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型內部審計是以提高機構的運作效率和增加機構的價值為目的,利用內部審計特殊的地位、資源和方法,在提高自身效率的同時,向客戶提供在變化的新環境下不斷實現增值的新型內部審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增值型內部審計
- 目的:提高機構的運作效率
- 類型:新型內部審計
- 意義:增加企業價值,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形式提出,提出意義,目標模式,保障模式,主要途徑,主要問題,
形式提出
增值型內部審計並非一種新的審計形式,而是一種新的內部審計理念。增值型內部審計的理論基礎源於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對內部審計概念的新詮釋。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在1999年對內部審計提出了最新定義,“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和諮詢活動,其目的是增加組織的價值和改善組織的經營,它通過系統化和規範化的方法,評價和改進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其中價值增值(value-added)是 1999年修訂內部審計定義時首次提出的,與IIA1990年發布的《內部審計師職責說明書》相比,內部審計的目的由“監督和評價”改變為“增值和改善”,其中增值是核心。這標明內部審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為組織“增加價值”成為引導內部審計活動的方向性旗幟。
企業的目標是價值最大化,企業的一切資源和活動都應該圍繞這一目標,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管理過程中的一部分,有參與價值創造的需求和條件。價值是從生產和銷售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內部審計雖然不參加生產和銷售活動,但它可以通過保護企業資產、減少組織風險、降低自身審計成本、提出有價值的建議、增加組織獲利機會等活動來為企業增加價值。
提出意義
(一)開展增值型內部審計有利於增加企業價值,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降低經營風險。企業活動的根本目標是追求企業價值增值,即實現價值最大化。企業的一切資源和活動都應圍繞這一目標。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部分,有參與價值創造的需求和條件,可以有效增加企業的價值。
(二)開展增值型內部審計有利於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也有利於內部審計人員的個人發展。內部審計目標的變化,使內部審計關注的焦點從微觀層次轉向巨觀層次,使內部審計人員從巨觀、戰略角度,從企業治理結構人手,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問題。
(三)開展增值型內部審計有利於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效率和效果。增值型內部審計需與管理部門積極協調配合,可以減少審計過程中出現的牴觸和內耗,以利於審計建議的執行或落實。
目標模式
審計目標是在一定歷史環境下,審計主體通過審計實踐所期望達到的境地或最終結果.它體現審計的基本職能,是整個審計系統運行的定向機制。審計目標的確定受審計環境影響,並伴隨著審計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內部審計目標也由最初的查錯防弊調整發展為增值。IIA發布的最新內部審計定義,“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諮詢活動,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的運營。它通過套用系統的、規範的方法、評價並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十分清楚地表明,現代內部審計是一種價值創造活動,其最終目標是幫助組織實現目標——為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
