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山土垣遺址

塘山土垣遺址

塘山土垣遺址的良渚遺址群,被考古界、學術界認定為“中國水利第一壩”。良渚文化已的歷史。而良渚、瓶窯兩鎮42平方公里的良渚遺址群,被考古與學術界認定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和核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塘山土垣遺址
  • :於浙江省
  • 距今:有5000-4000年左右
  • 譽為:中國水利第一壩
在這箇中心區域內,發現了面積3.07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王陵高台大墓、祭天祭地的祭壇複合墓葬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黑陶,發現了犁耕稻作農業的工具與實物,還留下了多處我國最早最大的古水利工程。
隨著考古調查的不斷深入,考古學家在遺址群的北側,發現了一條與天目山余脈走向完全一致的“塘山土垣遺址”,它是一條高大的土埂,與西險大塘相似。塘山遺址南起瓶窯栲栳山與南山,往北到彭公的毛元嶺,由毛元嶺轉彎向東,經瓶窯的西中、安溪的石嶺、中溪、安溪至下溪灣,全長約10餘公里,寬度在40-70米不等,現存高度3-5米左右。
1996年到199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塘山遺址羅村段與毛兒弄段進行小規模考古發掘,發現遺址的上部被兩座戰國時期墓葬所打破,而土垣地層相互疊壓明顯,並出土了許多帶有切割痕跡的玉料,同時還發現了兩座良渚文化偏晚期的墓葬。通過這次發掘,完全證實了塘山土垣遺址是良渚文化早中時期由人工堆築而成,其上游段保存相對完好,但自上溪至下溪灣這段表面已基本被破壞,只存底部。“塘山土垣遺址”的發現,即被考古界、學術界認定為“中國水利第一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