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聲部民歌(壯族三聲部民歌),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壯族三聲部民歌源於廣西南寧市馬山縣的加方鄉等地,被當地民眾稱為“歡哈”(意為“合聲”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古寨鄉、里當鄉,上林縣的鎮圩鄉、西燕鎮、塘紅鄉,忻城縣的北更鄉、遂意鄉、古蓬鎮,都安縣的龍灣鄉、菁盛鄉及大化縣的貢川鄉、共和鄉。代表性作品有《歡雅娜》《孤兒歡》《孝兒歡》等。
2004年,壯族三聲部民歌被列為自治區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第一批試點項目 。2008年6月7日,壯族三聲部民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Ⅱ-3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聲部民歌(壯族三聲部民歌)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縣
- 遺產編號:Ⅱ-30
- 保護單位:馬山縣文化館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唱腔,題材,代表作品,原生態三聲部民歌,新編三聲部民歌,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演出,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據《嶺南錄異》記載:“漢代時期,土民勞作之餘,逢年過節,三五成群唱歡為樂。‘歡’者‘歌’也”。唐代開始,壯族山區山歌盛行,而且從單聲部發展到兩個聲部;到了明代後期衍化為三聲部。最初它主要聚集在馬山的東部地區的古零鎮、古寨瑤族鄉、加方鄉等地,當地農民民眾稱它為“歡哈”“三頓歡”或“三步歡”。
基本特徵
唱腔
壯族三聲部民歌常唱蠻歡、卜列歡、加方歡、結歡等調,其結構為三個聲部,第一聲部和第二聲部具有獨立音調,第三聲部陪襯和聲,三個聲部都能突出和豐富主旋律,且彼此之間互相協調,音調柔和,風格統一。開始時,是一人對唱,後來由單人變成多人唱,由一聲部變成三聲部。它的特色是大二度和聲三聲部融合,第一聲部為歌曲主旋律,由主唱者演唱,旋律高亢嘹亮流暢;第二聲部為副旋律;第三聲部為和聲,由二人以上合唱,旋律婉轉柔和。三個聲部都突出主旋律,第一、二聲部獨立音調,演唱時全用支聲復調和聲,具有三度和聲風格,時興“哈”,故又稱“歡哈”,哈風格不固定,變化無窮。蠻歡、卜列歡、加方歡、三頓歡均屬此特點。句式有五言四句、五三五言六字,有嚴格的腰腳韻。五言四句式歌詞按普通壯歌押韻;五三五言六句歌詞押韻特殊,第一句、第二句的末詞與第三句的第三個詞押韻,第四句、第五句的末尾詞相互押韻,又與第六句的第三個詞押韻,故又稱“三頓歡”“三跳歡”。
題材
壯族三聲部民歌一般有相對固定的演唱歌本,如《達紅歡》《燈煥歡》《二十四孝》等,但也有根據日常生活即興創作的內容。 壯族三聲部民歌內容與壯族人民的生活關係密切,壯民善於將“詩歌套用於生活的各個領域,以表達思想感情,敘事傳情,喜慶祝福,交朋結友,酬唱擇配。他們往往遇事即歌,適場必唱,有‘以歌代言’的習尚”。壯族三聲部其內容有儀式歌、情歌、時政歌、農事歌四類。
代表作品
原生態三聲部民歌
此類三聲部民歌主要是依靠歌手們口傳心授世代傳承,如《生活美如霞》(三頓歡)、《鷓鴣嶺上叫》(三步歡)、《美麗姑娘江》(蠻歡)、《知識抵萬金》(三頓歡)。
新編三聲部民歌
此類三聲部民歌在原生態三聲部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生活氣息,如李甜芬作詞、蘇以淑編曲的《鷓鴣嶺上叫》;由潘紹忠作詞、農禮生譜曲的《高歌向太陽》;由潘立遠作詞、農禮生譜曲的《金銀花開滿天香》;由老耿作詞、藍慶全作曲的《風流幾年先》;由黃孟林作詞、藍慶全作曲的《山水和諧山歌飛》;由溪源、老耿作詞,農禮生作曲的《唱起山歌迎你來》。
此外,在馬山縣生活著17.62%的漢族,主要居住在喬利、林圩、周鹿、石塘、金釵等地,在長期耳聞目染壯族民歌的氛圍中,集居漢族的百姓也創作出動聽的山歌。如由藍求記譜填詞的《要學雄鷹飛雲天》《周鹿人民愛唱歌》;藍慶全記譜、老耿填詞的《唱句山歌帶妹歸》;藍求、慶全記譜,藍求填詞的《眾人拾柴火更旺》;藍求記譜填詞的《風雨同舟情更深》。而在馬山的古寨、里當、白山等地居住的瑤族,有振虞和博雨記譜、老耿填詞的《瑤家心向黨》,藍求記譜填詞的《團結一條心》等山歌傳唱。漢族、瑤族山歌與壯族三聲部共同造就了馬山民歌的華麗篇章。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壯族三聲部民歌,是壯族人民經過漫長的歲月發展起來的,是中國民族音樂的瑰寶。壯族三聲部民歌是中國民間多聲部民歌的重要代表,它充分反映了壯族社會的主要特點,是壯族文化獨特的表現形式。壯族三聲部民歌,被稱作壯族民歌的“活化石”,它的發現,推翻了國外某些專家關於“東方少數民族沒有多聲部民歌”的定論。
