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圖(鄭燮作品)

墨竹圖(鄭燮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墨竹圖》是一幅由清代鄭燮所創作的書畫作品,現收藏於西安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墨竹圖
  • 館藏地點:西安博物院
  • 所屬年代:清代
  • 類別:字畫
文物特徵,作者介紹,

文物特徵

紙本,縱100厘米,橫58厘米。
板橋畫竹、白石畫蝦、 悲鴻畫馬,這已成為老百姓的一個常識和口頭禪。鄭燮是揚州畫派的主要畫家,也是一位極具百姓意識和人文主義精神的畫家。這在他的作品題畫詩中屢見不鮮。在斯圖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出板橋居士的這種憐弱惜貧的人文精神,他有一首題畫詩曰:“十年不到家園去,亂竹叢生應若斯,縱有并州剪刀快,未宜傷此歲寒枝”。再看這幅墨竹圖,雖然不是我們常見的亭亭玉立的修飾,看不見修長挺拔的竹桿,俊俏的竹葉。與之相比,也顯得有些荒野。然而正是這種荒野,與題畫詩一呼一應,從而又構成與常見的板橋“竹石圖”不同的審美效果。有藝術評論家云:“牡丹美,丁香也美。”斯圖就是荒稀野茂之美,她像大山中的少女純樸無華。在審美領域應占一席之地。

作者介紹

鄭燮(1693-1765)清代書畫家、文學家。字克柔,號板橋,世籍蘇州,明洪武間,遷居興化,遂為江蘇興化人。少孤貧,天資奇縱,慷慨嘯傲,超越流輩。應科舉聖祖康熙秀才、世宗雍正舉人、高宗乾隆元年(1736)進士,官山東濰縣令,因助農民勝訴及辦理賑濟,得罪豪紳,遭罷官。做官前後均居揚州賣畫,為揚州八怪之一。工書法,以篆、隸體參合行楷,非古非今,非隸非楷,自稱“六分半書”。有縱橫錯落,瘦硬奇峭之致,自成體貌。但康有為評其書:“乾坤之世,已厭舊學,冬心、板橋,參用隸筆,然失則怪,此欲變而不知變者。”擅畫蘭竹,以草書中堅長撇法運筆,多不亂,少不疏,體貌疏朗,筆力勁峭,自稱“四十不謝之蘭,百節常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藉以寄託其堅韌倔強的品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