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房坡自然村隸屬於玉碗鎮玉碗行政村,轄塘房坡、麻窩凼、棕樹坪3個村民小組,屬於山區。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1戶,有鄉村人口286人,其中農業人口286人,勞動力15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6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塘房坡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玉碗鎮東北邊
- 面積:2.06 km
- 海拔:1000 m
村情概況,塘房坡介紹,地理環境,村民收入情況,自然資源及基礎設施,自然環境,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
村情概況
塘房坡自然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4.00公里,距離鎮4.00公里, 國土面積1.55平方公里,海拔1000.00米,年平均氣溫16.00℃,年降水量100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150.00畝,其中人均耕地0.50畝;有林地1568.00畝。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50356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20.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務工為主。
水稻,疏菜作為經濟發展的主產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村兩委成員以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為先導,又致力於發展瓜果,蠶桑,木材,白肉等市場的開發,目前己成為全縣最大的白肉批發市場,村內建有金寨第一蠶種場,分布於西河,南橋,西莊,染坊四居民組,縣冷庫座落於南橋組。國家投入近二百萬元,為民眾購置的蔬菜大棚鋼架使我村的蔬菜生產上台階,成規模,現己成為大城關蔬菜生產基地。
境內豐富的黃沙資源為大城關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以水稻,蔬菜,瓜果,蠶桑種植,批發零售,木材收購,加工及外出務工為經濟發展主產業的今天,村兩委正在以穩健的步伐引領全體村民向小康生活邁進。
塘房坡介紹
地理環境
位於玉碗鎮東北邊,距離村委會5公里,距離玉碗鎮6公里。國土面積有2.06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紅薯等農作物。有耕地150畝,其中人均耕地0.4畝;有林地1568.5畝。
村民收入情況
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8戶,有鄉村人口378人,其中農業人口378人,勞動力17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8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48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牧為主。
自然資源及基礎設施
自然環境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0畝(其中:地150畝),人均耕地0.4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568.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8畝,主要種植桃、蘋果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450畝,其他面積157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通路五通,無路燈。全村有91戶通自來水,有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9.1%)。有8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0戶,占總數的35%。
該村到鎮道路為公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6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1輛,農用運輸車4輛,機車2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7戶;有高穩產農地面積1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8畝。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8.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00萬元,畜牧業收入30.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40頭,肉牛0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1.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41.30萬元, 工資性收入1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48.00元,農民收入以農牧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4.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9人 ,在省內務工32人,到省外務工17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農牧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2.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農牧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8戶,共鄉村人口378人,其中男性199人,女性179人。其中農業人口378人,勞動力178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46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7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2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迪厚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玉碗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00公里,距離中學2.2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45人,中學生1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4.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1.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