為組織增加價值的內部審計目標.具有明顯的時代背景和深刻的經濟學涵義。其一,組織設立的目的是為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和謀取利益.必須不斷地創造出超過自身投入價值的價值.即實現增加價值。增加價值的目標應由組織的各個職能部門共同完成.內部審計機構也包括其中。內部審計機構要在組織機構戰略重組中維繫自己的組織地位和職業生命,必須改善審計績效,提高審計效率,以工作業績證明內部審計不是資源耗費者.而是價值增加者。其二,任何組織在經營活動中都會面臨各種風險,風險對其生存和競爭能力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要求內部審計在有效防範經營風險、提高企業持續競爭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隨著經濟國際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企業間競爭日趨激烈。特別是信息技術在經營管理中的廣泛套用和電子交易的普及.控制環節減少,毀滅性的計算機犯罪增加且更加隱蔽,內部審計必須緊緊圍繞企業風險識別、評估和防範開展工作,幫助企業實現增值目標。增值型內部審計作業模式審計作業模式是審計人員開展審計活動時應當執行的工作程式和要求。審計人員開展增值型審計活動時.在審計範圍、審計方式和審計技術等方面有其特殊要求。
(一)增值型內部審計範圍
內部審計可通過以下兩種途徑增加組織價值:一是通過審核檢查組織財務活動挽回資金損失,間接增加組織價值,但由於內部控制日益健全並得到有效執行,通過審核檢查挽回資金的數額越來越少;二是通過對組織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治理程式的審查評價,提出富有價值的審計建議。直接增加組織價值.這是最具有發展前景的增值途經。因此,增值型內部審計範圍應當確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1、審查評價組織的風險管理系統。
增值型內部審計通過對組織風險管理系統的可靠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檢查、評估和報告,幫助組織發現並評價重要的風險因素,指出其風險隱患、控制缺陷。並提出風險管理的有效方法和規避措施。以改進組織風險管理與控制體系,規避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具體包括三項內容:一是審查評價系統對風險的預知和識別的可靠性.主要檢查組織所面臨的重要風險是否已被系統識別.有無未被系統識別的風險因素:二是審查評價系統對已確認風險的防範和控制所提出措施的充分性.主要檢查管理當局對已識別並已衡量的風險所採取的措施是否充分、得當.對於缺乏充分應對措施的情況.審計人員應當提出改進建議;三是審查評價風險控制程式的有效性.主要檢查風險控制程式是否適當和有效.能否將剩餘風險降低至董事會可接受的程度,並提出改進風險控制程式的建議。
2、審查評價組織的內部控制狀況。
增值型內部審計通過對內部控制狀況審查評價.衡量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尋找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向管理當局提出完善內部控制的建議。以防範和堵塞經營管理漏洞.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內部控制建設評價。這屬於內部控制健全性評價範疇.主要評價內部控制設計是否健全。內部控制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過程、信息系統與溝通、控制活動和對控制的監督五項要素.組織可能並不一定採用這種分類方式來設計和執行內部控制,審計人員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框架和術語了解和評價內部控制。但必須涵蓋上述內部控制五項要素所涉及的各個方面。二是內部控制執行評價。這屬於內部控制遵循性評價範疇.主要評價組織制定的經營方針、政策和規章制度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的要求並嚴格執行.組織內各部門執行內部控制的過程和結果是否合理、有效。
3、審查評價組織的治理程式。
治理程式包括確定目標與戰略的程式、監控目標實現情況的程式、衡量業績的程式和維護價值的程式等增值型內部審計通過對治理程式的定期審查。據以評價治理程式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合法性.並提請組織治理層、管理層和全體員工遵守法律、法規、道德和社會責任.推進組織依法經營管理,幫助組織完成各項治理目標,從而實現增值。同時,增值型內部審計還應當通過定期評價組織的道德及其戰略、戰術、信息流通和為了實現期望目標的遵紀守法水平而採取的其他過程的有效性.披露組織內部違反道德規範、政策和其他不正當行為的嫌疑.規避道德風險和法律風險。為組織增加價值服務。
(二)增值型內部審計方式
為適應開展富有建設性的增值型內部審計需要.審計人員應採取“參與性”審計方式,不僅要善於發現問題,更要善於解決問題,並將所提建議當作其服務產品向管理當局積極推銷.充當管理當局加強內部控制、改善經營管理、實現組織目標的熱心顧問和有力助手。具體做法是:
1、與被審計單位建立夥伴關係。
在增值型審計中,審計人員必須以一種積極的態度樹立嶄新形象.與被審計單位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一是與被審計單位相關管理人員共同討論審計目標、審計內容、計畫採取的某些審計程式的理由。取得理解和支持。二是聘請“客座審計師”,或實行內部審計人員和其他管理人員定期交流機制.促使二者相互滲透、取長補短,著力營造積極、嚴謹、充滿樂趣的審計工作氛圍。三是樹立服務意識,如不再使用“被審計單位”之類的措辭,代之以“客戶”稱謂,以此消除被審計單位的“心理”牴觸情緒。
2、與當事人討論審計中發現的問題.
