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區志》是塔城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一本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塔城地區志
- 作者:塔城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塔城地區自然、政治、經濟、文化、衛生等各方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塔城地區志
著作權頁
塔城地區行政區劃圖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編 建置 區劃
第一章 位置 境域
第一節 位置
第二節 面積
第三節 境域
第二章 建置 沿革
第一節 清代以前沿革
第二節 清代建置
第三節 民國時期建置
第四節 新中國成立後建置
第三章 行政區劃
第一節 清代區劃
第二節 民國時期區劃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後區劃
第四章 縣(市)概況
第一節 塔城市
第二節 額敏縣
第三節 鳥蘇縣
第四節 沙灣縣
第五節 託里縣
第六節 裕民縣
第七節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第二編 自然環境
第一章 地 質
第一節 地層
第二節 侵入岩
第三節 構造
第四節 地質演變
第二章 地 貌
第一節 山地
第二節 山原
第三節 盆地
第四節 谷地
第五節 平原
第六節 沙漠
第三章 氣 候
第一節 四季特徵
第二節 日照 氣溫
第三節 降水
第四節 風速 風向 氣壓
第五節 濕度 蒸發
第四章 水 文
第一節 冰川
第二節 河流
第三節 泉(溝) 湖泊
第四節 地下水
第五節 水質
第五章 土 壤
第一節 土壤類型及分布
第二節 土壤肥力
第六章 野生動植物和礦藏
第一節 植被群落
第二節 野生植物種類
第三節 野生動物
第四節 礦藏
第七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乾旱
第二節 洪水
第三節 大風
第四節 冰雹
第五節 寒潮
第六節 蟲災
第七節 地震
第三編 人 口
第一章 人口變化
第一節 清代人口
第二節 民國時期人口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後人口
第二章 密度 分布
第一節 人口密度
第二節 人口分布
第三章 人口構成
第一節 民族構成
第二節 性別、年齡構成
第三節 文化、職業構成
第四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機構 經費
第二節 政策與獎懲
第三節 計畫生育宣傳
第四節 晚婚 節育
第五節 計畫生育成果
第四編 農 業
第一章 生產關係變革
第一節 封建土地制度
第二節 土地改革
第三節 互助合作
第四節 人民公社
第五節 聯產承包責任制
第二章 作物品種、產量及農業區劃
第一節 品種分布
第二節 面積 產量
第三節 農業區劃
第三章 農技 農藝
第一節 品種改良
第二節 耕作制度
第三節 農田基本建設
第四節 合理施肥
第五節 農作物保護
第四章 農機具
第一節 人、畜力農具
第二節 機械農具
第三節 保養維修
第四節 經營管理
第五節 農機隊伍
第五編 畜 牧 業
第一章 生產關係變革和體制改革
第一節 以牧主剝削為主的草原自然經濟
第二節 牧區民主改革
第三節 牧業合作化及公私合營牧場
第四節 牧業人民公社
第五節 牧業生產責任制
第二章 牧業資源
第一節 草場資源
第二節 飼料
第三節 畜禽品種
第三章 牧業生產
第一節 生產布局
第二節 畜群結構
第三節 牲畜數量
第四節 畜產品產量
第四章 草料利用開發
第一節 草原調查
第二節 草原管理
第三節 草原保護
第四節 草原利用
第五節 草原建設
第六節 飼草料加工
第五章 品種改良
第一節 牛改良
第二節 羊改良
第三節 其他畜禽改良
第六章 畜禽疫病防治
第一節 傳染病
第二節 寄生蟲病
第三節 常見多發病
第四節 活畜和肉食檢疫
第五節 獸醫工作
第七章 地方國營牧場
第一節 發展概況
第二節 經營管理
第六編 林業 園藝 鄉鎮企業
第一章 林 業
第一節 林木資源
第二節 採伐 撫育
第三節 植樹造林
第四節 林木保護
第五節 林場 苗圃
第二章 園 藝
第一節 西瓜、甜瓜生產
第二節 果品生產
第三節 蔬菜生產
第四節 花卉
第三章 鄉鎮企業
第一節 發展概況
第二節 企業生產
第三節 經營管理
第七編 農 墾
第一章 歷代屯墾
第一節 軍屯
第二節 犯屯
第三節 民屯
第二章 新中國成立後屯墾
第一節 農九師
第二節 農八師部分團場
第三節 農七師部分團場
第四節 農十師團場、煤礦
第五節 戍邊紀事
第六節 地方支援農墾
第八編 水 利
第一章 水利工程
第一節 蓄水工程
第二節 提水工程
第三節 引水工程
第二章 灌溉 防洪抗旱
第一節 灌溉
第二節 防洪 抗旱
第三章 水利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工程管理
第三節 灌溉管理
第九編 工 業
