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邊村(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官坂鎮下轄村)

塘邊村(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官坂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塘邊村位於官坂鎮西北部,是省重點老區基點村,離官坂鎮城3公里,全村人口1546人,戶數441戶,擁有耕地面積504畝,林地1100畝,北鄰下濂村,南鄰石丘村,東鄰塘口村,西面靠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塘邊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官坂鎮
  • 人口數量:1546 人
地理環境,氣候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自然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收入,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地名來歷,宗教文化,建築文化,飲食文化,方言文化,地方特產,風景名勝,張氏舉人府,千年古建塘邊橋,塘邊古窯址,

地理環境

氣候環境

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一年內最冷出現在1月,1月平均氣溫9℃,最熱出現在7月,7月平均氣溫28℃。多年年平均氣溫19℃;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8℃(1978年8月),極端最低氣溫 -8℃(2016年1月)。

位置境域

位於官坂小海積平原,地處牛柘溪流域,毗鄰羅源灣,西面靠山,北鄰下濂村,東鄰塘口村,南鄰石丘村。

地形地貌

北面臨塘邊溪,西面靠鳳貴山,東面與南面靠田,地處官坂小海積平原。屬濱海丘陵海積平原地貌。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屬牛柘溪水系,周邊有牛一水庫、牛二水庫、合山水庫等。塘邊溪發源於下濂村的牛一水庫與牛二水庫,流經塘邊村北部,注入浮泉村一帶的海域。

植物資源

以耕地、田地、林地為主,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要分布。有耕地面積504畝,林地1100畝。

人口民族

人口數量1546人,有漢族、回族、畲族等,以回族為主要民族。

經濟收入

村民以農業種植為主要收入,部分村民外出打工。外出經商村民達109名,包括服裝業,建築業等。

交通運輸

全村已鋪設水泥路面達2000米,有新莊路、上街路、下街路等道路,其中G228為主幹道,鄉道塘邊線為塘邊村主要進出村落的主幹道。

歷史文化

地名來歷

塘邊村附近原有一個大海塘,因村落處於該大海塘的旁邊,故名塘邊。

宗教文化

以信奉佛教為主,村內還有一寺——隱峰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始建於北宋年間。

建築文化

以具有閩東風格的縱向廳井型民居為主,閩東縱向廳井型民居中軸線明確,四周被彎曲的風火牆包圍,坐北朝南。有設前廳、後廳與天井,前廳多擺設祖先遺像或佛像,與天井完全連通。從前廳左右兩個門洞進後廳。後廳有兩層,為家人平時生活之處,並與兩側廂房連通。

飲食文化

吃福州菜(閩菜)為主,以酸甜清淡為口味,善用醋、糖、酒糟,味道原汁原味、清淡鮮美。

方言文化

通行福州話,部分畲族人家通行畲語。

地方特產

馬蛋、閩劇、鼎邊糊、荔枝肉、福州魚丸、撈化、肉燕、連江元紅酒、魚面等。

風景名勝

張氏舉人府

該建築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官坂鎮塘邊村上街路124號,始建於清中(1736-1850),為合院式古民居,坐北朝南,總占地面積972.210平方米,主體為其他結構,屋頂為懸山式屋頂,整體一 般(局部改造) ;屏門、太師壁、雕花、看架等構件保留完整,木雕精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千年古建塘邊橋

塘邊橋位於連江縣官坂鄉塘邊村,建於宋紹興十年(1140年),花崗石砌造,架梁式平板橋,無欄,西南走向,2墩3孔,長12 米,寬4.15米, 高5米。橋頭建四洲佛方亭一座,四角攢尖頂穿斗式木構架,建築面積18.49平方米,亭周有參天榕樹,橋邊溪河沿岸設有石欄凳。至今保存完好。

塘邊古窯址

古窯址位於連江縣官坂鎮塘邊村西側的烏石堡上方的山丘上,分布範圍3000平方米,堆積層0.5~1米。分布範圍3000平方米碗、碟、盞、罐、瓶、執壺等,採集到的瓷器殘品有碗、碟、盞、罐、瓶、執壺等,釉色有青白、青灰、青綠等。紋飾有刻劃紋、卷草紋、弦紋等。因塘邊村地理位置優越,村落依山傍水,運輸陶瓷的船泊可以直接在山下的烏石堡裝卸。經鑑定為宋、元時期古窯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