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陵

塔陵

塔陵,即用於安奉人逝世後的靈骨或骨灰及陪侍品的場所。和公墓、墳場等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供於殿堂”,後者“葬於山野”。在今天“塔陵”一詞,成為了所有高級別葬式的統稱。塔陵又分為兩種形式,即民間形式和宗教形式。總體上它包涵了我國儒、道、佛三教的諸多文化思想內涵,而不僅僅是單純的埋葬之地。是在繼承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國情和國際影響,綜合復興而來的一種文化、旅遊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塔陵
  • 外文名:DaLing
  • 用處:安奉人逝世後的靈骨或骨灰
  • 性質:陵墓
  • 形狀:塔式
  • 宗教塔陵:道教,佛教
介紹,民間塔陵,宗教塔陵,塔陵建築,塔陵的價值和意義,

介紹

民間塔陵

在中國主要是以儒家的孝道文化為中心,結合忠、孝、禮、義思想的教育,宣揚正本清源、緬懷先祖、慎終追遠、感恩懷孝等儒家思想。這是民間塔陵建設的核心文化內容。但民間塔陵也有葬於殿堂之外的,據記載,儒家的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在合葬了自己的父母后,說:“吾聞之,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誤解也。於是封之,崇四尺。”墳上植樹,主要作為墓的標訓。漢仲長統《昌言》說:“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識墳也。”孔夫子簡短的語言,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把原來只有天子、大夫、士才能享有的墓上植樹的古制平民化,故後世皆有“樹葬”之風,以成古制。此外,《禮記.檀弓上》說:“古也墓而不墳。”據說殷人的墓地上是不築墳堆的。這就是 “平葬”的古代葬法,即深挖坑穴,埋其身骨,地面上沒有墳冢。殷商時期流行的“平葬”和周朝的“樹葬”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這兩種葬法,在民間塔陵中屬於特例,以尊古制。一般皆設在塔陵殿堂宮室的周邊或綠化區域。
民間塔陵的殿堂宮室,其建築型制以漢唐和明清風格為主,布局與“文廟”建築布局相似,其供奉的神像,主要是該族的始祖,如“三皇五帝”、“孔子”、“老子”等。和當地地方神靈等。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四川塔陵供奉的“蠶叢”“望帝”等古蜀先人。但是在中國,所謂“儒道從來不分家”,道教信仰已經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滲透在人們內心深處,很多的民間塔陵都供奉道教的神仙真人,如“財神趙公明”、“藥王孫思邈”、“關聖帝君”、“福祿壽三星”、“媽祖”、“太上老君”、“玉皇大帝”、“慈航道人(觀音)”、“泰山王”、“八仙”等等。與道教叢林的塔陵,沒有太多明顯的分別。

