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十藥神書》收錄10個治療虛勞吐血的經驗方。此書以周楊俊最初刻本為底本,增加程永培評註、陳修園詳註、林壽萱歌括、潘霨眉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增訂十藥神書》
- 作者::葛乾孫
- 類別::醫書
- 語種::中文
- 簡介::收錄10個治療虛勞吐血的經驗方。
- 裝幀::平裝
簡介,套用方法,目錄,
簡介
《增訂十藥神書》提要 按明外史本傳,葛乾孫,字可久,長洲人。父應雷以醫名時,著醫家會同二卷,乾孫體貌魁 碩,膂力過人,精於醫學。《古今醫統》云:葛可久名乾孫,震父之子,醫實跨灶,心甚仁厚,求治不分貴賤,輒盡心藥之,無有不效,著有《醫學啟蒙論》、《經絡十二論》、《十藥神書》等書。
套用方法
周禹載 云:予讀此十方,俱出人意表,其間次序緩急,可為千百世法,即不必十方並用,要無能出其範圍 者矣,一方之中,自得肯綮,即不必全用其藥,亦可以細推其理矣。乃今日之治血症者,輒用六味 地黃增減,冀其收功,皆由醫貫入手,而未嘗從神書體會者也,彼謂腎水衰則火炎為患,壯水之 主,可鎮陽光也。孰知人之犯此病者,陰虛固多,而他因者,亦復不少。假如從勞力而得者,其傷 在脾;從憂思而得者,其傷在心;從嗜飲而得者,其傷在肺;從憤怒而得者,其傷在肝矣。皆致吐 血、咳血、咯血等症,豈一壯水可以勝其任乎?總之,人身之血,附氣而行者也。一髒傷則氣必不 調,而血遂溢於外,故逆則上出,墜則下行,滯則阻痛,寒則凝,熱則散,此自然之勢也。後之君 子,於診視之際,聞問之餘,斟酌而得其情否乎?果能於此著眼,視其病之所傷在何髒?脈之所 傷在何部?時之所值在何季?思過半矣雲。考葛可久十藥次第之用法,如嘔吐、咯血、嗽血者, 先以十灰散劫住,如甚者,再以花蕊石散主之,大抵血熱則行,血冷則凝,見黑則止,此其理也。 止血之後,患人之體必稍疏解,用獨參湯一補,容其熟睡一覺,不令驚醒,睡起元氣復其二三。卻 分病用後諸藥,保和湯,止嗽寧肺;保真湯,補虛除熱;太平丸,潤肺扶痿;消化丸,下痰疏氣。隨 症加減,服藥之法,每日三食前服保真湯,三食後服保和湯,二藥間而服之,每日又濃煎薄荷湯 灌漱咽口,用太平丸,先嚼一丸,徐徐咽下,次再噙一丸,緩緩溶化,至上床時,亦如此用之。蓋夜 則肺竅開,藥味必流入竅中,此訣緊要。如痰壅盛,先用餳糖拌消化丸,一百丸吞下,次卻依前嚼 噙太平丸,令其仰臥而睡。服前七藥後,若肺燥余嗽未除,可煮潤肺膏,如常服之,續煮白鳳膏食 之,復其真元,完其根本,全愈後合十珍丸服之,乃收功起身之藥也。此葛氏通治勞嗽十藥次第 用法也。
目錄
原序
潘序
周序
十藥總論
甲字十灰散
乙字花蕊石散
甲乙二方論
丙字獨參湯
丙字人參湯論
丁字保和湯
戊字保真湯
丁戊二湯方論
己字太平丸
己字太平丸論
庚字沉香消化丸
庚字消化丸論
辛字潤肺膏
辛字潤肺膏論
壬字白鳳膏
癸字補髓丹
平胃散方(附)
四君子湯(附)
潘序
周序
十藥總論
甲字十灰散
乙字花蕊石散
甲乙二方論
丙字獨參湯
丙字人參湯論
丁字保和湯
戊字保真湯
丁戊二湯方論
己字太平丸
己字太平丸論
庚字沉香消化丸
庚字消化丸論
辛字潤肺膏
辛字潤肺膏論
壬字白鳳膏
癸字補髓丹
平胃散方(附)
四君子湯(附)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