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蘭島倉鴞

塞蘭島倉鴞

塞蘭島倉鴞(學名:Tyto almae):是鳥綱、草鴞科的中型貓頭鷹。體長31厘米,體重540克。上體背部包括大部分翼覆羽的羽色背景是淺黃色至橙色,密布棕色至褐黑色的不規則斑點和斑紋,這些斑紋分散點綴或稠密連線在一起。體羽蓬鬆,羽毛柔軟,翅膀寬大而稍圓,初級飛羽為11枚,第五枚初級飛羽缺如,次級飛羽第一枚缺如。羽毛的表面密布著絨毛,飛羽邊緣還具鋸齒般的柔軟的緣纓,飛行時可以減弱和空氣的摩擦,減弱或消除噪聲,便於向獵物發動突然襲擊。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塞蘭島。棲息于海平面至海拔3500米的高度之間。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物種學史

塞蘭島倉鴞是印度尼西亞塞蘭島(Seram)特有的草鴞科家族的一種貓頭鷹。 1987年,魯迪·巴迪爾(Rudi Badil)和蘇基安托·盧斯利(Sukianto Lusli)在塞蘭島的馬努塞拉國家公園(Manusela National Park)進行的一次考察中拍攝的照片首次引起世界關注後,其原型於2012年2月10日被霧形網狀捕獲,該物種於2013年被正式描述,該物種的拉丁學名是為了紀念克努德·安德烈亞斯·嬌生(Knud Andreas Jønsson)的女兒阿爾瑪·嬌生(Alma Jønsson),她是塞蘭島倉鴞的發現者之一。

形態特徵

塞蘭島倉鴞體長31厘米,體重540克。上體背部包括大部分翼覆羽的羽色背景是淺黃色至橙色,布滿密集的棕色至褐黑色的不規則斑點和斑紋,這些斑紋分散點綴或稠密連線在一起。體羽蓬鬆,羽毛柔軟,翅膀寬大而稍圓,初級飛羽為11枚,第五枚初級飛羽缺如,次級飛羽第一枚缺如。羽毛的表面密布著絨毛,飛羽邊緣還具鋸齒般的柔軟的緣纓,飛行時可以減弱和空氣的摩擦,減弱或消除噪聲,便於向獵物發動突然襲擊。
和所有的貓頭鷹一樣,眼睛形大而向前方,上眼瞼能自由活動,瞬膜板發達。角膜和水晶體具有較高的曲率,瞳孔大而圓,視網膜中的視桿細胞豐富,特別還有反光色素層,可在夜間視物,耳孔大,周圍有雛襞,有的在頭的兩側還具有顯著突起的耳簇羽,有利於收集音波。聽覺十分靈敏,內耳大,腦部的聽覺神精細胞豐富。此外,它們的左右耳朵不對稱,在捕捉同一聲音時可產生細微差別,使它們極其準確地測定獵物的立體方位。

生活習性

營巢於樹洞或岩隙中。生活習性與倉鴞相同。常單獨活動。白天多棲息於樹上或洞中,黃昏和晚上才出來活動,有時出沒於破宅、墳地或其他廢墟中,飛行快速而有力,毫無聲響,在黑夜中顯得影影綽綽 。主要以鼠類和野兔為食,有時也捕獵中小型鳥類、青蛙和較大的昆蟲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塞蘭島。棲息于海平面至海拔3500米的高度之間。
塞蘭島倉鴞
塞蘭島倉鴞分布圖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種群現狀

塞蘭島倉鴞是印度尼西亞塞蘭島的特有物種,那裡的兩個已知塞蘭島倉鴞記錄都來自受保護的馬努塞拉國家公園,該公園占17100平方公里,是該島嶼面積的約10%(Jønsson等人,2013)。馬努塞拉國家公園是塞蘭島上唯一可能被鳥類學家參觀的地區之一,因此,島上其他地方缺乏記錄並不一定意味著沒有該物種。
這個新確認的物種被列為“數據不足”,因為據認為缺乏足夠的信息來對其紅色名單標準的滅絕風險進行有力的評估。儘管沒有可用的種群數據,但塞蘭島庇護的貓頭鷹可能仍會受到棲息地喪失的威脅。因此,對馬努塞拉國家公園的保護對於長期保護該物種非常重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