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得港之戰

塞得港之戰

1956年7月,埃及總統納賽爾在亞歷山大發表演說,將把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以運河的收入來建造亞斯文大水壩。埃及若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必將嚴重影響到兩國在中東地區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為此,英、法兩國組成聯軍,悍然出兵埃及,進行武裝干涉。這就是塞得港之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塞得港之戰
  • 時間:1956年7月
  • 聯軍:英、法兩國
  • 起因: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
  • 地點:塞得港
概述,戰爭信息,戰略攻略,

概述

塞得港之戰
宣稱埃及為了籌集資金修建阿期旺水壩,納賽爾的演說,使英、法兩國為之震驚。連線地中海和太平洋的蘇伊士運河,長期以來一直是由英、法兩國控制的。

戰爭信息

英、法聯軍規模十分龐大,包括8萬陸戰部隊,1000餘架作戰飛機,近100艘各種戰艦,實力明顯強於埃及軍隊。他們將埃及的塞得港作為首要攻擊目標。埃軍對英、法聯軍的入侵早有心理準備,在塞得港附近部署了重兵加以防守。於是,英、法、聯軍對作戰策略進行了精心謀劃。
11月3日,英法聯軍在蘇伊士港實施佯攻,企圖誘使埃軍分兵前去抵禦,減少塞得港守軍,但埃軍似乎識破了他們的陰謀,不為所動,仍以重兵堅守塞得港。
英法聯軍見佯攻之計沒有奏效,便又開始策劃新的招數。他們決定先摧毀塞得港埃軍的防禦體系,卻又苦於不知道塞得港防禦體系的具體部署。

戰略攻略

英、法聯軍最後決定採取打草驚蛇的辦法,誘使埃軍暴露防禦體系。聯軍的具體方案是:趁拂曉時分,先向塞得港空投假人,由於天色尚未十分明亮,埃及人一時難以分辯真假,必定以為是英法聯軍傘兵而予以還擊,從而將防禦體系的火力部署暴露出來,然後英法聯軍便可乘此機會出動飛機,對敵人火力點進行徹底轟炸。
11月5日拂曉,英法聯軍機群出動了,漸漸飛臨塞得港上空。埃軍聽到警報聲後,立即進入作戰狀態。不一會兒,英法聯軍“傘兵”開始空投了。埃軍見狀,果然中了英法聯軍的當,馬上發起了猛烈射擊,那些用橡皮和木頭做成的假人,果然使埃軍防禦體系暴露無遺。英法聯軍不失時機地出動了大批轟炸機和戰鬥機,對埃軍火力點進行了準確的轟炸和俯射。埃軍的火力點頓時嚴重受損。
此後,英、法聯軍立即開始空投部隊,由於埃軍火力點事先已經遭受重創,所以聯軍的空投行動進展較為順利,接著,聯軍又開始海上登入。塞得港很快便落入英法聯軍手中。埃軍抵禦英法聯軍武裝干涉埃及的首戰即告失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