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子沛

塗子沛

塗子沛,江西吉安人,著名信息管理專家、科技作家,《大數據》、《數據之巔》及《數文明》作者。先後擔任中國旅美科技協會副主席、中國旅美科技協會匹茲堡分會主席,在國內有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客座研究員等兼職。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系微軟認證高級程式設計師,曾居美國矽谷。

2014年12月任阿里巴巴副總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塗子沛
  • 國籍:中國
  • 職業:信息管理專家、科技作家
  • 畢業院校華中科技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
  • 主要成就:其著作為2012年度中國十大好書
  • 代表作品:《大數據》、《數據之巔》、《數文明》
人物生平,出版著作,《大數據》,《數據之巔》,子沛語錄,

人物生平

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系。後在武警部隊和政府部門工作十年,期間開發過全國第一個反偷渡遣返信息管理系統,擔任過邊防巡邏艇的指揮官,多次立功受獎。後辭去公職赴美讀書,獲卡內基梅隆大學公共管理碩士、信息科學碩士學位。在美期間,先後擔任軟體公司的數據倉庫程式設計師、數據部門經理、數據中心主任、亞太事務總監、首席研究員等職務。曾為《南方都市報》、《時代周報》、艾瑞網等多個報刊網站撰寫專欄。
著有《大數據》、《數據之巔》、《數文明》。
2014年12月任阿里巴巴副總裁,分管大數據方面事宜。在澎湃新聞的專訪中,塗子沛表示:“我之所以回來,並不是尋找落葉歸根的文化歸屬感,更多是參與一種新社會、新秩序建設的使命感。”
2015年1月在專欄文章中提出“數據外部性”概念。

出版著作

《大數據》

副標題: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以及它如何改變政府、商業與我們的生活
大數據大數據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7月
中國大數據領域第一本專著,引領了中國社會對大數據戰略、數據治國和開放數據的討論。
入榜《亞洲周刊》“年度十大好書”,獲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第四屆中國軟科學前沿探索獎,《羅輯思維》死磕書目。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廣東省財政廳調研時,向全體幹部推薦《大數據》一書,並在講話中說:“我希望大家能認真讀一讀這本書,帶著問題讀,帶著想法讀。”
史學大家、匹茲堡大學歷史系榮譽講座教授許倬雲評價該書:“我們要對塗子沛先生致敬與致謝,因為他為華文世界提出一個重要的話題。”
哈佛大學商學院訪問教授、全球頂尖管理諮詢師達文波特,為中國政經兩界智庫建言:“無論是對中國政府,還是就中國的商業組織而言,《大數據》都是一本重要的書。”

《數據之巔》

副標題:大數據革命,歷史、現實與未來
數據之巔數據之巔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4年5月
從小數據時代到大數據的崛起,以宏大的歷史觀、文化觀、大數據觀,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數據科學、智慧文化的全景圖。
從美國建國之基講起,通過闡述初數時代、內戰時代、鍍金時代、進步時代、抽樣時代、大數據時代的特徵,系統梳理了美國數據文化的形成,闡述了其數據治國之道,論述了中國數據文化的薄弱之處,展望了未來數據世界的遠景。
“尊重事實,用數據說話”,“推崇知識和理性,用數據創新”,作者塗子沛先生不僅意在傳承黃仁宇“數目字”管理的薪火,還試圖把數據這個科技符號在中國轉變為文化符號,形成一種文化話語體系。大數據正在撬動中國的制度創新、科技創新。
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為先生稱讚該書為“一部精彩紛呈的時代傑作!”“沒想到作為IT產業內的大數據技術,竟然可以這樣寫,如此自然流暢地與美國的社會發展、民主進程融合在一起。” 繼《大數據》之後,“再次被震驚”。
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先生評價該書“厚重”,“令人意猶未盡”,“用語殷殷”,“穿行在中美兩國的歷史中,努力發掘各個大數據改變觀念、改造社會、改革制度的故事,無論人與事件,都是栩栩如生,發人深省”。
羅輯思維》死磕書目,第二季第18集“大國不能不識數”。
2014年9月,被列為中央國家機關黨員幹部“強素質 作表率”讀書活動推薦書目。

