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佛寺

塔佛寺,位於雲南省耿馬縣孟定鎮洞井村,先建塔,後有佛寺,屬南傳佛教山村派寺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塔佛寺
  • 地點:雲南省耿馬縣孟定鎮洞井村
  • 隸屬:南傳佛教山村派寺院
  • 性質:寺院
概況,歷史,

概況

據《賧打塔》、《布納 》等佛經記載,洞井佛塔的緣起是這樣的∶佛陀五百五十次轉世為猴子,猴母讓其出外覓食,結果迷失了道路,見不到母親,即囑咐死後葬身於忘母之地。到了坦麻細尼索戛時代,即佛歷二四八年(公元前三九八年),由攬戛(錫)僧徒帶一釋迦牟尼舍利左鎖骨,銅龕裝好,埋葬於當年忘母之地──洞井,漢語意思即「鎖骨」,其上砌造佛塔,又造五座小塔圍繞著大塔,五座小塔象徵尼布達聽、人哈木和欖、安難達聽等佛門五弟子。

歷史

南欖把底撒素時代即佛歷一○○三年(公元四五九年),塔倒,撒傘纜滿加時期緬族佛教徒又重建佛塔。後來,佛塔又崩塌。孟定的一位佤族人至山中狩獵,發現靈光四射,閃爍耀目,走近又杳無蹤跡,退遠又靈光重現,便好奇地挖掘現光處,獄一銅龕,內盛鎖骨,以為至寶,與同族人在埋骨處堆砌高塔,頂禮膜拜。堆塔由附近的佤族居民守護。
果沾心時代傣族人入居孟定,傣歷八二七年(公元一四六五年)南傳佛教傳入孟定,(孟+力)肯、,(孟+力)潤的大長老在洞井建寺,塔仍置寺中,仍由佤族居民守護。
清朝中期,耿馬土司在原址重建洞井佛寺,仍由佤族民在民維護,節日法會則由景信或哈佛寺僧人輪流主禮(山村派佛寺不住僧人)。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以後,佛寺圮,維持佛寺的佤族居民也遷居賀穩寨務農。
民國十五年(一九二六年),緬甸信徒來洞井佛寺舊址參觀朝拜,而國內信眾也去緬甸去拜佛供賧,政府根據各族信眾的要求,拔下專款,僧徒和居士亦化緣捐資,重修佛寺。
一九六七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佛像被毀,佛殿改為糧食倉庫。
一九七八年,糧食遷走,但佛寺已門窗破爛,柱朽梁斷,牆塌瓦碎,只餘一間破舊不堪的佛殿聳立於洞井寨旁的叢林之中。宗教政策落實後,投資六十餘萬,一九九四年動工重建,一九九六年落成,主塔八角形,高三十五.二七米,直徑四十.五米,建築面積九百零七平方米,另有八個小塔,八個佛亭,每個亭內各有一尊佛像。破土動工時所掘的鎖骨銅龕等出土文物,已全部安入塔中。在舉行安放塔心儀式時曾出現奇蹟∶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六日 晨五時三十九分,鎖骨塔突然發出閃閃的靈光,信眾們目睹此景,皆在歡喜。
現任住持細米滅氽,三十餘歲,雲南省耿馬縣人,一九八二年出家,師從怕國氽,兼任耿馬縣佛教協會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