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狀稜子芹

墊狀稜子芹

墊狀稜子芹(學名:Pleurospermum hedinii)為傘形科稜子芹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青海、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5,0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墊狀稜子芹
  • 拉丁學名:Pleurospermumhedinii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傘形目
  • :傘形科
  • 亞科芹亞科
  • :美味芹族
  • 稜子芹屬
  • 分布區域:產西藏東部,青海西部果洛、治多等縣。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植物特性,相關科屬,

形態特徵

多年生蓮座狀草本,高4-5厘米,直徑10-15厘米。根粗壯,圓錐狀,直伸。莖粗短,肉質,直徑1-1.5厘米,基部被栗褐色殘鞘。葉近肉質,基生葉連柄長7-12厘米,葉片輪廓狹長橢圓形,2回羽狀分裂,長3-5厘米,寬1-1.5厘米,一回羽片5-7對,近於無柄,輪廓卵形或長圓形,長3-7毫米,羽狀分裂,末回裂片倒卵形或匙形,長1.5-2.5毫米,寬0.5-1.5毫米,葉柄扁平,基部變寬達4毫米;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較小。復傘形花序頂生,直徑5-10厘米;總苞片多數,葉狀;傘輻多數,肉質,中間的較短,外面的長可達2-3厘米;小總苞片8-12,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4-8毫米,頂端常葉狀分裂,基部寬楔形,有寬的白色膜質邊緣;花多數,花柄肉質,長1-2毫米;萼齒近三角形,長約0.5毫米;花瓣淡紅色至白色,近圓形,頂端有內折的小舌片;花絲與花瓣近等長,花葯黑紫色,花柱基壓扁,花柱直伸,長約0.8毫米;子房橢圓形,明顯有呈微波狀褶皺的翅。果實卵形至寬卵形,長4-5毫米,寬3-3.5毫米,淡紫色或白色,表面有密集的細水泡狀突起;果棱寬翅狀,微呈波狀褶皺;每棱槽有油管1,合生面2。花期7-8月,果期9月。
墊狀稜子芹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坡草地。

分布範圍

產自西藏東部,青海西部果洛、治多等縣。

植物特性

墊狀稜子芹生長在高山高原地區。是一種墊狀植物。高山植被中,一些呈墊狀伏地生長的植物。包括草本、半灌木,小灌木和墊形的大灌木,甚至莖幹橫臥,匍匐生長的喬木。墊狀生長的形式既是高山嚴酷的水熱條件、輻射和強風等對植物生長抑制的結果,也是植物長期處於高寒生境所形成的適應形式。典型的墊狀植物是具有遺傳上的穩定性和要求特定高寒生境的具有特殊墊狀的草本和小灌木。

相關科屬

稜子芹屬,多年生稀二年生草本。根莖粗壯,直伸或分叉,頸部常有殘存的葉鞘。莖直立或有短縮莖,無毛或有毛。葉為1-4回羽狀或三出式羽狀分裂,末回裂片有缺刻狀鋸齒或條裂,葉柄基部常擴大呈膜質鞘狀而抱莖。復傘形花序頂生或生自葉腋;傘輻多數或少數;總苞片全緣或呈葉狀分裂,通常有白色膜質邊緣;小總苞片多少有白色膜質邊緣,頂端羽狀分裂或全緣;萼齒明顯或不明顯;花瓣白色或帶紫紅色,長圓形至寬卵形,頂端常有內曲的小舌片,基部有爪;花柱基圓錐形或壓扁。分生果卵形或長圓形,外果皮常疏鬆,果棱顯著,銳尖,有時呈波狀、雞冠狀或半翅狀,棱槽中油管1,有時2-3,合生面2,有時4-6;心皮柄2裂至基部。種子背向壓扁,胚乳腹面內凹。
約40種,主要分布於亞洲北部和歐洲東部,尤以喜馬拉雅地區為多;我國有32種,2變種,產西南、西北至東北各省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