子沛語錄

一個真正的信息社會,首先是一個公民社會。(《大數據》,題記)
“大數據”之“大”,更多的意義在於:人類可以“分析和使用”的數據在大量增加,通過這些數據的交換、整合和分析,人類可以發現新的知識,創造新的價值,帶來“大知識”、“大科技”、“大利潤”和“大發展”。(《大數據》,P57)
美國這個國家,雖然年輕,但相信數據、使用數據,卻有著深厚的傳統。 數據被視為科學的度量、知識的來源; 沒有數據,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政策制定,都寸步難行。(《大數據》,P61)
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必須成為基層部門的一種文化,一種管理哲學。(《大數據》,P82)
永遠不要懷疑那一小部分有思想並且持續努力的公民能夠改變這個世界,事實上,人類的歷史從來都是這樣。(《大數據》,P239)
由於網際網路的發明,“開放”已經成為人類社會一個不可逆轉、不斷加速的社會思潮。如雨果所說:你可以阻擋一支入侵的軍隊,但你無法阻擋一種思想。在這個浩浩蕩蕩、不斷前進的世界大潮當中,我們將發現,中國如果不跟上,我們的處境將會越來越微妙、越來越尷尬、越來越孤立。(《大數據》,P333)
收集數據、使用數據、開放數據,都是大數據時代我們中國人需要一一面對的挑戰。這三大挑戰,沒有一個不是任重道遠。但這些挑戰,也是我們在大數據時代徹底摘掉“差不多先生”文化標籤的重大歷史機遇。如果在這個數據意義凸顯的時代,我們還抓不住這些歷史機遇,繼續漠視數據、拒絕精準、故步自封,等待我們的,還將是一個落後的100年。(《大數據》,P333)
大數據不是礦藏,而是土壤,開放的數據即為土地上的河流,河流流過之處,就會孕育起發達的數據文明。(採訪)
數據文化是尊重事實、強調精確、推崇理性和邏輯的文化。數據文化的匱乏,是中國之所以落後的一個重要原因;建設這種文化,中華文明的面貌將煥然一新。(《數據之巔》,題記)
數據之巔的“顛”有三個維度: 一是技術維度,即人類使用數據的巔峰形式是讓機器使用數據, 通過機器學習實現智慧型化;二是文化維度,登上數據之巔,俯覽數據文明的興起; 三是政策維度,大數據的建設需要站在巔峰之上的頂層設計。(演講)
對一個國家來說,統計什麼、不統計什麼,其實是個政治問題。……要統計一件東西,必須要有清晰的邊界。……首先要清楚地定義什麼是“1”。(《數據之巔》,P14)
無論是霍爾瑞斯的發明、IBM的崛起,還是第一台商用計算機的出現,都離不開美國人口普查產生的龐大數據。……令後人不勝感嘆的是……一個政治決定,歷經百年演變,卻推動美國登上了信息技術的巔峰,引領全世界邁進了一個新的社會形態。(《數據之巔》,P110)
面對錯綜複雜的利益衝突和政治壓力,話不用多說,就讓數據來一決高下!(《數據之巔》,P142)
一個國家的開放,應該首先指向它的內部……和對外開放相比,內開放更加重要,它決定了一個國家長期的發展和命運。……內開放不僅關係到公民的自由、權利,還是政府管理社會、調控市場、服務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將像傳統的“人、財、物”一樣,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料和創新資源,內開放的程度,將決定一個國家發展的動力、一個社會創新的活力。(《數據之巔》,P216)
數據就是靜態的歷史,歷史就是動態的數據。歷史的碎片,就是游離的數據;歷史的迷霧,就是模糊的數據;歷史的盲點,就是缺失的數據。用數據構建的歷史,因為精確的細節而永遠鮮活,數據越豐富,後世的歷史學家也就越能經由數據更好地再現當時的社會。(《數據之巔》,P336)
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表面上是科技競爭、經濟競爭,但歸根結底,還是國民素質和文化的競爭。沒有一個健康、理性、與時俱進的文化,一個國家就難以變得強大,本書的努力,就是試圖在中國,把數據這個科技符號變成一個文化符號,將大數據這個高端精英的話題變成一個大眾話題,使數據文化進入中國人的視野、融入中國人的意識和血液。(《數據之巔》,P338)
我們研究美國、學習美國,並不是為了成為另一個美國。學習始於模仿,但好的學習,目的是超越。對中國而言,甚至“超越美國”也不是最終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要為世界進步做出更多、更突出、更前沿的貢獻,就像柴洪峰先生說的,要在人類的文明史中講述自己的故事、重放民族的榮光。(P34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