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繆爾·威廉·邦尼

塞繆爾·威廉·邦尼(Samuel William Bonney),美部會派往中國的傳教士。1845年,在馬禮遜教育協會擔任一名老師,在結束之後他以美部會準許傳道者的身份前往廣州。在那裡他主要從事海員的福利工作。1854 年,邦尼暫代衛三畏負責美部會在廣州的印刷所工作。該年年末,他返回美國,途中遊歷了爪哇德國英國。在美國期間,邦尼為傳播福音做準備,進身於神學的學習中。 後即被按立為牧師。1858年底,邦尼回到廣州,重新開始在那裡傳教和管理學校。1864年7月27日,已被疾病纏身了兩個月的邦尼最終因傷寒和腹瀉在廣州去世。

基本介紹

  • 本名:邦尼(Samuel William Bonney)
  • 去世時間:1864年7月27日
  • 隸屬機構:美部會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1815年3月8日邦尼出生於康乃狄克州的紐哈芬,父親是威廉·邦尼牧師(Rev. William Bonney)。早年邦尼通過自學獲得知識。
1832年,他受僱於韋氏字典的出版人馬塞諸塞州斯普林非爾德的麥林先生。
1837年,他開始在普柯普西(Poughkeepsie)教書。這一年,邦尼皈依我主,並於次年的1月28日加入艾倫街教會。
1840年他成為紐約大學的學生,不過第二年便轉入俄亥俄州的雷恩神學院。在朋友的資助下,邦尼一直讀到了1844年。在課程即將結束之時,他收到了美部會的任命,成為一名即將前往印度的傳教士。但後來一個偶然事件令他改變了目的地: 一次他在紐約的汽車上碰巧遇到了聾啞機構的埃帝森·凱里牧師(Rev. J. Addison carey)。凱里牧師向他提起,中國的馬禮遜教育協會正缺一名老師,而原本擔任布朗牧師助手的咩士(Macy)先生下一年將不再繼續擔任這一職務,因此他建議邦尼在此期間暫代這一職位。
經過了一番考慮後,邦尼接受了這個提議,並答應美部會在結束馬禮遜教育協會的工作後繼續擔任他們的傳教士。1844年底,他和休·A.布朗牧師一起乘坐“女獵人號”離開紐約, 1845年3月10日抵達香港。到香港後,邦尼立刻投入了學校的工作。直至咩士一年後回來接手,繼而他以美部會準許傳道者的身份前往廣州
1847年,邦尼努力在廣州商館外暫時找到了住處。
1848年,他不被允許在廣州城對岸河南的大型寺廟中繼續居住。
1849年,他曾一度在河南一位本地商人的 商行中暫住,後來在廣州城這邊的荷蘭炮台下游地區租了一間房子並在相當一段時間裡穿著中國服裝。
1850年至1853年期間,他在黃埔和新城居住。在那裡主要從事海員的福利工作,期間曾同一艘來華商船的船主人義大利愛國者加里波的(Garribaldi)會面。
1854 年,當衛三長跟隨佩里將軍前往日本見邦尼回到廣州,暫時負責美部會印刷所的工作。該年年末,他返回美國,途中遊歷了爪哇、 德國和英國。在美國期間,邦尼為傳播福音做準備,進身於神學的學習中。 後即被按立為牧師
1856年7月, 他在紐約州奧爾巴尼同所羅門·馮·勒瑟拉將軍(soloman van Reusselaer)的女兒凱瑟琳·維斯切爾(catherine visscher)結婚,8月離開美國。闊別兩年後,他又重新踏上了中國的土地,傳教士因戰爭被驅逐至澳門。邦尼在此居住了近兩年時間,並於1858年底同其他人一起回到廣州,重新開始在那裡傳教和管理學校。
1861年,邦尼和比奇牧野(Rev. w. R.Jeach)、迪克森醫生(Dr. Dickson)以及索伯恩(Thorburn)先生一起,從內陸穿過湖南前往漢口,並在離開廣州39天后的5月19日抵達該地。在漢口稍作停留後,邦尼經由上海返回廣州。
1862年3月,為夫人的健康計,邦尼帶她去了一次日本。同年12月,他和格雷牧師(Rev. Gray)以及畢牧師(John Preston)一起前往廣東省內陸地區。到長寧(chang-ning)後,他們遇到了一群強盜,衣服、錢財、馬匹;以及行李全部被洗劫一空,不過好心的當地人為他們提供了回程所需的物資。
1863年,邦尼同一些朋友一起第三次溯北江北上到韶關。
1864年7月27日,已被疾病纏身了兩個月的邦尼最終因傷寒腹瀉在廣州去世,此後他的遺孀加入差會,在廣州從事教育工作。

個人作品

英文
1.phrases in the canton colloquial Dialect(《廣州方言習語》),根據習語中漢字數目排列,有英語譯文,8開本;98頁;廣州;1853年,已出版第二版。
2.The Seaman' s Compass and Chart: for daily use,afloat or ashore(《水手日常在海上和岸上使用羅盤和海圖》),12開本;香港;1861年,紐約重版;208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