共同分析改進的必要性和探討改進的可行性措施。增值型內部審計通過評價和改進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治理程式的有效性。為組織創造價值服務。然而,組織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治理程式極其複雜,涉及多方面知識和經驗.審計人員不可能對各個領域都非常了解。因此.“參與性”審計不把當事人排除在外.而是共同討論審計中發現的問題.研究改進措施。
3、採取多樣化、建設性的審計報告方式。
一是採取口頭、非正式形式向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報告期中審計結果.及時就地解決審計中發現的問題。以避免發生更大的損失。二是提出審計報告時。採用建設性用語,重點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影響、提出可行的改進措施,並指出管理部門計畫採取的改正措施和值得推廣的良好慣例。三是針對不同層次管理人員的不同需要.提出不同類型的審計報告。例如.反映重大問題的審計報告以簡捷、明了的形式呈送最高管理層.為其決策提供依據;建議性質的審計報告應當儘可能詳細並運用數據、圖表、圖像等形式,直接送達部門經理或第一線管理人員,以便及時採取改進措施。
4、向管理部門推銷審計產品。
內部審計創造價值的前提是管理部門必須接受並運用審計產品.為此,內部審計機構應當積極採取諸如建立非正式關係、展示真實業績、設立自己的網站、利用各種會議發言等推銷手段.向管理當局推銷已經開發出的審計產品,取得信任並在實際工作中加以有效運用,實現“增加價值”。
(三)增值型內部審計方法
正確選用適當審計方法是實現增值型內部審計目標的基本路徑。增值型內部審計範圍十分廣泛.內容極為複雜,審計人員除繼續使用傳統審計技術如檢查法、審閱法、抽查法、盤點法、觀察法、分析法等之外。還應當使用一些特有的審計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l、調查法。調查法是增值型內部審計的一種重要方法。審計人員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包括所有權結構、治理結構、組織結構以及法律環境、監管環境和其他外部因素(如巨觀經濟的景氣度、利率和資金供求狀況、通貨膨脹水平及幣值變動等);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通過調查分析,發現影響被審計單位戰略目標實現的重大風險因素.並提出規避建議.以確保被審計單位增值目標實現。
2、管理系統圖法。首先將初步調查取得的企業治理結構、組織結構、職能配置、信息溝通等管理系統繪製成圖形.然後與企業應當建立的科學、合理、嚴密的管理系統模式進行對照,從中找出薄弱環節,分析可能產生的問題和隱患,並提出改進建議。
3、流程圖法。以圖解的方式描述企業內部控制諸要素.直觀展示企業內部控制全過程及關鍵控制點。應當注意區分不同內部控制要素和每一個業務環節繪製流程圖.考慮各方面可能產生的互相影響.根據流程圖對每項業務細節的控制情況進行審查.以發現內部控制的薄弱點.提出加強內部控制的意見和建議。
4、平衡計分卡法。平衡計分卡突破了傳統的以財務指標為核心的評價體系,把企業的戰略目標與實現的過程聯繫起來.把企業當前的業績與未來的獲利能力聯繫起來.通過評價體系使企業的組織行為與戰略目標保持一致。運用平衡計分卡把企業財務業績、重要客戶、內部經營過程、學習和成長諸多方面通過一系列指標進行數位化描述,進而分析其因果關係,以發現組織行為與戰略目標的偏離程度,並提出相應的糾正意見。
5、計算機審計法。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其套用水平的提高.開展實時審計、非現場審計、遠程審計已經成為可能。利用計算機網路對企業內部管理系統、業務系統和財務信息系統實施有效監控與評價,有利於提高內部審計在信息化條件下審查評價的能力,及時查找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內部控制,強化經營管理建議.幫助企業增加價值。審計人員運用計算機審計必須依據預定審計軟體程式和方法來分析、評價和檢測企業的經營狀況、風險管理和控制現狀及其發展趨勢;隨機抽取非現場審計樣本進行現場覆核,以評估其準確性;實時向管理當局報告非現場審計結果.提出審計整改和處理意見。
保障模式
(一)完善內部審計管理機制
為不斷拓寬審計範圍並有效地落實審計結論和實施增值性審計建議.必須努力完善內部審計管理機制。根據當前我國內部審計發展狀況,管理機制的改革與完善可從以下三方面人手:
l、提高內部審計機構組織地位。
為使增值型內部審計建議得以直接向關鍵的決策部門報告,增值建議得以落實,增值目標得以實現,必須提高內部審計機構的組織地位。一般來說。內部審計所隸屬的層次越高.其獨立性就越強。在公司制企業中,內部審計應由董事會或其下設的審計委員會直接領導,以保證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在未實行公司制的企業中,內部審計由企業主要負責人(總經理)直接領導。
2、完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制度。
一是明確單位領導人為內部審計質量第一責任者,對內部審計質量特別是審計結論落實和審計建議採納承擔最終責任,只有這樣.增值型內部審計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二是建立必要的程式.合理保證審計人員提出的建議富有價值.並對審計中獲知的信息保密。三是制定與被審計單位夥伴關係文本,包括審計用語、溝通原則、服務方式、人情往來等.密切客戶關係.促使客戶愉快接受審汁建議並有效落實,以實現組織價值增值。四是採取合理的人力資源政策與實務,選拔、聘任具有專業勝任能力的高素質審計人員從事增值型內部審計工作,提高審計質量。五是進一步完善審計業務指導、監督和覆核制度。審計組內部如果存在意見分歧.應當以合理的方式處理和解決,意見分歧得到解決後,審計組長才能出具審計報告。
