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詞語注釋,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正宮〕塞鴻秋·湖上即事
斷橋流水西林渡①,暗香疏影梅花路②。
蹇驢破帽登山去,夕陽古寺題詩處。
樹頭啼翠禽,水面飛白鷺。
傷心和靖先生墓③。
詞語注釋
③和靖先生:北宋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種梅畜鶴以自娛,卒謚和靖先生。其墓在孤山東麓。
作品譯文
西泠渡口,高高的拱橋跨臨水上。
栽滿梅花的小路,不時可見疏落的梅枝橫斜,聞到浮動的暗香。
騎著鈍駑的驢子,戴一頂破帽,登上山岡。
那夕陽下的古寺,正是我題詩的地方。
樹梢間翠鳥鳴唱,西湖上白鷺飛翔。
站在林逋的墓前,止不住嘆惋悲傷。
作品鑑賞
“即事”意謂眼前的事物,對於遊覽題材的作品來說,多是即景寫作。張可久住杭州最久,其集中所簡稱的“湖”均指杭州西湖。他用各種曲牌寫的“湖上即事”、“西湖即事”也真是不少,自然是受惠於西湖的“淡妝濃抹總相宜”。
首二句交代了“湖上即事”的範圍,在該曲是偏重於白堤、西泠、孤山一帶。“斷橋流水”、“暗香疏影”,隱示出環境的清僻幽雅。三、四句敘述了自己的活動:著一頭跛驢,破帽遮顏,獨個兒登上孤山;直到太陽西下,還進入古寺逗留一番,看看日前自己題詠詩作的地方。宋元時游西湖除了騎馬外還有跨驢的,如《宋史·韓世忠傳》載韓世忠解職後,“時跨驢攜酒,從一二奚童,縱游西湖”。這種情景,連同該曲所透露出的湖岸的清寂幽靜,在今人是無法想像的了。宋人有“蹇驢破帽隨金鞍”的句子,“蹇驢破帽”同金鞍出遊相比,固然失於寒酸,但也是一種疏狂自得的表現。作者顯然以自適為第一追求,他盤桓於“夕陽古寺”,也明顯帶有避人喧囂的意味。而西湖確實清幽極了:“樹頭啼翠禽,水面飛白鷺”,連禽鳥也無虞受什麼人為的干擾。這一切,均為末句張本:“傷心和靖先生墓。”好端端的,為什麼突然要為古人傷心呢,原來是世上再無像林逋這樣的高士,也難以找到希蹤前賢高風的知音了。這就使讀者領悟到,作者這一番出遊的心情並不好,也許他就是為了排遣孤獨的愁悶才來到湖上的,可到頭來也未能夠驅去心頭的沉重感。
這首小令通篇平敘,不露聲色地沉著走筆,至篇末才異峰突起,露現出感情的波瀾。當然,如果他一味地即景記錄,那么即使西湖再美,也是會令讀者乏味的。遊覽的興味要么是物我兩忘,徹底忽略眼前的存在,要么就是在品味江山的美景之後,突然迸生出幾星傷感的火花,這真是人類奇怪的天性。
作者簡介
張可久(1270-1348)字小山,慶元(今屬浙江寧波)人曾為路吏。轉首領官、桐廬典吏。一生仕途不得志。晚年隱居杭州西湖。他是擘力寫作散曲的作家,內容多寄情名山勝山水,抒寫放逸情懷。藝術上清新雅麗,講究鍊字、鍊句、聲律、對仗技巧,使散曲趨向詩詞化,對後世影響很大,明清有人把他比作“詩中李杜”著有《小山樂府》。今傳世有小令853首、套曲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