響著末倫的發展和傳承。人們已經摒棄了舊時巫婆作法的繁雜禮儀和迷信色彩,平時在田間地頭勞作或者農閒時節請會唱末倫的人隨時演唱,以消除疲勞,獲得精神享受。於是便形成了當今新的末倫演唱形式,現末倫表演不需要正規的演出場地,也無需特別的服裝行頭,道具也只有一串銅鈴打節奏即可。

傳承人物

梁燕琴,女,壯族,1953年5月出生,廣西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末倫代表性傳承人。

入選非遺

2021年5月24日,末倫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Ⅴ-139。末倫的傳承基地為靖西市文化館

曲藝價值

末倫是由壯族民眾集體創作、口耳相傳的口承文化,它既是壯族人民生活、思想與感情的自然表露,又是壯族人民關於歷史、文化及其人生知識的精心總結。與壯族靜態的歷史文物不同,末倫以“活”的姿態與壯族民眾血肉相連,融合了壯族的社會制度、愛情婚姻、道德情操、風俗風物、英雄事跡和時代新貌等內容,生動地反映了壯族的社會事象。
末倫因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以及獨特的藝術魅力,故而具有文學、音樂、美學等方面的審美價值和研究價值。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1959年,何奎山的末倫作品《吳忠的故事》參加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屆文藝會演。
1989年9月,末倫作品《路燈》代表廣西參加在貴陽市召開的全國少數民族曲藝曲種鑑定會。
衍生作品
1962年,上甲末倫作品《幸福全靠共產黨》收錄在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廣西民間歌曲集》中。
1980年9月,上甲末倫作品《金櫻花開陣陣香》收錄在廣西人民出版出版的《廣西民間歌曲選》中。1981年11月該作品被列入“廣西全日制國中教材”《音樂》部分。

榮譽表彰

1954年,靖西市文藝代表隊參加文藝會演,壯族末倫首次參加南寧文藝舞台,何圭山創作的末倫作品《果忠》獲獎。
1958年,靖西市文工團藝人趙開瑞創作的作品《兩老笑山河》參加廣西全區文藝會演獲獎。
1986年,靖西市蒙秀峰創作的作品《慈母心》參加“全國首屆新曲(書)目比賽”獲得創作三等獎。
2011年在10月19日,末倫作品《繡球傳說》參加第七屆中國曲藝節獲得優秀節目獎。
2014年1月,末倫作品《壯錦夢》參加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獲得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二等獎

曲調特點

壯族末倫的音樂最初比較簡單,藝人們手抱三弦作伴奏自彈自唱,如訴如頌,敘說主人的身世,抒發某種思想感情。末倫唱詞一般都講究腰腳韻,形成該藝術品種唱詞韻腳的獨特風格特點,並多用“唧呀”襯詞結束。各個唱段的句(行)數不限,十行、二十行,數十行,乃至百行上千行不等。每句的字數(音節)有三、五、六、七、九、十、十一字。末倫的唱詞有其嚴謹的句式結構和押韻韻方式。五、七言體相間運用。末倫的“說”有豐富的民間俗語、俚語、雙關語、歇後語,語言極其生動,生活趣味濃郁。

音樂器械

民間末倫藝人一般在田間空地、村口、戲台表演,有坐唱、站唱、走唱等表演形式,道具有扇子、手鼓、繡球等。早期無樂器伴奏,現有馬骨胡、三弦、土胡等樂器伴奏。

唱腔特徵

末論唱腔中的道白是末論藝術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當剛從“巫”變化過來而又沒有經過藝術加工或者沒有經過舞台進行藝術提煉的末論,是沒有在唱腔中夾有道白的。隨著末論的發展,在唱腔中唱和道白一起運用,不僅能使說唱的內容讓聽眾易理解,又便於演員表達情緒,增強藝術感染力。從原始的末論來看,末論的表演一般是原樂器伴奏,以後的發展常用一串鐵鏈,演唱地點可隨任變換,有的在野外微活時或者趕路時單獨吟唱;有的幾個人在一起時一塊兒吟唱。末倫的唱詞多為五字句、七字句,押腰腳韻。末倫是以唱為主、以說為輔、說唱結合的曲藝藝術形式。唱,曲調優美、婉轉;說,語彙豐富、語言生動。

藝術流派

靖西流傳的壯族末倫以縣城為界,縣城以北稱為上甲,縣城以南稱為下甲,故有上甲末倫和下甲末倫之別,兩者曲調不同,有上甲末倫調和下甲末倫調之分。

代表作品

傳統的末倫曲目有《送情鞋》《怨情》《白蛇傳》《紅八軍攻靖城》《鴉片鬼》《夜夜聽雞啼》《送郎出征》《吳忠的故事》《毛紅與玉音》《二度梅》《十朋》等。
新編的末倫曲目有《懷念周總理》《揮淚舉又長征》等。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隨著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需求衝擊而影響著末倫的發展和傳承。人們已經摒棄了舊時巫婆作法的繁雜禮儀和迷信色彩,平時在田間地頭勞作或者農閒時節請會唱末倫的人隨時演唱,以消除疲勞,獲得精神享受。於是便形成了當今新的末倫演唱形式,現末倫表演不需要正規的演出場地,也無需特別的服裝行頭,道具也只有一串銅鈴打節奏即可。

傳承人物

梁燕琴,女,壯族,1953年5月出生,廣西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末倫代表性傳承人。

入選非遺

2021年5月24日,末倫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Ⅴ-139。末倫的傳承基地為靖西市文化館

曲藝價值

末倫是由壯族民眾集體創作、口耳相傳的口承文化,它既是壯族人民生活、思想與感情的自然表露,又是壯族人民關於歷史、文化及其人生知識的精心總結。與壯族靜態的歷史文物不同,末倫以“活”的姿態與壯族民眾血肉相連,融合了壯族的社會制度、愛情婚姻、道德情操、風俗風物、英雄事跡和時代新貌等內容,生動地反映了壯族的社會事象。
末倫因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以及獨特的藝術魅力,故而具有文學、音樂、美學等方面的審美價值和研究價值。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1959年,何奎山的末倫作品《吳忠的故事》參加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屆文藝會演。
1989年9月,末倫作品《路燈》代表廣西參加在貴陽市召開的全國少數民族曲藝曲種鑑定會。
衍生作品
1962年,上甲末倫作品《幸福全靠共產黨》收錄在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廣西民間歌曲集》中。
1980年9月,上甲末倫作品《金櫻花開陣陣香》收錄在廣西人民出版出版的《廣西民間歌曲選》中。1981年11月該作品被列入“廣西全日制國中教材”《音樂》部分。

榮譽表彰

1954年,靖西市文藝代表隊參加文藝會演,壯族末倫首次參加南寧文藝舞台,何圭山創作的末倫作品《果忠》獲獎。
1958年,靖西市文工團藝人趙開瑞創作的作品《兩老笑山河》參加廣西全區文藝會演獲獎。
1986年,靖西市蒙秀峰創作的作品《慈母心》參加“全國首屆新曲(書)目比賽”獲得創作三等獎。
2011年在10月19日,末倫作品《繡球傳說》參加第七屆中國曲藝節獲得優秀節目獎。
2014年1月,末倫作品《壯錦夢》參加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獲得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