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碳谷(Saihan Carbon Valley),地處中國河北省最北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2021年6月,與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三方攜手共建“塞罕碳谷”,正式提出實施“塞罕碳谷”戰略。“塞罕碳谷”戰略目標是在全域建設雙碳展示區、體驗區和產業園區,建設一批綠色低碳示範項目,推動雙碳能力建設、雙碳科技成果轉化、生態環境交易和風光儲氫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塞罕碳谷
- 外文名:Saihan Carbon Valley
- 發生地點:承德市圍場滿族自治縣
基礎優勢,重點任務,
基礎優勢
1.塞罕壩精神的獨特品牌優勢。圍場作為塞罕壩精神的發源地,孕育並厚植了“牢記使命、艱苦奮鬥、綠色發展”塞罕壩精神,面臨戰略發展新機遇,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是塞罕壩精神的應有之意,也是圍場踐行塞罕壩精神的必由之路。塞罕壩精神也將指引圍場上下投身二次創業、做好三個植入,接續艱苦奮鬥,聚焦碳達峰碳中和,深耕圍場沃土,點亮圍場智慧,探索圍場模式,提供圍場方案,貢獻圍場力量。
2.優質的森林資源優勢。圍場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境內擁有塞罕壩國家級森林公園、紅松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灤河國家級濕地公園以及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等生態資源。全縣有林面積81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0%,活立木蓄積2800萬立方米,占全省的10.6%和21.8%,全年空氣品質2級以上天數達280天以上。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含負氧離子2000—5000個,有“水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之美譽,被評為“中國天然氧吧”。良好生態為圍場減污降碳和固碳增匯提供了先天條件。
3.豐沛的風光資源優勢。圍場地處內蒙古高原與冀北山地過度地帶,年平均風速1.4-4.6米/秒,平均風功能密度在98.7W/㎡ --885.3W/㎡ 之間,年有效風時5475小時,年日照平均約為3000小時,年太陽輻射總量達到6086兆焦/平方米,平均輻照度約為193瓦/平方米。全年平均風速、有效風速累計時間、年有效風能功率密度十分理想,適宜建設風力發電場面積達2400平方公里,清潔能源可謂“風光無限”。依託豐富的風光資源,全縣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已達到402.81萬千瓦,為碳達峰碳中和奠定了關鍵的能源基礎。
4.全方位的體制和政策優勢。圍場是河北省革命老區縣、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範縣,全國6個可持續創新議程示範區之一,中央和國家、河北省對圍場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傾斜。生態環境部從1992年開始對口幫扶圍場,持續提供政策、項目、資金、人才、技術支持。同時,圍場作為民族自治縣,具有地方性法規制定權,為雙碳標準體系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重點任務
圍場通過全力打造“塞罕碳谷”,儘快實現碳達峰,在全國率先實現縣域碳中和。
-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大力推進壩上地區生態治理、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再造三個塞罕壩等重點生態工程,全面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生態固碳能力。
- 全力打造雙碳展示區、體驗區和產業園,實施一批碳中和、近零碳、零碳試點示範項目,統籌推進工業、能源、交通、建築等領域減排,加速碳達峰進程。
- 推進雙碳能力建設、雙碳科技成果轉化、區域環境要素交易,探索建立推廣碳匯價值、品牌溢價、經營收益、分紅收入相統一的“一碳生四金”發展模式,實現雙碳與鄉村振興協同、減污與降碳協同。
- 大力發展風電光電新能源產業,打造全國綠色能源生產基地,推動風光儲氫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