宗教塔陵

主要是指我國的道教 和由印度傳入我國的佛教兩種宗教。
在我國古代最尊貴的墓地則稱為“陵”,如乘龍登仙的黃帝、始創八卦的太昊伏羲等其墓皆稱“陵”,是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而道教是我國的宗教,魯迅先生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道教也確實是繼承了中國風水文化、陰陽理論、五行學說等等一系列中國先民智慧結晶的宗教,也是一個極重視“養生送死”的宗教,所以在我國有些道教寺、廟、宮、觀中除了有塔陵外,還有“養生館”、“頤年院”等老年人等活動、居住場所。這包含著中國人對人生、對生死的淡定和從容。在道教看來死亡並不是可悲的事情,而是順應天道、崇尚無為的超逸世界觀和人生觀,所以在個體的生死觀上表現出一種超然的樂生樂死態度。南華真人莊子認為,生死若一,生和死是同一回事,就如同春夏秋冬四時更替,故“生時樂生,死時樂死矣”、“息我以死”用死使我安息。所以以生為善,也就要以死為善。道教將人死看成是歸本返真,復歸自然。所以莊子的妻子死後,本應悲痛,而他卻“箕踞鼓盆而歌”,就是到今天道士在葬儀上的道場也有很多的歌舞元素。所以中國歷代帝王很多都是登基不久,就為自己建造陵寢,老百姓很多都在生前為自己營造墳墓,道教思想對於中國文化思想的影響是深遠的,它消除了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和禁忌,是塔陵復興的一個重要前提。
道教對於死後處理身體的辦法:沖虛真人列子在《列子·楊朱第七》中說:“既死,豈在我哉。焚之亦可,沈之亦可,瘞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棄諸溝壑亦可……”道教沒有指定某一種特定的方式,但一直以來,列子講的“第一種”方式——火葬,民間歷代皆有遵從,用得較多。其他,如坐缸(瘞)、沉水和棄之荒野用得很少很少。火葬之後,對於骨灰的收藏,歷代有不同的辦法。根據道教天地觀認為:人乃天生地養,天賦予人以魂,地賦予人以魄,人死,魂復歸於天,魄(即身體)當歸於地,所以歷代有將骨灰撒入大地江河的。但需在塔陵或宗廟祠堂之中,為自己保留“靈牌”,以供後人祭祀。但是,這種方式絕大多數的人是不予認可的。所以在塔陵中往往將骨灰和靈牌一起供奉。
另外,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還有一點,就是“祖宗崇拜”,中國道教認為,人是天生地養,天地合氣而生,像上文說到的,天賦予人以“魂”,地賦予人以“魄”,即身體。人在逝世以後,魂魄分離,而祖宗靈魂,則能保佑孝眷長發祺祥,惠及子孫,蔭澤後世!所以在道教叢林中的塔陵,是以“祈福”為文化核心!一部分是“神靈庇佑”、一部分是“先靈庇佑”。故道教叢林的塔陵稱“祈福宮”、“寶陵”、“福地”、“飛仙閣”等,道教全真道和真大道,也稱墓為塔如“道士塔”“居士塔”
自佛教傳入中國後,宣揚的“輪迴轉世”觀念,強烈衝擊了中國傳統靈魂觀念。“輪迴”說承認人死是必然的,但神魂不滅。但人死後不滅的靈魂,將在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中輪迴,“隨復受形”,而來生的形象與命運則是由“善惡報應”的原則支配,“此生行善,來生受報”,“此生作惡,來生必受殃”。這種“六道輪迴”的人生觀對相信祖先靈魂永存陰間,能禍福子孫的傳統漢文化產生了重大的衝擊,很大程度的衝擊了我國傳統的靈魂觀念,使建立在“靈魂不滅”和“孝道至上”的傳統儒家,道教喪葬禮儀遭到了嚴重的影響。“六道輪迴”的觀念,除了否認了“先靈保佑惠澤子孫”“追思懷孝”等觀念以外,還進一步否認了“風水文化”、“陰陽理論”、“養生送死”等中國固有的思維方式。建立了完整的“脫離六道、往生淨土”的喪葬觀念,佛教的這種主張,在漫長的歲月中已經融入中國喪葬文化之中,並成為中國民間喪葬習俗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而在對於人逝世之後,身體的處理來講,佛教和道教基本相同。當時,在古印度葬俗有也存在火葬、水葬、土葬、野葬四種,佛教徒也選擇了以火葬為主。以火焚之,取捨利子,供於塔中,“塔”在天竺(印度)是最尊貴的納骨之地,如歷史上的戒日王、鳩摩羅王和統一印度的阿育王等均為塔葬。故有“天竺納骨,以塔為貴;中土寢身,唯陵至尊”的說法。佛教叢林的塔陵稱“普同塔”、“海會樓”。海會是佛經中的常用譬喻,指佛教聖眾會合之處。德行之深與數目之多,譬如大海。《華嚴玄疏》卷一曰:“言海會者,以深廣故,謂普賢等眾,德深齊佛,數廣剎塵,故稱為海”。“海會”用作塔陵的總名時,取海眾同會一穴之義。
另外,還有佛教的“淨土宗”, 先是由慧遠大師建立的佛教蓮社形成而來,因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法門而得名“淨土”(也稱蓮宗、白蓮社)其塔陵。由於信仰內容是求 “往生極樂”故稱“極樂堂”。其主要的文化核心是脫離六道、往生極樂世界。
塔陵