3、建立內部審計責任追究制度。
對違反審計工作制度、審計質量控制制度、審計職業道德規範,有重大T作過錯以及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單位(部門)領導人、內部審計人員,要進行責任追究,嚴肅處理。
(二)最佳化內部審計人員結構
內部審計人員的結構和素質是決定增值型內部審計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因素。內部審計服務的多樣性決定了需要通過最佳化人員結構來保證內部審計機構具備從事多樣性服務所需的整體素質。為此.可採取以下措施:
l、拓寬內部審計人員來源渠道。
鑒於增值型內部審計工作範圍的廣泛性,內部審汁機構既要從高等院校吸引充滿活力的青年畢業生.又要從會計師事務所、管理諮詢公司或同行業其他單位招募富有經驗的專業人才,更要特別注意從本企業選拔熟悉生產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程式的業務管理人員以及曾經負責過某些業務管理lT作、具有豐富的實際經驗的人員。
2、改善內部審計人員知識結構。
為確保增值型內部審計順暢開展.還應當改善現行的內部審計人員知識結構。一是在內部審計人員配備上,注意財務會計、信息技術、工程、法律、管理等專業背景的人員各占一定比重.相互彌補知識缺口.形成審計合力。據調查,目前英國企業內部審計機構中的財務審計人員不到30%.大量的是工程技術、管理諮詢、計算機和法律方面的專家。二是實行內部審計人員彈性編制方式,除少數審計部門高層主管和承擔審計質量監督職責的核心審計人員外,其他審計人員平時應安排在業務和管理職能部門工作.以利於審計人員掌握業務知識.跟蹤企業業務的發展,體會經營環境的變化.提出最富有價值的增值建議。例如,加拿大貝爾電話公司75位審計人員中固定的只有7人,其餘68人是“流動的”,按照公司統一安排.以簽訂為期3年契約的形式從公司其他部門選調。三是聘請客座審計員(GuestAuditors),即臨時從本企業抽調或從外面聘請某一領域的專家參與或指導審計項目,以保證審計的質量和效果。總之.西方國家的企業現在注重的是構建一個職業化的內部審計功能,而不是建立一隻職業化的審計人員隊伍。
(三)加強內部審計人員後續教育
加強內部審計人員後續教育是增值型內部審計順利實施的又一項有力保障。後續教育應當區分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審計項目負責人和審計助理人員個層次。突出重點、按需施教。具體內容包括:
1、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應當學習和研究組織領導本單位(部門)內部審計作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包括相關法律法規、內部審計準則和會計準則及其最新變化,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和企業再造過程中的作用及其最新發展.內部審計章程擬訂,審計關係處理與協調.審計管理案例.企業文化與政策以及開展諮詢服務業務的有關理論和實務等
2、審計項目負責人應當學習和研究獨立完成一個審計項目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包括內部審計準則和會計準則,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經濟管理理論.項目審計計畫與審計方案制訂,審計評價標準解讀和選擇,審計報告撰寫與提出,審計案例分析.審計助理人員監督和指導.人際關係溝通等。
3、審計助理人員應當學習和研究參與完成一個審計項目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包括內部審計準則和會計準則.審計基本理論與技術方法,計算機基礎知識.邏輯推理.相關人際關係溝通等
(四)加快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
審計信息化建設就是要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完善、高效的審計信息化系統和審計工作操作平台,提高對組織經營與管理信息的採集能力。這樣.既節約審計成本,義提高服務效率.成為實施增值型內部審計的重要保障。加快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從組織上和技術上做好充分準備。一是審計信息化建設必須由本單位領導人牽頭,落實專人負責,明確職責.同時還要為內部審計機構配備必要的計算機專業人員.做好組織上的準備。二是設計和開發適合組織經營特點和管理要求的審計軟體.以實現審計手段電子化,做好技術上的準備。審計軟體町由本單位計算機專業人員設計和開發,也可外包給軟體公司設汁和開發.還可由本單位計算機專業人員和軟體公司計算機專家共同攻關。
2、建立並適時更新內部審計資料庫。審計信息化建設要求為每一個被審計單位建立電子檔案.記載被審計單位的規模、組織結構和職責劃分,被審計單位主要領導成員的學歷、工作背景和誠信情況,被審計單位的業務特點、重要財務與經濟指標.被審計單位重要內部控制的關鍵控制點.以及對被審計單位每次審計的情況、審計意見和建議的採納情況、後續審計情況等。內部審計資料庫必須設定密碼、專人負責,審計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查閱電子檔案時,要履行有關批准手續.同時資料庫管理人員要注意適時更新電子檔案資料。
