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型蒿,墊狀型半灌木狀草本;根狀莖粗大,全株密被灰白色或淡黃色綿毛,頭狀花序半球形或近球形,花冠管狀,紫色。我國西藏、甘肅、青海、新疆以及國外的巴基斯坦、錫金均有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墊型蒿
- 學名:Artemisia minor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族:春黃菊族 Anthemideae
- 亞族:菊亞族 Chrysantheminae
- 屬:蒿屬 Artemisia
- 亞屬:蒿亞屬 Subgen. Artiemisia
- 組:蒔蘿蒿組 Sect. Absinthium
- 種:墊型蒿
- 分布區域:中國西藏、甘肅、青海、新疆及伊朗,克什米爾,印度等國
- 系:墊型蒿系 Ser. Minores Y. R. Ling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植株:墊狀型半灌木狀草本。
根:根木質,粗,垂直;根狀莖粗大,木質,黑色,直徑達2-4.5厘米,上面常具多數短小的老莖殘基及多數短的營養枝。
莖:莖多數,直立,細,叢生,高10-15 厘米,下部多少木質化,少分枝;上部分枝短或不分枝;莖、枝、葉兩面及總苞片背面密被灰白色或淡灰黃色平貼絲狀綿毛。
葉:莖下部與中部葉近圓形、扇形或腎形,長0.6-1.2厘米,寬0.5-1厘米,二回羽狀全裂,每側裂片2(-3)枚,每裂片再3-5全裂,小裂片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2毫米,寬0.5-1毫米,葉柄長4-8毫米;上部葉與苞片葉小,羽狀全裂或深裂或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狹線狀披針形,具短葉柄或無葉柄。
花:頭狀花序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徑(3-)5-10毫米,有短梗或近無梗,在莖上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總苞片3-4層,內、外層近等長或內層略長於外層,外層、中層總苞片卵形或長卵形,邊緣寬膜質,紫色,內層總苞片橢圓形,半膜質或膜質;花序托半球形,密生白色托毛;雌花10-18朵,花冠瓶狀或狹圓錐狀,檐部具(2-)3-4裂齒,紫色,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50-80朵,花冠管狀,檐部紫色,花葯長橢圓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有短尖頭,花柱線形,先端2叉,叉端截形,有睫毛。
果:瘦果倒卵形,上端常有不對稱的冠狀附屬物。
花果期:7-10月。
生態特徵:
墊型蒿是蒿屬中耐寒)最強的種.在西藏分布於積不大,多呈小片分布羌塘高原中部、北部和阿里的中東部直到仲巴馬攸木拉山口一帶的高山,海拔多在4800––5300(6500m),分布區氣候寒冷、乾燥。在嚴酷的自然條件下,墊型蒿為適應環境,形成叢斑狀疏散墊狀株型,其株叢直徑可達30一50cm,葉被密生的短綿毛,以抗寒、抗旱。一般不能形成建群種。有時在平緩的礫質山坡、山頂和鞍形分水嶺側坡,也見於湖盆外線山坡坡麓,可形成小面積的墊型蒿群落。
植被蓋度為10%一20%,墊型蒿分蓋度為8%一15%。單層高僅10cm左右,無層次分化,季相單調,伴生植物也較為簡單,常見的有多頭委陵萊(Potentillamulticeps)及青藏苔草(carexmooreroftii)、墊狀金霉梅(Dasiphorfruticosavar.pumilia)、小葉金霉梅(D.Parviifo-lia)墊型蒿多出現在以紫花針茅為建群種的寒冷半乾旱高山草原,做為下層草,是主要的伴生種之一,有時也成為亞優勢種。
生長環境
多生於海拔3 000-5 800米的山坡、山谷、河漫灘、分水嶺、洪積扇、鹽湖邊、冰漬台、礫石坡地或礫質草地以及路旁等,常與針茅屬(Sti pa Linn.)植物共同組成高山草原或礫質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建群種或主要伴生種。
分布範圍
產甘肅(西部)、青海(西部)、新疆(南部)及西藏;伊朗、克什米爾地區、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及錫金等高山地區也有。模式標本采自喜馬拉雅地區。
我國西藏、甘肅、青海、新疆;在國外,伊朗,克什米爾,印度,巴基斯坦,錫金。
主要價值
墊型蒿株叢低矮、稀疏、產草量較低,一般畝產鮮草35kg左右。墊型蒿是小半灌木,葉量少,但在高寒地帶,可食優良牧草稀少的情況下,在夏、秋季仍是牲畜採食的主要牧草之一,氂牛、山羊、馬均喜食,特別是秋季霜後,採食量增加,也是抓膘的良好飼草。
本種提示
本種頭狀花序大,半球形或近球形,花多數,雌花花冠檐部(2-)3-4裂;瘦果上端也有不對稱的冠狀附屬物,本種可能是“橫斷一喜馬拉雅山脈”地區“次生”的原始種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