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疽性齦口炎

壞疽性口炎又稱口頰壞疽,祖國醫學稱為走馬疳。本病容易與重症壞 死性齦炎混淆,也有人認為是壞死性齦炎的嚴重型或惡性變。主要發生在有牙的兒童,多與全身衰弱或極度營養不良有關。文獻曾報告在患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的嬰兒中,偶見此病。

簡介,病因,臨床表現,臨床鑑別診斷,組織病理及實驗室檢查,臨床鑑別,治療及護理,治療,護理,預防,併發症,

簡介

壞疽性齦口炎是在機體抵抗力極度降低時,在口頰部組織發生急性壞死後,合併腐敗菌感染,而形成的一種特殊形態的變化。病變發生後,數日間可致唇頰壞疽。本病兒童和成人均可發生,但多見於兒童,發病往往見於麻疹、痢疾、傷寒、肺炎等急性傳染病後期。為急性、危險性較大的口腔疾患。若治療不當,可導致唇、齶、腮等部位穿潰而形成永久性疤痕,造成顏面畸形。
因病情發展迅速,勢如走馬,故中醫稱謂為“走馬牙疳”。《景岳全書》日“謂走馬牙疳者,形容其急也。”《景岳全書》日“走馬牙疳……色如乾醬,一日腐一分,二日腐一寸,故名走馬,以喻其速也。”
本病兒童和成人均可發生,但多見於兒童,發病往往常見於麻疹、痢疾,作害肺炎等急性傳染病後期。

病因

病因不明。口腔衛生不良、吸菸、應激、精神壓力、營養不良以及全身性疾病均可能為誘發因素。

臨床表現

牙齦或頰黏膜出現一紫紅色斑塊,迅速變成紫黑色,按之稍硬,流出紫黑色血水,並有惡臭,一般無疼痛;不久斑塊脫落,遺下邊緣微凸的潰瘍面,潰瘍面不斷向深處及周圍擴大,壞死組織呈灰綠色或灰色。
1.初期
牙齦或頰黏膜出現一紫紅色斑塊,迅速變成紫黑色,按之稍硬,流出紫黑色血水,並有惡臭,一般無疼痛;不久斑塊脫落,遺下邊緣微凸的潰瘍面,潰瘍面不斷向深處及周圍擴大,壞死組織呈灰綠色或灰色。
2.中期
發病4~5d後,病變一方面沿著唇頰移行皺襞擴展,侵及上下牙齦組織,破壞骨膜,使牙槽骨外露,牙齒鬆動,自行脫落。另一方面,病變向外侵犯唇頰深層組織,皮膚發亮、發紫,繼之唇頰部組織腐爛脫離,唇頰組織缺損穿通,有大量涎液混同壞死組織外流,嚴重時可導致淋巴結腫大。全身可伴有惡寒高熱、泄瀉、飲食不進等症狀。
3.後期:兩種趨勢。
(1)如治療及時或病人抵抗力恢復,可使病變停止進展。但由於局部組織的嚴重破壞,可致牙齒脫落,牙槽骨和頜骨部分缺損,腮腺瘺,唇頰組織缺損等,並可由此形成瘢痕攣縮,張口困難,甚至造成下頜關節強直。
(2)如腐肉不脫,蔓延不止,齒脫無血,身熱不退,為邪毒內陷,正不勝邪。此時可出現神志昏迷,呼吸急促,苔黑有芒刺,舌紅降,脈沉細無力。預後多不良,甚至死亡。
4.有特異性惡臭。
5.如治療不當,從發病到死,約為10~14天。

臨床鑑別診斷

組織病理及實驗室檢查

1.組織病理:病變主要為組織壞死,固有層中的血管全部形成血栓;病原菌在使組織液化壞死時,還能產生氣體;病區有大量的水分,更加助長腐敗性微生物的迅速滋長,使組織腐敗發生特殊的臭味。
2.實驗室檢查
(1)病變處塗片檢查可見大量梭狀桿菌及螺旋體。
(2)血常規檢查:白細胞總數輕度增高,粒細胞偏低,淋巴細胞相對增加。

