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戰爭,塞爾維亞與保加利亞為領土爭端而爆發的戰爭。
基本介紹
- 名稱: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戰爭
- 發生時間:1885年11月
- 地點:斯利夫尼
- 參戰方:塞爾維亞、保加利亞
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戰爭,塞爾維亞與保加利亞為領土爭端而爆發的戰爭。
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戰爭,塞爾維亞與保加利亞為領土爭端而爆發的戰爭。1885年9月18日,當時處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下的東魯米利亞發生政變,宣布同保加利亞合併,塞爾維亞乘機要求保加利亞割讓部分領土給塞爾維亞。歐洲列強曾召...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1913年6月16日—1913年7月29日),是保加利亞王國與希臘王國、塞爾維亞王國、黑山王國、羅馬尼亞王國和奧斯曼帝國聯軍,因領土分配不勻而引發的戰爭。戰爭背景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之後,奧斯曼帝國在歐領土被占去了一大部分,只能保留伊斯坦堡等少量東南方地區,巴爾幹同盟等戰勝國在倫敦召開和會,商討...
巴爾幹地區,重重矛盾在這裡匯聚著、鬥爭著,1912年終於爆發了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黑山所組成的“巴爾幹同盟”反對土耳其的戰爭。由於歐洲國家在巴爾幹地區有著重大利益之爭,它們干預這場戰爭又成為必然。對戰爭的干預導致歐洲國家之間矛盾進一步激化,於是也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接上了導火線。位於地中海和黑海之間...
在上述兩次戰役中,25萬塞爾維亞軍隊半數以上非傷即亡,而奧匈軍隊也死傷數萬人。波喬雷克將軍被奧匈皇帝解除軍職,宣布退役。1915年夏天,由於傷寒流行,約有15萬塞爾維亞士兵染病,喪失了戰鬥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為奪回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失去的大片土地,站在同盟國一邊向塞爾維亞發起進攻,決心占領整個馬其頓、...
然而,在1944年,它正式成為武裝黨衛隊的一部分,由於戰爭接近尾聲,沒有足夠的時間或用品來裝備黨衛隊制服,所以SDK主要穿義大利/南斯拉夫制服。塞爾維亞政府與保加利亞占領軍在塞爾維亞的關係緊張。保加利亞第6師的一名上校指出,當地居民憎恨保加利亞人,憎恨德國人。內迪奇經常向德國人抱怨他們的存在,並要求保加利亞人撤出...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First Balkan War),是巴爾幹同盟反對奧斯曼帝國而進行的戰爭。巴爾幹同盟由於向奧斯曼帝國提出給予馬其頓和色雷斯自治權的要求遭到拒絕,在俄羅斯帝國支持下巴爾幹同盟於1912年10月18日對奧斯曼帝國宣戰。經過激戰,塞爾維亞王國、黑山王國兩國占領馬其頓和亞得里亞海沿岸;保加利亞王國控制伊斯坦堡以西地區...
塞爾維亞收復拉什卡 塞爾維亞收復拉什卡,塞爾維亞人中心拉什卡(即今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共和國所在地),9世紀中葉被保加利亞控制。927年,西蒙一世死後,保加利亞衰落。拉什卡大公契斯拉夫·克隆尼米羅維奇取得拜占廷皇帝支持,931年奮起反抗,收復拉什卡,建立了自己政權。960年契斯拉夫死後,拉什卡又落入保加利亞之手。
就在這時,保加利亞沙皇經過多次戰爭,奪回了巴爾幹山脈以南的諸多土地和黑海沿岸的幾個港口。因此拜占庭只好與保加利亞簽訂和約,承認保加利亞對這些土地的實際控制權,此後進入了難得的15年和平時期。在這段時間裡,保加利亞迅速擴大經濟貿易,並且製造了相當多的武器和日用品。此時的保加利亞已經看到了一絲復興的希望,好像...