傳承狀況
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外來文化的強烈衝擊,壯族民眾思想觀念有了極大轉變,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的生存環境也受到影響,其發展與傳承的現狀不容樂觀。民間演唱三聲部民歌已經不多,且傳唱者多為老年人,其中巫、師道中會者居多,青少年一般不唱。當前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科技手段也在不斷更新,其已經迅速地傳入到壯族地區中,網際網路通訊設施的普及使當地具有較大的便利性,並且眾多的勞動力會進城務工。此外,在具有良好的農耕工具的情況下,會使民歌演唱失去了良好的環境,演唱區域大幅度縮短,壯族三聲部民歌原為當地的一個傳家寶,眾多的人都會演唱此類民歌,然而在現代化進程逐步推進的基礎上,當地民歌文化的發展速度逐漸變弱。年輕人會演唱三聲部民歌的人數逐漸減少,音樂傳承方面會具有嚴重的脫節現象,同時,年輕人對傳統文化不具有正確的認識觀念,對傳統習俗具有忽視、簡化的態度,較少的融進入各種傳統的文化活動中。
傳承人物
溫桂元,男,生於1934年2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有關政府部加強了對三聲部民歌的保護宣傳工作,多次組織三聲部民歌參加各地演出,並應邀到日本、韓國、埃及、芬蘭等10多個國家表演。2003年,馬山縣以參加第五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為契機,抓緊抓實三聲部民歌的推介工作,選送的歌曲參加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式晚會、東南亞風情夜晚會。
當地縣委、縣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加大了對三聲部民歌的保護和發展力度。他們在古零鎮安善村建立三聲部民歌文化生態保護村;組建三聲部民歌專業演唱隊伍和業餘演唱隊伍;開辦壯族三聲部民歌業餘學校,廣泛培養傳承人,充實傳承隊伍;開展三聲部民歌進校園活動,選擇基礎較好、輻射性強的中國小校作為試點,教授三聲部民歌,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逐步在全縣普及;出版三聲部民歌音像、文字資料,向國內外推介三聲部民歌;創編三聲部民歌專題歌舞劇,開展巡迴演出活動,利用各種演出平台,向區內外乃至國際展示三聲部民歌文化魅力;建立馬山縣特色文化藝術節,構築傳揚三聲部民歌永久平台。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馬山縣文化館獲得“多聲部民歌(壯族三聲部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多聲部民歌(壯族三聲部民歌)項目保護單位馬山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多次代表中國出國訪問演出,多次代表廣西參加國家級的演出活動,並進京演出。
2013年8月13日,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參加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蒲公英維也納夏季音樂會”國際交流展演活動。
榮譽表彰
1982年,廣西音樂家范西姆把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撰寫論文推向世界,《華僑日報》及音樂雜誌刊登發表,填補世界上認為中國少數民族民歌沒有多聲部理論的空白。
1999年,《何時和妹共歡言》參加南寧國際民歌節少數民族歌曲比賽獲金獎。
2000年,《相愛到永遠》參加南寧國際民歌節少數民族歌曲比賽獲金獎;《三頓歡》參加全國農民歌手大賽奪得國家級民族唱法三等獎、優秀組織獎,獲得參加全國複賽資格與頒獎大會的表演資格;《我家住在高上山》獲全國農民歌手大賽金獎。
2012年,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山妹》參加南寧市第三屆鄉村社區和諧文藝大展演分別獲舞蹈類和音樂類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