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竹

壩竹

壩竹,拉丁文名:Drepanostachyum microphyllum (Hsueh et Yi) Keng f. ex Yi.禾本科鐮序竹屬植物。竿直立或斜倚,節間圓筒形,淡綠或黃綠色,幼時微被白粉,老則無毛而有光澤;籜環隆起,具籜鞘基部的殘存物,無毛;竿環不隆起或稍隆起;籜鞘短於節間,呈長三角形,厚紙質,灰褐色,背部幼時疏被灰色小刺毛,鞘緣膜質;籜耳無;籜舌截形或微下凹,邊緣無繸毛;籜片外翻,錐形或窄披針形,基部作圓弧形向內收窄,先端漸尖,邊緣內卷,表面無毛。上表面綠色,下表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花序未見。筍期8月。概述圖片取之中國植物志。

本種暫無植物標本圖片提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壩竹
  • 學名:Drepanostachyum microphyllum (Hsueh et Yi) Keng f. ex Yi.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禾本目 Graminales
  • :禾本科 Gramineae
  • 亞科:竹亞科 Bambusoideae
  • :香竹族 CHUSQUEEAE
  • :鐮序竹屬 Drepanostachyum
  • :壩竹
  •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
  • 超族:北美箭竹超族 ARUNDINARIATAE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竿直立或斜倚,高2-6米,共15-30節,基部節間長約10厘米,中部節間長15-35厘米,粗5-15毫米;竿壁厚1.5-2毫米;節間圓筒形,淡綠或黃綠色,幼時微被白粉,老則無毛而有光澤;籜環隆起,具籜鞘基部的殘存物,無毛;竿環不隆起或稍隆起;節內長3-5毫米。籜鞘短於節間,呈長三角形,厚紙質,灰褐色,鞘口寬3-4毫米,背部幼時疏被灰色小刺毛,鞘緣膜質;籜耳無;籜舌截形或微下凹,高約1毫米,邊緣無繸毛;籜片外翻,錐形或窄披針形,基部作圓弧形向內收窄,先端漸尖,邊緣內卷,表面無毛。竿每節簇生8-17枝,主枝較粗或不甚明顯,枝上舉,側枝纖細(直徑僅1毫米),但枝環或其籜環均較顯著,其節內長約1毫米。末級小枝具4-10葉,葉鞘長2-4厘米,無毛,邊緣質薄而常帶紫色;葉耳無;葉舌截形,高約1毫米,上緣細齒裂而無繸毛;葉片薄紙質,窄披針形,長3-9厘米,寬4-8(-11)毫米,上表面綠色,下表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先端漸尖,基部漸收窄而具長為1-1.5毫米的葉柄,次脈2對,小橫脈不明顯,葉緣具細鋸齒而粗糙。花序未見。筍期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450米的石灰岩陡坡上。

分布範圍

產四川東部(豐都、巫溪)和北部(廣元、平武)。模式標本采自巫溪。

主要價值

筍無食用價值;竿供編扎,作造紙原料和扭制繩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