第一章 工業體制
第一節 國營工業
第二節 公私合營工業
第三節 集體工業
第四節 私營工業 個體工業
第二章 工業門類
第一節 農牧產品加工
第二節 電力
第三節 採礦
第四節 機械製造修理
第五節 建材 化工
第六節 造紙 印刷 服裝
第三章 經營管理
第十編 交通 郵電
第一章 交 通
第一節 古道 牧道
第二節 公路 橋樑
第三節 公路運輸管理
第四節 民航 鐵路
第二章 郵 電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郵政
第三節 電信
第四節 國際聯郵
第十一編 商 貿
第一章 商 業
第一節 管理機構沿革
第二節 私營商業
第三節 公私合營商業和集體商業
第四節 國營商業
第五節 集市貿易
第二章 供銷合作商業
第一節 體制沿革
第二節 供銷門類
第三節 經營
第三章 物資、農機供應
第一節 物資供應
第二節 農業機械供應
第四章 糧油購銷
第一節 糧油徵購
第二節 糧油銷售
第三節 糧油調撥
第四節 糧油儲存
第五節 糧油管理
第五章 外 貿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口岸 貿易區 貿易圈
第三節 出口
第四節 進口貿易
第十二編 城建環保
第一章 城鄉建設
第一節 古城鎮建築
第二節 城鎮規劃建設
第三節 村鎮規劃建設
第四節 建築業
第五節 房地產管理
第二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生態變化
第二節 生態保護
第三節 環境污染
第四節 污染防治
第十三編 財稅 金融
第一章 財 政
第一節 財政收入
第二節 財政支出
第三節 財政管理
第二章 稅 務
第一節 農業稅
第二節 牧業稅
第三節 工商稅
第四節 稅收管理
第三章 金 融
第一節 金融機構
第二節 貨幣流通
第三節 存款
第四節 信貸
第五節 債券 外匯 金銀
第六節 保險
第十四編 綜合經濟管理
第一章 計畫 協作 統計
第一節 計畫
第二節 協作
第三節 統計
第二章 物價 計量
第一節 物價
第二節 計量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節 市場管理
第二節 企業登記
第三節 經濟契約管理
第四節 商標、廣告管理
第五節 個體工商戶管理
第十五編 政黨 群團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塔城地方組織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黨員
第三節 中共塔城地區歷屆黨代會
第四節 宣傳教育工作
第五節 統一戰線工作
第六節 紀律檢查工作
第二章 中國國民黨塔城地方組織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黨務
第三章 民眾團體
第一節 工會
第二節 共青團
第三節 婦女團體
第四節 農民組織
第五節 科協
第六節 文化體育團體
第七節 反帝分會
第八節 塔城各族青年為解放而鬥爭組織
第九節 全新疆革命青年組織塔城專區委員會
第十節 人民革命黨塔城分局委員會
第十一節 新疆保衛和平民主同盟塔城專區委員會
第四章 重大政事紀略
第一節 火燒貿易圈
第二節 三區革命在塔城
第三節 抗美援朝
第四節 鎮壓反革命
第五節 “三反”、“五反”
第六節 “肅反”、“審乾”
第七節 整風與反右派鬥爭
第八節 “大躍進”
第九節 “反右傾”與甄別
第十節 邊民越境事件
第十一節 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第十二節 “文化大革命”
第十三節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第十四節 揭批查
第十五節 落實政策、平反冤假錯案
第十六節 改革開放
第十六編 政權 政協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節 普選 代表
第二節 人民代表會議
第三節 主要工作
第二章 行政機構
第一節 清代和民國時期政權機構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的行政機構
第三章 人民政協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組織建設
第三節 主要活動
第十七編 民政 勞動 人事
第一章 民 政
第一節 優撫
第二節 救濟
第三節 安置
第四節 扶貧
第五節 婚姻登記
第二章 勞動 人事
第一節 工人
第二節 幹部
第三節 工資
第四節 職工福利
第五節 勞動保護
第六節 離休 退休
第十八編 治安 司法
第一章 治 安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治安管理
第三節 勞動改造
第四節 戶籍 邊境禁區管理
第五節 交通安全 消防
第二章 檢 察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刑事檢察
第三節 經濟檢察
第四節 法紀檢察
第五節 監所檢察
第六節 控告申訴檢察
第七節 民事行政檢察
第三章 審 判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刑事審判