塔陵建築

塔陵建築神聖而莊嚴,所謂“造塔建陵,神聖如法;莊淨其心,乃成功德”。塔陵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下相互的融合,不斷完善,和佛教、道教的殿堂一樣,形成了大致統一和規範的式制,然在華夏,泱泱大國,廣袤的土地上又存在者不盡相同的形式。塔陵建築都是是傳統建築(佛教塔陵,亦有古印度風格),即古建,而多以漢唐、明清風格為主,採用中軸式對稱布局,青石鋪地,石質台階和欄桿,其牆體和傳統大多數宮室建築不同,因為要考慮到防火和安置龕位的需要,當放棄木板而替以磚石,屋頂可採用磚石卷拱,則多使用鋼筋混凝土現澆而成,可保百載永固。蓋筒瓦,以青黃二色為佳,牆體染紅,檐掛著金,懸以大匾,配以獅獸,祥和而莊嚴。彩繪以“和璽彩繪”為主。
殿堂布局和建築一致,採用中軸式對稱布局,佛教一般採用塔窟式,從敦煌莫高窟佛室來看,牆體四壁皆可用來設定龕位,並於四壁建小窟設龕。道教和佛教不同的是,道教講究風水,講究方位(坐向和朝向),考慮到信眾的不同需要,一般採用“八卦式”,即每一個卦方,都有位置。都有坐和向。中央位置設神龕,道教塔陵中一般供奉“太乙救苦天尊”、“慈航道人”、“酆都大帝”、(任何一尊)。較大規模的塔陵供奉“玉皇大帝”,另外,由於道教塔陵建築多呈“八卦式”,所以有的塔陵在八個不同區域,分別供奉象徵八種人生美好的追求和願望的道教仙真像,(即主管財祿的“財神趙公明”、救苦難的“慈航道人”、忠義神武的“關公”、保祛病健康的“藥王孫思邈”、天智神聰的“孔明先生”、家庭和美的“月下老人”、保佑風平浪靜的“天妃娘娘(媽祖)”和益壽延年的“壽星”等八位神仙真人)。佛教一般供奉主管地獄度人“地藏菩薩”、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神佛像四周皆應有通道用以繞行。以建築為準,佛教自右門入繞佛像從從左門出,道教剛好相反。台階佛教一般是雙數,道教為單數。
除殿堂外,還應該有執事房、祭器房、賬房、展房等。殿外設香爐、燭台、化帛亭、爆竹亭,以在晉謁或祈福之時所用,室內神佛前設香案一台,鮮花,供果若干,香火長明,花果常鮮。為方便孝眷祭拜,設活動的祭拜台,以照顧龕位較高的祭拜。還應有時辰鐘懸掛於室內顯眼處,以準確供奉時辰。
祈福位是設定於塔陵內用於祈禱平安幸福的宗教設施,祈福位又分為“祈福龕位”和“祈福牌位”,兩者之共同點皆是祈福之用,而不同點是供奉的內容和意義有所差別。從受饗人上來講,可以分“在生祈福”和“往生祈福”。
“祈福牌位”又稱靈牌、靈位、神主、神位等。系指書寫逝者姓名、稱謂或書寫神仙、佛道、祖師、帝王、功臣的名號、封號、廟號、諡號等內容。以供人們祭奠的木牌。
按照我國民間傳統習俗,人逝世後其家人都要為其製作牌位,作為逝者靈魂離開肉體之後的安魂之所。一般用木板製作,呈長方形,下設底座,便於安奉。牌位書寫,古代一般多用老宋體(筆劃豎粗橫細)自上而下豎寫。古往今來,民間廣泛使用牌位。用於祭奠已故親人和神祇(指天地之神)、佛道、祖師等活動。通常置於神壇、聖殿、宗祠、香火等處,供人瞻仰膜拜、緬懷紀念。如儒家的文廟,和歷朝歷代必不可少的太廟,各家族的祠堂等。它起源於上古,是中國獨有的文化傳統,在宋代時佛教也吸收了這一傳統,開始了牌位的供奉。