臨床鑑別

1.壞死性齦口炎
壞死性齦口炎的壞死組織局限於牙齦及口腔黏膜,潰爛處易出血,灼熱疼痛,病程進展相對較慢,而且併發症不嚴重。
2.球菌性口炎
病變可出現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假膜呈灰白色光滑緻密,不伴組織破壞,塗片或組織培養可發現球菌。
3.皰疹性口炎
病毒引起,水皰破潰後形成潰瘍,上覆假膜,但可見皰壁殘存,潰瘍周圍有紅暈,不伴組織破壞。

治療及護理

全身支持療法:給予高熱量,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並給予足量的維生素B及維生素C。合理調配飲食,飲食宜富含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忌辛辣、油炸食品。如病人飲食不便,可採用鼻飼法。

治療

[中醫治療]
1.辯證治療
(1)內治
①熱毒熾盛
症狀:齒齦腐爛變黑,擴展迅速,惡臭異常,伴高熱,燥渴,喜冷飲,便秘尿赤;舌紅,苔薄黃或黃厚,脈洪數有力。多見於病變初期。
治宜清熱瀉火,解毒去腐。
方藥:清胃散合五味消毒飲加減。
②症狀:壞死潰爛嚴重,腐肉大量脫落,潰處奇癢;可伴身熱夜甚,煩擾不寐,口不甚渴;舌紅絳,苔少或黃燥,脈細數。本證多見於壞疽性口炎中期。
治宜清熱解毒,涼營養陰。
方藥:清營湯加減。
③熱毒內陷
症狀:腐肉難脫,紫黑,惡臭,蔓延無度,骨露,齒落;伴高熱不退,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甚或兼出汗,肢厥,氣短息微;舌紅絳,苔少,脈細數或微細欲絕。多見於壞疽性齦口炎的極期。
治宜清心開竅。
方藥:清營湯送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散。
(2)外治
①紫花地丁、銀花、大青葉各適量,水煎漱洗。
②風化硝、白礬、食鹽等量,水煎漱洗,每日數次。
③十寶丹、三星丹、霜梅乳沒散、砒棗散任選一種,塗擦或吹撒患處,每日4~6次,適用於本病初、中期。用前應清洗口腔,使用後兩種藥時注意不要吞咽人腹。
④人中白散、青吹口散、錫類散,任選一種,塗搽或吹撒患處,每日4~6次。適用於本病後期順症。  [西醫治療]
1.藥物治療
(1)全身治療
①全身支持療法:給予高熱量,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並給予足量的維生素B及維生素C。
②必要時給予輸液,輸血。
③抗生素治療:青黴素或鏈黴素進行肌肉注射。
④治療原有系統性疾病,這些疾病引起抵抗力不降,是壞疽性齦口炎的病因之一。
(2)局部治療
①1.5%雙氧水,沖洗局部,一日數次。
②0.25%金黴素液,含漱,每日5~6次。
③0.05%洗必泰液,含漱,每日5~6次。
④滅滴靈研粉塗患處,漱口後使用,每次少許,每日5~6次。
2.手術治療
(1)清創:病變趨癒合,可手術切除壞死組織,儘量清除創面。
(2)手術整復:後遺缺損畸形,痊癒後可行整復術予以修復。

護理

1.合理調配飲食,飲食宜富含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忌辛辣、油炸食品。如病人飲食不便,可採用鼻飼法。
2.患病期間要保持口腔清潔,經常清洗患處。
3.所用物品必須消毒。
4.隔離病人,以防傳染。

預防

1.堅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2.積極治療和預防傳染病有疾病應進行治療。
3.積極鍛鍊身體提高抗病能力。

併發症

病損多發生在牙齦邊緣或牙齦乳頭之間,若未採用特效治療,病情常很快蔓延,並破壞牙齦軟組織或骨質。壞死部位覆蓋由壞死組織形成的黃白色假膜,並有頑固性疼痛及反覆出血。病程長短不定。症狀有輕有重,重者可伴發熱等全身症狀,急性期近一步發展時可擴散到口腔黏膜的其它部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