堽城壩

堽城壩

堽城壩在今山東寧陽東北,汶水與洸水分流處。蒙古憲宗七年(1257年)於堽城築土壩斗門,遏汶水南流入洸,至任城(今山東濟寧市)合泗水,以濟餉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堽城壩
  • 建立年代:1290年
  • 地點:寧陽縣伏山鎮堽城壩村
  • 建立朝代:元
建設歷史,配套設施,

建設歷史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又於舊閘之東作東閘;延佑五年(1318年)改土堰為石堰。明洪武間黃河決口,運河被淤。永樂九年(1411年)疏浚會通河,築戴村壩,使汶水出南旺湖,並截堽城大閘,不使汶水入洸。至成化十一年(1475年)又建新閘,仍分水入洸。嘉靖六年(1527年)重建堽城閘,並引柳泉以增洸水水量。
堽城壩位於寧陽縣伏山鎮堽城壩村北部的大汶河上。雖歷經千年,幾易壩基,但依然堅守著一輩輩黎民百姓賦予她的神聖職責,攔水、泄洪、交通、遊覽……默默地承受著年復一年洶湧浪濤的洗禮,靜靜地見證著日復一日南來北往行人的蹤跡。
除害興利始築土壩
“開了老閘灣,三縣跟著爬;開了石樑口,三縣跟著走。”這是堽城壩附近百姓口中流傳了上千年的民謠。大汶河發源於泰山西南麓,一路西奔,融匯東平湖、大運河,她與我國北方的大部分河流一樣,也有著“銅頭鐵尾豆腐腰”的弊端。大汶河中部的寧陽段,兩岸堤壩土質鬆軟,支流縱橫,每年雨季,常為水患。尤其是地處堽城壩下游的伏山鎮、鶴山鄉沿岸,地勢低洼,沙化嚴重,汛期一到,泛濫成災。
對該段堤壩實施有效治理的第一人當推譚洪。 據史料記載,“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決春城(今鶴山鄉八大荒至徐家平一帶)十餘里,邑人譚洪作堤捍之。”後人為紀念譚洪治水的功德,於泰和元年(1201年)在他的家鄉堽城鎮張家店村立碑銘記。
元憲宗七年(1257年),為減緩水勢,避免災害,同時利於漕運,始築堽城壩遏大汶河水南流,由洸河注入濟寧。據元代名士李惟明在《改作東大閘記》中記載,元憲宗年間,為加強漕運,便於灌溉濟寧、兗州一帶廣袤的田地,經行中書省兵馬總管嚴東平批准,治理河道的副官畢輔國才開始於大汶河南部、堽城裡村西北的老閘灣(自此得名)處,用沙土修築臨時攔河大壩,東部修建泄洪的閘門一座,攔截汶河水入洸河。因壩為土築,夏秋洪水季節常被沖毀,且泥沙淤積,河床升高,河道塞流。因此,每年秋末重築大壩成了當地百姓一項繁重的勞役,也增加了地方上的財政負擔。
迭次改造鎖住水患
大汶河水患的治理,既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行為,更不是一蹴而就的簡單之舉。堽城大壩修築後,歷朝歷代都十分重視對它的維護利用。元至元(元代共有兩位皇帝用過至元的年號,一位是元世祖忽必烈,另一位是下文提到的順帝——編者注)四年(1267年),都水少監馬之貞建石砌大閘,用鐵砂磨吻合,以利控制水勢,構築堅固。又於其東作雙虹懸門閘,史稱汶水東閘,而畢輔國所作閘門稱為西閘。由於西閘的壩基太高,約三分之二的汶河水經東閘導入洸河。
元延祐五年(1318年),當地官府發動百姓將堽城壩改為石堰。由於設計敷衍,施工草率,五月堰成,六月即被洪水衝垮。等水退了後,又用亂石堆砌攔水,導致河床升高,從此,堽城壩以東常年存在水患。至元(順帝年號)四年(1338年)七月,大水衝決東閘,洪水徑直流入洸河,大閘幾近衝垮,洸河也泥沙淤積。