1、在生供奉祈福牌位,通常叫做“祿位”或“長生祿位”。牌位中間書寫“道炁長存(自右而左橫排)迎祥信人□□□本命元辰□□年□月□□日□時長生祿位”左邊寫“祈福”右邊寫“延壽”這是道教通常的寫法,佛教寫“佛光普照迎祥信人□□□本命元辰□□年□月□□日□時長生祿位” 左邊寫“二六時中”右邊寫“六時吉祥”,曆法無論佛教道教都使用中國曆法(即:農曆、陰曆、夏曆),寫明其姓名、生辰,按宗教的說法,在經過開光後,受饗人便能得道神靈庇佑,福作綿長。
2、往生(去世)後供奉的祈福牌位,叫做“靈位”“神位”或“蓮位”,其子為他立牌位則書“故顯考黃公中華之靈位”,佛教稱“蓮位”。在經過開光後,祀奉人或後人便能得道祖宗黔佑,蔭澤後世子孫。
“祈福龕位”是放置神佛塑像、祖宗靈牌、祖宗遺物、親人靈骨的小閣。以祈神靈或先靈賜福、保佑。龕位大小規格不一,沒有很嚴格的規定,一般是高九寸、寬一尺二、深一尺五。塔陵的龕位和民間傳統的龕位型制有別:民間傳統的龕位為開放式,無龕門。塔陵的祖宗牌位、靈骨龕,有龕門,型制又分為豎長方形和橫長方形兩種。龕多木石構造,飾以吉祥如意圖案和神仙真人,諸佛菩薩,神仙故事等。金碧輝煌,為正本清源,追念故祖,維護血緣關係,塔陵祖龕設定起到了尤為重要作用。其起源久遠,早期主要是石質,然而在歷史記載和我們所能看見的實物中木質者居多。
1、在生祈福龕位,一般稱作“壽位”,意義等同於民間的“壽棺”“壽衣”等。其書寫方式和格式和在生祈福牌位沒有什麼差別,不同的,牌位是一個平面,而龕位則是一個空間,受饗人可以將其常佩執之物或衣物發甲等放置於龕位之內,按宗教的說法,受饗人便能得到神明護佑。保佑家人身心自在,事業順利,智慧光明。
2、往生祈福龕位,一般稱作“陵位”、“塔位”,人往生(去世)之後,可以將其靈骨納藏於龕內。其外立門碑,書寫其生辰、忌日、名諱、子嗣等。接受後世的緬懷祭祀,供養頂禮。如是書寫“故□□(稱呼)□(姓)□(性別)□□(名字)之靈位”如此人名叫黃中華,妻子姓名白正素,其子為他們立牌位則書“故顯考黃公中華之位” “故先妣黃母白正素之位”(女性如先後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丈夫者,如前夫姓黃、後夫姓李,該人稱黃母和李母皆有不妥,歷史上皆以“慈母”統稱。註:在碑文書寫上沒有“慈父”的說法,根據考證僅有“嚴父”二字僅可參考。自文革之後,此類錯誤,低檔公墓,屢見不鮮,不成體統)。以供後世祭祀,奉先靈於陵位中,祀奉人或後人便能得到祖宗黔佑,蔭澤後世子孫。

塔陵的價值和意義

塔陵這一傳統在我國的的台灣、香港等地,最早復興。大約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而後大陸的福建、廣州、蘇州等地陸續復興。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國家實行殯葬改革開始,北京率先採用了塔陵供奉的方式,以原有的護國寺和娘娘廟改建而成,即北京“八寶山”及“八寶山骨灰堂”。隨後許多領導人及社會名人,逝世後的靈骨都以塔陵供奉的方式,安放其中。如清朝宣統皇帝溥儀,原民國代總統李宗仁先生,以及在國、共兩黨均貴為上將的陳明仁等。這種方式,既衛生環保,又文明方便,更為國家節約土地,是一舉多得的功德善事,利己利國。塔陵是一種用於存放骨灰的古代建築,與一般墓穴不同的是,塔陵占地面積小,每格祈福位可存放一個靈位。自上世紀90年代初,塔陵一直被視為中國殯葬改革的發展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