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修保全禪院碑記

增修保全禪院碑記

增修保全禪院碑記,碑存於石膏山中岩,碑文為楷書,共19行,滿行48字,碑立於大明隆慶五年(157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增修保全禪院碑記
  • 外文名:Added security zen temple ta
  • 類別:石碑記
簡介,正文,注釋,

簡介

碑存於石膏山中岩。
增修保全禪院碑記增修保全禪院碑記
碑為圓首形。高153、寬63、厚15厘米。青石質。
碑文為楷書,共19行,滿行48字。
碑立於大明隆慶五年(1571)。

正文

石膏山增修保全禪院碑記
賜進士第、資政大夫、兵部尚書、侍經筵講官、前戶兵刑工四部侍郎、奉敕總理薊鎮宣大糧餉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巡撫、寧夏保定山東等處地方都察院都御史,孝思齋霍冀撰。
增修保全禪院碑記,正文增修保全禪院碑記,正文
保全禪院者,乃靈石石膏山梵宇也。其山壁立千仞,崎嶇崢嶸。三岩疊疊而峙,龍泉混混而出。其險如天塹,其峻如鳥革,其旋如龍盤,其勢如虎踞。草木植鳥,飛走畜馬,巍乎一方之巨觀也。上、中岩古蹟聖宇,下岩唯有小室一所,其園林木嶇坡。有本山僧性法等謹發誠心,晨昏不寐,自己協力,斬石平基。募化檀那王世榮等各輸金帛,修建殿宇周完,妝塑聖像以備,煥然一新,塗以丹 ,飾以文彩。創始於嘉靖四十三年①七月上旬,落成於隆慶元年②十月下旬。有本山僧明忍者,懇求於余妹婿桐庵史君,屬余作文以記其事。且夫佛氏肇生西域,雖無關乎君臣父子,無用於國家天下,然能以清靜寂寞之說,濟斯世貪淫奔逐之苦,蓋文采眩③乎。布帛而或示以草衣之朴,珍饈④爽乎菽粟而作哺,以水飲之滓⑤,則於儀像有貞觀,而在口腹有玄味矣。迨漢明帝⑥時始入中國,而天下鹹建寺以祀之,蓋資其法力。上以祝讚乎皇王,欲社稷永保無虞,下以超度乎庶類,欲民物常底於阜康,茲蓋建寺祀佛之遺意也。但近世緇流⑦愚弄大千,不守清靜之宗,維肆執迷之見,檀名山勝地以自便,倡偈言法說以惑眾,淵源既遠末流彌濫,斯豈佛氏之初教使然哉?余以為,祀佛以寺,尚純潔也,而事於侈糜者弗取焉。建寺以僻尚寂靜也,而競於奢華者弗取焉。事佛以心尚覺悟也,而痴於捨身者弗取焉。誠能辟方便之門,擴慈悲之量,操念慮於玄默,利名弗計也。納心田於圓覺,塵事弗乾也。養性情於精微,俗緣弗染也。如是,則不必游神於西域,而佛在東渡矣。不必旁求於邃古,而佛在今世矣。不必研窮於經卷,而佛在吾心矣。不然,將假靜以謀喧,緣僻以長亂,殆非釋氏⑧之所貴也,又奚取於建寺,奚取於祀佛哉!
時大明隆慶五年歲次辛未春仲月中旬吉旦
征仕郎致河南陝州州判 孝義 桐庵 史 佩 書
本 山 釋 子 如 慶 拙筆
篆“保全禪院碑記”
介 山 石 匠 王從愛 楊普覺 王朝遠

注釋

⑴ 嘉靖四十三年 即公元1565年。
⑵ 隆慶元年 即公元1567年。
③ 眩 耀眼。
④ 珍饈﹙xiū﹚精美的食物。
⑤ 滓 沉澱的雜質。
⑥ 漢明帝時 即公元58-76年。
⑦ 緇流 僧眾。中國僧徒多穿黑衣,故稱“緇流”。
⑧ 釋氏 指釋迦牟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