分割為三部分,後大部分合併於今保加利亞。奧斯曼(1396/1422—1878)保加利亞王國(1878—1946)1877年俄國對土耳其宣戰,土耳其戰敗。第二年,1878年2月俄土戰爭結束後,保加利亞擺脫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獲得獨立,曾一度實現統一。但由於因戰爭而精疲力盡的俄國無法頂住英、德、奧匈帝國等西方列強的壓力,根據1878年7...
:一級,大十字級。授予高級國家官員和軍事人員。二級,大軍官級。只授予將軍。三級,指揮官級。授予團團長(上校和中校)。四級,軍官級。授予指揮連隊的少校和上尉。五級,騎士級。授予軍銜至上尉的指揮官、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戰爭、巴爾幹戰爭和其他戰爭的志願者。六級,銀十字級。授予中士,戰爭中的志願者和其他人。
保加利亞南部仍屬土耳其蘇丹統治。1885年南北保加利亞合併,實現統一,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道路。有組織的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隨之出現。1891年建立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1908年,保加利亞脫離土耳其獨立。20世紀上半葉的保加利亞 在1912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保加利亞同塞爾維亞、黑山和希臘一起聯合將土耳其趕出巴爾幹半島。...
皮羅特之戰,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戰爭期間,國王米蘭率領塞爾維亞軍隊4萬人與亞歷山大親王率領的兵力相當的保加利亞軍隊於1885年11月26~27日進行的一次城市爭奪戰。11月26日,保軍發動進攻,經過激戰,於當日下午攻占皮羅特城。第二天黎明,塞軍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收復該城,不久,保軍再次發起進攻,並奪占城區。但是塞軍...
保加利亞軍隊有著強悍的軍事傳統,保加利亞實行軍國主義,有“東方普魯士”、“巴爾幹普魯士”之稱,軍力強大,戰鬥力強悍,在1885年的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戰爭中,僅用15天便擊潰塞軍,在第一次巴爾幹中,保軍對勝利貢獻巨大,陸軍與土耳其軍隊經歷了多場血戰,身經百戰的軍隊是保加利亞領導人發動戰爭的重要信心來源。截至6...
很顯然,論財力,保加利亞遠不及拜占庭,在外交上也很難占到上風。拜占庭甚至希望拉攏佩切涅格人、馬扎爾人和塞爾維亞人一起進攻保加利亞,以分散西蒙的兵力。佩切涅格人拒絕了拜占庭的請求,但馬扎爾人和塞爾維亞人都陳兵保加利亞邊境,迫使西蒙留下部分兵力防守。拜占庭帝國又和阿巴斯王朝的哈里發達成協定,暫停戰爭,從而將駐紮...
自14世紀以來,巴爾幹半島各民族長期受土耳其封建貴族的統治和壓迫,經過長期的鬥爭,到19世紀,希臘、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先後獲得獨立或自治,但仍有一部分土地和人民處於土耳其的統治下。20世紀初,巴爾幹各族人民爭取民族解放、建立統一的民族獨立國家的鬥爭日益高漲。1911年意土戰爭的爆發,加速了巴爾幹各國建立...
巴爾幹地區是自古就是歐洲大國爭奪的焦點,也是它們分贓談判的砝碼,每次歐洲戰爭或世界大戰之後,首先遭到大國瓜分的就是巴爾幹地區。各國的邊界不斷遭到改變。例如,1912-1913的兩次巴爾幹戰爭之後,奧斯曼帝國的巴爾幹的屬地被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希臘、塞爾維亞和黑山5國分割,馬其頓則被希臘、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三國完全...
1885年9月5日東魯米利亞軍隊中的士兵舉行起義,向首府普羅夫迪夫挺進,6日包圍總督府,一舉推翻東魯米利亞政府,委員會宣布東魯米利亞同保加利亞公國合併,並成立臨時政府。9月8日保加利亞大公亞歷山大一世抵普羅夫迪夫,承認合併。但合併遭到俄國反對。11月,塞爾維亞對保加利亞進行戰爭,失敗。次年1月,奧斯曼帝國被迫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