明朝定都南京後,漕運停止,河道逐漸淤塞,堰壩毀壞。明成祖初年,遷都北京,恢復航運,重新建壩。明成化六年(1470年),工部員外郎張君奉命考察洸河入口處——堽城壩,並擬訂改造加固方案。明成化十年(1474年),都水分司員外郎張盛動工修建堽城壩及閘門,壩址選定在該段河流唯一一處河底為堅硬石質、距元朝堽城壩址以西4公里處的堽城壩村北,改土壩為石壩,壩體用大小石塊間雜鋪排,並用玉米、高粱的湯汁調和石灰粉灌注,次年竣工。新壩底寬25尺,面寬17尺,壩高11尺,南北長1200尺;共砌壘石7級,每級上縮8寸。壩體共設7個過水孔,木板閘門啟閉。兩端各建兩個逆水雁翅和順水雁翅。壩面用方形條石鋪設,石與石之間連以鐵錠,條石上下均護以鐵栓。在新建石閘南部開鑿河道4.5公里,連線洸河舊道,航運日盛。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六月,汶河水暴漲,衝決石樑、桑家、安家等堤堰,大水殃及寧陽、滋陽(今兗州市)、濟寧、汶上等縣。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二月,巡撫李樹德親臨視察並實地測量,同時提議地方官吏捐獻銀兩加固堽城大壩,他帶頭捐獻2000兩白銀,在他的帶動下,各級官吏紛紛解囊,共得白銀5000兩。李樹德責令寧陽知縣季廷銓負責召集民工,限期完成大壩的修築任務。五月水歸故道。
到了雍正七年(1729年),汶河水在堽城壩東大閘附近南流量急增,大壩日益被穿鑿,雍正帝特下詔書在大壩西側再加固一道土堰,堽城壩才得以安全無憂。正是由於上千年連續不斷的修整維護,時至今日,堽城壩才輝煌依舊。
東西引汶根除水患
滄海桑田,世事更替。新中國成立後,為徹底根治水患,變害為利,黨和政府分別於1957年和1959年,在縣境內大汶河段的東西兩部相繼修建引汶灌溉工程,實現了由歷史上的歷次治理中所採取的“揚湯止沸”向“釜底抽薪”的根本性轉變。
1957年冬,全縣調集13000名民工,在明代堽城壩舊址處興建西引汶灌溉工程,並有新泰、萊蕪、平陰、泰安等地500名技工支援。1958年4月完成攔河壩、進水閘、沖沙閘3項樞紐工程,5月開閘放水。這項工程不僅確保了堽城壩以西百姓的安全,而且增加貧水鄉鎮農田的灌溉面積30萬畝。在施工過程中,還對堽城壩進行加固重修,在堰址上改建成梯形漿砌料石重力溢流壩,大壩全長405米,高2.7米,頂寬4米。
1959年9月,又開工建設東引汶灌溉工程,全縣組織10000餘名民工日夜施工。該工程東起寧陽縣東部磁窯鎮茶棚壩,西至堽城鎮月牙河水庫,總乾渠里程22.5公里,分乾渠2條、14公里,支幹渠7條、76.4公里,斗渠104條、131.9公里,可增加灌溉面積10000餘畝。1960年竣工啟用。
這兩項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設使用,有效地緩解了洪水對堽城壩的衝擊破壞,保護了這座古遺蹟;更重要的是,大汶河沿岸民眾從此免遭了水患之苦,也大大地擴展了灌溉面積,解決了缺水地區的燃眉之急。
明清驛道天塹變通途
明清時期,堽城壩為帝王將相自北京南下過汶河的必經之地,故被設定為驛道,北自肥城縣(今肥城市)入境,南入滋陽縣(今兗州市),堽城壩村設有驛站。枯水期,徑走壩頂;雨水充沛時節,有水漫過大壩,難以通行,則依靠草船擺渡。康熙皇帝數次過往此地,並留有多首優美詩篇。其中《渡汶河》這樣寫道:湛湛復沄沄,長虹貫兩濆。山川千里互,齊魯一渠分。濟運常資是,成盟舊所聞。道元稱博覽,已見數名紛。源出仙台嶺,依稀石汶真。春寒動萑葦,雨過漲漣淪。公玉漢奇士,白英明老人。徐行撫澄晏,惟是廑斯民。

配套設施

1940年,開始在堽城壩西120米處附設木橋,長500米,寬3米。1966年5月,為了解決日益繁忙的南北交通運輸,消除雨季漫水冬季結冰難以過往的安全隱患,在原木橋位置開工建設堽城壩大橋,該橋為縣境內第一座最大的公路大橋,設計為11孔跨徑12米和20孔跨徑20米的片石混凝土懸砌拱橋,全長612.6米,橋面行車寬度7米。1967年5月竣工通車。它的建成,解放了堽城壩,解決了不能正常通車的困難,減少了交通堵塞事故,使濟(南)微(山)公路寧陽段南北暢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