第三節 民事審判
第四節 經濟審判
第五節 行政審判
第六節 公開審判制度
第四章 司法行政
第一節 法律顧問
第二節 公證
第三節 人民調解
第四節 法制宣傳
第十九編 外事 海關
第一章 外 事
第一節 不平等條約劃界
第二節 涉外事件和對外交涉
第三節 外事往來
第四節 領事 外僑
第五節 華僑
第六節 外事機構 僑務
第二章 海 關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監管
第三節 關稅
第四節 緝私
第二十編 軍 事
第一章 軍事機構
第一節 清代機構
第二節 民國時期機構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後機構
第二章 駐軍
第一節 清代駐軍
第二節 民國時期駐軍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後駐軍
第三章 地方武裝
第一節 清代和民國時期地方武裝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地方武裝
第四章 兵役 民兵
第一節 兵役
第二節 民兵
第五章 邊 防
第一節 防區邊界
第二節 邊防工作
第六章 兵 事
第一節 回、哈暴動軍焚燒塔城
第二節 老沙灣之戰
第三節 烏蘇四棵樹激戰
第四節 肅清禍亂塔城的沙俄白衛軍
第五節 馬赫英部進攻塔城逃亡被殲
第六節 張培元部兵敗烏蘇
第七節 “三區”革命時境內主要戰事
第八節 鐵列克提自衛還擊戰
第二十一編 教育 科技
第一章 教 育
第一節 學前教育
第二節 國小教育
第三節 中學教育
第四節 專業、職業教育
第五節 成人教育
第六節 教師隊伍
第七節 教育行政
第二章 科學技術
第一節 機構 隊伍
第二節 科技成果
第三節 科普活動
第四節 氣象測報
第五節 防震
第二十二編 文 化
第一章 文學藝術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文藝創作
第三節 文藝演出
第四節 民間文藝活動
第五節 民歌
第六節 攝影 書畫 剪紙
第二章 圖書 檔案 史志
第一節 圖書
第二節 檔案
第三節 編史修志
第三章 報刊 電影
第一節 報刊
第二節 電影發行 放映
第四章 廣播 電視
第一節 廣播
第二節 電視
第三節 廣播電視管理
第二十三編 文物 勝跡
第一章 文 物
第一節 古遺址
第二節 古寺廟
第三節 古墓葬
第四節 館藏文物
第五節 岩畫 石刻
第二章 風景名勝
第一節 熱水泉子
第二節 鹿角灣與松樹溝
第三節 九蓮泉 綠坪
第四節 瑪依塔斯 快活林
第二十四編 衛生 體育
第一章 衛 生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衛生防疫 婦幼保健
第三節 醫療
第四節 藥品管理
第五節 哈薩克醫藥
第六節 民眾衛生
第二章 體 育
第一節 民族傳統體育
第二節 民眾體育
第三節 體育訓練
第四節 體育比賽
第五節 體育設施
第六節 體育管理
第二十五編 民族 宗教
第一章 民 族
第一節 哈薩克族
第二節 漢族
第三節 維吾爾族
第四節 蒙古族
第五節 回族
第六節 其他民族
第二章 宗 教
第一節 伊斯蘭教
第二節 喇嘛教
第三節 基督教
第四節 其他宗教
第五節 宗教事務
第二十六編 方言 土語
第一章 哈薩克語塔城地區話
第一節 語音
第二節 辭彙
第三節 語法
第二章 塔城地區漢語方言
第一節 語音
第二節 塔城方言語音與北京話比較
第三節 辭彙
第四節 語法
第三章 維吾爾語塔城地區話
第二十七編 人民生活
第一章 農民生活
第一節 收入水平
第二節 消費水平
第二章 牧民生活
第一節 清代及民國時期牧民生活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牧民生活
第三章 職工生活
第一節 清代官兵俸餉
第二節 民國時期職員工薪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後職工收入和消費
第二十八編 人 物
第一章 人物傳
阿桂
海蘭察
永保
興肇
徐天堯(徐添蕘) 安玉賢
明誼
策伯克多爾濟
棍噶扎拉參
榮全
錫綸
額爾慶額
哈依拉克拜依·夏勒肯
庫爾班·艾里·哈力德
圖瓦強阿
楊修政
帕勒塔
卡爾拜·塔阿塔爾
穆罕默德·木拉提·熱木孜
尼亞孜·斯哈克·艾里巴耶夫
松林巴爾
杜別克·奴爾塔扎·夏勒恆巴也夫
巴斯拜·雀拉克·巴平
楊芝榮
趙劍鋒
古蘭丹姆·哈比甫阿麗娜
穆哈買提哈力·闊克賽根
尼札木丁
沙吾提·布瓦哈吉
劉海陽
吾守爾加甫·喬龍努夫
孫繼棠
張之林
陳岱明
羅美玉
范進忠
楊振林
楊世懷
孫龍珍
劉林順
葉開青
田德銀
廖德仁
解大懷
王公達
巴拉提江·肉孜
桑德克
多浪·哈比
瑗登
巴哈提牙爾·得克爾別克
阿汗·拜胡提
唐古特·英賽
丹曾嘉木錯
哈里別克·熱英別克·霍加拉克
第二章 人物事略
第三章 名表
附錄
一、詩文集萃
二、文獻輯要
三、檔案要目
四、1991~1995年塔城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修志本末
《塔城地區志》編審機構和編纂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