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偶題

《壬子偶題》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絕句。

本詩雖曰“偶題”,實為必然。首句寫自身將老,心力俱疲,算是說了歸夢江湖的心理動機。次句特寫,埋盆作池,看似富有童趣,實則別有玄機。何以故?因為這是在剛剛落成不久的相府的庭院之中!所以這盆池另有寓意。三句設問,末句作答,揭示出詩人夢中所嚮往之處,正是南國江湖。然則,詩人在相府庭院中所創造的小小“盆池”,乃是他心中江湖的一個載體或縮影!明乎此,我們就知道,詩人的“埋盆作池”,並非童趣之表現,而是“野趣”——退歸草野之趣的反映。《莊子·讓王》有言:“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這可算是王安石的一半。而身在廊廟,卻又心在江湖,這又是王安石的另一半。舍其任何一半,皆非真實的王安石。

這首七絕,取材雖小,卻頗具典型意義,有以小見大之功。詩意含蓄,而主人公個性即寓其中。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壬子偶題》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詩》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王安石
作品正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正文

壬子偶題
黃塵投老倦匆匆⑵,故繞盆池種水紅⑶。
落日欹眠何所憶⑷,江湖秋夢櫓聲中⑸。

作品注釋

⑴壬子:壬子年,即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詩題下作者自注云:“熙寧五年,東府庭下作盆池。故作。”安石為相時所居的地方,熙寧四年九月落成,神宗臨幸。
⑵黃塵:猶紅塵。喻世俗、世間。投老:到老,臨老。
⑶盆池:本指埋盆作池。也指池小如盆。韓愈《盆池五首》之一:“老翁真箇似童兒,汲水埋盆作小池。”水紅:草名,生池塘草澤中。
⑷欹眠:斜躺著睡。欹:同攲,傾斜。
⑸江湖秋夢:夢入秋日的江湖。唐人汪遵《詠酒》:“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夢來。”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1042年(慶曆二年)進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1069年(宋神宗熙寧二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074年(熙寧七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1076年(熙寧九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壬子偶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