3、將內部審計網路同組織的管理信息系統相連線,以便審計人員適時監控企業供應、生產、銷售、產品研發、基本建設和財務會計等各個業務流程的工作情況。隨時審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建設性審計報告。
主要途徑
增值型內部審計將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公司治理等先進理論用於審計工作中,充分體現了內部審計的增值作用。其實現途徑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幫助企業改進風險管理,為企業增加價值。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面臨著內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使企業的風險普遍增大。不確定性既代表風險,也代表機會。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風險管理都是其經營過程中的核心內容,企業想要獲得的收益越高,所承擔的風險就越大,對風險管理的要求就越高。風險管理是企業管理層及相關人員的一項主要職責。內部審計具有獨立性、綜合性、經常性和及時性等特點,在風險管理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內部審計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通過對企業風險管理體系的健全性、有效性進行監督和評估,對風險管理過程的及時性、科學性進行檢查、評估和報告,特別關注高風險領域,找出企業風險管理體系的薄弱環節,幫助企業發現並評價重要的風險因素,指出其控制缺陷並提出改進意見,提供風險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控制措施,幫助企業改進風險管理與控制體系,規避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損失,從而為企業增加價值。
(二)幫助企業完善內部控制,為企業增加價值。
內部審計本身是內部控制的一個環節,是企業內部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又是內部控制的再控制。內部審計可以對企業的內部控制情況進行測試評價,指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上的缺陷、制度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偏差。內部審計人員通過查清其產生的原因,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影響從而找出企業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報告給企業管理當局,督促有關部門落實,促使企業健全內部控制,防範和化解經營風險,從而幫助企業預防和減少損失,為企業增加價值。在其間接價值方面,內部審計會對企業內的經營管理者和其他職能部門產生潛在的威懾作用,會促使他們嚴格管理,落實控制措施,從而預防風險,減少損失。
(三)幫助企業改善治理程式,為企業增加價值。
內部審計參與公司治理,也就是內部審計要站在出資者的角度,幫助出資者控制管理當局。具體來說,審計人員可以通過對企業的經營目標、決策程式、管理程式、投資過程和投資結果等進行監督評價,檢查公司治理的過程是否科學、有效,結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還存在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等等,以推進企業依法經營管理,幫助企業完成各項治理目標,保證企業出資人能儘可能多地獲得投資收益,實現內部審計的直接價值。同時,也因為在公司的治理框架中設計了內部審計,使得內部審計可以發揮確認與諮詢作用,在服務於治理主體——董事會的同時也可以服務於治理對象——管理層,使得內部審計成為“透視公司的視窗”,發揮著傳遞信息協調企業的組織管理的職能,從而間接地為企業增加價值。
主要問題
是否增加組織價值是衡量增值型內部審計業績的總指標。它以增加價值為中心,以合理的內部審計治理結構和特殊的內部審計資源為基礎,通過不斷創新,發掘企業所有員工的創造力,持續改善內部審計的服務質量,同時,通過優異的服務增加企業價值,使企業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從傳統的內部審計轉向增值型審計大改造過程中,各國內審計部門都在積極面對新的展望,新的挑戰,不斷適應新的情況的發展,不斷探索新的增值方式。筆者認為,現實中增值型內部審計主要面臨如下問題:
第一,價值思路的問題。
企業價值的增加應是關注的焦點。價值的增加可以通過內部顧客的滿意度、質量的改善情況、內部審計管理部門對增值有效性的監測、審計師的教育程度、資格和學習等指標來測度。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和執行長的作用、公司高層對增值型內部審計的理解和支持、審計委員會的人員組成、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與執行長和內部審計機構的關係等都影響著增值型內部審計的運作。內部審計與國家審計、註冊會計師審計不同,現代國家審計是民主政治制度的產物,其基本職能是經濟監督,工作重心是對政府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實行不間斷地監督檢查,保證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地貫徹執行;註冊會計師審計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基本職能是經濟鑑證,工作重心是會計報表審計,以保證企業的所有者和其他利益關係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而內部審計自建立起就成為企業管理者管理企業的助手,其目的是幫助企業管理者更加有效地履行企業所有者所賦予的受託責任。受託責任由財務責任向管理責任的發展,必然要求內部審計更加關注企業的運行效率和風險防範,保持企業的持續競爭力。為此,在指導思想上,內部審計要密切聯繫企業實際,緊緊圍繞企業的中心工作開展業務,急領導之所急、想領導之所想,以解決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特別是在企業規範運作上狠下功夫;在審計目標上,要突出“效益性”,要在保證企業財務收支真實合法的基礎上,努力促進增收節支,提高經濟效益;在審計內容上,要從過去以檢查會計資料為主,逐步向以檢查內部控制制度和風險管理為主轉變;在審計手段上,要從過去的以翻看賬本為主的手工審計方式,逐步向計算機輔助審計和計算機審計方式轉變;在工作原則上,要突出針對『生和重要性,分清輕重緩急、工作主次,將有限的審計資源運用到審計效益更高的地方去。
第二,調動員工積極性問題。
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一直是企業所面臨的問題。解決員工工作積極性問題的關鍵在於公司員工對增值型內部審計的理解和參與。各級員工是組織之本,只有他們充分理解和參與才能使內部審計真正做到集思廣益,為組織帶來增值效益。人力資源是決定能否起到增值作用的關鍵,沒有能充分勝任的內部審計師,即使客觀環境條件都具備,也難以採用科學的方法做好審計工作。因此,要綜合利用客觀條件,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鼓勵其參與內部審計,將增值行為真正付諸實施。
第三,“保證工作”和“增加價值”的關係問題。
內部審計的增值方案、過程、方法和結果都具有持續改進性。總體而言,就是使用適合企業發展、不斷創新的審計方法,提高審計效率,從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治理結構等方面加以改善從而增加組織價值。增值型內部審計的目標是為組織增加價值,但這並不意味著內部審計在今後只搞績效審計不搞財務審計,或者說內部審計只有評價和諮詢職能而不履行監督職能了。現代內部審計必須將工作重點放到效益審計上來,它是內部審計發展的方向,但是不意味著搞效益審計,而不搞或放棄財務審計。事實上,只有在審查經濟活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基礎上才能進一步談效益、談增值。近年來西方國家暴露出的安然、世通等財務醜聞都表明了財務審計這一內審的基礎不可或缺:會計信息的失真會導致廣大投資人利益受到侵害;失去投資者信任的公司股價必然一落千丈,最後破產倒閉。這無可辯駁地證明了作為企業自我制約機制之一的內部審計應把真實性、合法性作為首要目標,加強審計監督、搞好財務審計。因此,增值型內部審計的保證工作應該包括兩層含義:首先是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其次,是保證實現組織目標——增加價值。值得一提的是,IIA強調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也是有利於發揮其監督職能的。如果離開財務審計,只搞效益審計,只搞評價和諮詢工作,那內部審計就是不完整的內審,它可以被內部諮詢部門(機構)或評價部門替代,而這些部門就無所謂獨立與否了。在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內部審計中,雖然財務審計所占用的資源(人力、時間等)大大下降,已傾向於如何規避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效率等,但仍然沒有放棄具有監督職能的財務審計的根本。
第四,內部審計部門的組織結構問題。
原有審計部門結構存在一定缺陷。為熟悉業務、提高審計效率、提供切實可行的增值建議,內部審計機構的設定往往根據業務部門的分布情況而定。如一家公司有三個業務部門,在每個業務部門設定一名審計經理和一名信息技術經理,同時使用“聯絡經理”對此結構進行補充,他經常與業務部門保持聯繫,而且經常參加審計人員的會議和戰略討論會,組織結構非常雍腫。
第五,內部審計業務問題。
傳統的內審部門將大部分時間用於以1-5年為一個周期的、針對各種程式的符合性審計。而增值型審計部門有大大減少、或乾脆不做這類在通常情況下回報較低的重複性工作的趨勢。為實現增值目標,審計部門把所有的分支機構作為—個整體加以重視,然後利用軟體抽取高風險分支機構的樣本,或讓管理部門通過自我i~TqCi-方案來實施控制。原先標準的審計程式己經發生變化,而更注重靈活性和創新性。
第六,內審部門的業績衡量標準問題。
傳統業績衡量指標主要涉及與數量相關的審計信息(如發布了多少審計報告、審計計畫的完成比例、審計預算的執行情況等),而非審計質量。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業績主要圍繞內部審計質量及其同時為公司提供的增值活動。增值型內部審計重視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來行銷內部審計,並與管理部門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信任和夥伴關係,共同為企業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