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現代哲學要自覺順應事物整體化、綜合化發展的總規律,突破傳統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局限性,把那些在客觀上被片面分解的事物重新整合起來,深刻地揭示出自然和社會存在的本質規律,為人類由對立分裂走向大同世界打下意識形態的基礎。哲學因此特別需要整體論思想,場態邏輯就是一種自覺探索整體化思維的哲學邏輯。只有把自然界、人類實踐、社會政治經濟和倫理道德等典型的複雜性事物整合貫通起來,把自然界、人類社會和自我存在作為一個整體來探索,進而把科學技術、自然哲學與社會哲學有機地融會起來,才能深刻概括存在的廣譜規律。
如果單純從科學技術、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人類學、生態學等領域去研究是很難完成這一建構的。以學術領域為例,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每門科學都都是開放性的,各類邊緣與交叉科學大量興起,文科與理科的界限正在發生融會和變化,各門學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內在本質聯繫與相互合作越來越頻繁、越廣泛,正在向融合為一的方向發展,各門自然科學之間,各門社會科學之間以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哲學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終將會融合為一。現代科學的發展,產生了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和拓撲學等系統科學,更需要新的科學的認識方法對此進行分析、整合,這也是科技哲學前沿問題和核心問題。
人類的過去屬於分析認知的歷史階段,一個民族只有善於分析思維才能發展起來,但是現代人類已經進入綜合認識的歷史新階段,真正深刻的方法恰恰是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方法,一個民族只有善於綜合思維才能發展起來,善於綜合才能擁有真正的發展。西方人善於分析思維,適應了人類分析認識發展的需要,這是他們在近代以來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與之相比,中國人善於綜合思維,不善於分析思維,這也是中國近代以來落後的根本原因。人類目前已進入綜合認識的歷史階段,綜合哲學在中國產生就有了深厚的土壤,這既順應了哲學的發展趨勢,也賦予中國哲學家一項特殊的歷史責任。總之,哲學只有綜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了現代人類所面臨的困惑,為解決現代人類所面臨的問題提供哲學方法論。
人類的一切自由都是在動態與開放性發展中的自由,在任何靜態中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例如,人類對地球和宇宙自然的分析認識與發展的片面性表現為集中表現為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的惡化。造成污染的根本原因就是由於人類沒有把自身與自然當做一個有機整體來看待,也沒有把全世界當做一個整體來看待。當綜合認識完成後,人類就會與自然融合為一,不再盲目破壞地球自然,而是與自然和諧相處。總之,現代人類需要整體論的方法論,場態邏輯將從事這方面的探索,提供這方面的思想。
哲學是求真的,但是既然人類對真的探究是無止境的,那么以文學的態度對待哲學也就未嘗不可,一味沿襲傳統的哲學思考模式,那太乏味太迂腐了。什麼是無止境呢?如果“真”真的可以探求個底朝天般的“徹底”,那這樣的“真”肯定不是無止境的,而是一廂情願的徹底的不真,但是這個不真卻披著冠冕堂皇的“真”的外衣,就像已經被西方人“批濫”的形上學一貫的形象和作風一樣。
人間最大的真就是人與自然的“合一”性,這本來不應成為口號,因為人與自然本質上就是合一的,誰能脫離大自然呢?如果有一個“真”的哲學本體,那么大自然的本質就是“並非能夠完全求‘真’的”,相應地,人性追求的也是“真善美”合一的整體性,而非那個孤立的“真”。就像莎士比亞所說的:善意的謊言是美麗的;這一點同樣表現在法和經濟學交叉領域中反覆追問的“公正性”和“正當性”,這些都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真”所能涵蓋得了的。
因此,哲學實質上就是一種“特殊的文學”,哲學其實就是語言的邏輯,玩的仍是語言符號而已,直到羅素和維根斯坦時代的邏輯哲學、分析哲學等等,以及講求解構的後現代哲學,都莫不如此。
自然界究竟是什麼樣的,自然科學又因此應該是什麼樣的?進而自然哲學和哲學表述又應該是什麼樣的?順著這個問題追問下去是有益無害的,哲學的確就是追問。馬克思在講到人類對自然的掌握方式的時候談了三種,一是科學的方式,一是宗教的方式,三是藝術的方式。自古以來的哲學表述,除了自然哲學的部分內容,嚴格地說都應該劃歸到第三種模式。
從二元對峙的認知模式中自覺地走出來,然後返回來再談“合一”,這與一開始就大談“合一”的“原始哲學”思想和表述模式根本已經不在一個境界上了。人生大約有三種境界,一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二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三是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其實前兩種都是形而上哲學的舒張而已,但問題是如果我們始終走不出形而上的束縛,那才是人性在求真征程上最大的“悲哀”呢!其實,我不求人人都理解和贊同我所謂的“詩性哲學”,因為走到“第三種境界”,沒有前兩種的鋪墊根本是不可能的。
現代哲學恐怕不僅應該是朦朧的,更應該是審美的,無論從本體論還是從方法論上。因為人性在本質上是美與和諧的,世界本身就是美與和諧。就像愛因斯坦當初反對量子力學的唯一理由就是“那太醜陋了”。當然了,量子力學是實用的,而且直到今天它仍在“唯美”地改造著自己,使自己不斷地變的更美觀、更簡諧一些。科學本身也在追求“大統一理論”,走向“美”才是世界的本質,要說哲學有什麼“第一性”,這也許就是唯一的所謂“第一性”。
人間最大的真就是人與自然的“合一”性,這本來不應成為口號,因為人與自然本質上就是合一的,誰能脫離大自然呢?如果有一個“真”的哲學本體,那么大自然的本質就是“並非能夠完全求‘真’的”,相應地,人性追求的也是“真善美”合一的整體性,而非那個孤立的“真”。就像莎士比亞所說的:善意的謊言是美麗的;這一點同樣表現在法和經濟學交叉領域中反覆追問的“公正性”和“正當性”,這些都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真”所能涵蓋得了的。
因此,哲學實質上就是一種“特殊的文學”,哲學其實就是語言的邏輯,玩的仍是語言符號而已,直到羅素和維根斯坦時代的邏輯哲學、分析哲學等等,以及講求解構的後現代哲學,都莫不如此。
自然界究竟是什麼樣的,自然科學又因此應該是什麼樣的?進而自然哲學和哲學表述又應該是什麼樣的?順著這個問題追問下去是有益無害的,哲學的確就是追問。馬克思在講到人類對自然的掌握方式的時候談了三種,一是科學的方式,一是宗教的方式,三是藝術的方式。自古以來的哲學表述,除了自然哲學的部分內容,嚴格地說都應該劃歸到第三種模式。
從二元對峙的認知模式中自覺地走出來,然後返回來再談“合一”,這與一開始就大談“合一”的“原始哲學”思想和表述模式根本已經不在一個境界上了。人生大約有三種境界,一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二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三是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其實前兩種都是形而上哲學的舒張而已,但問題是如果我們始終走不出形而上的束縛,那才是人性在求真征程上最大的“悲哀”呢!其實,我不求人人都理解和贊同我所謂的“詩性哲學”,因為走到“第三種境界”,沒有前兩種的鋪墊根本是不可能的。
現代哲學恐怕不僅應該是朦朧的,更應該是審美的,無論從本體論還是從方法論上。因為人性在本質上是美與和諧的,世界本身就是美與和諧。就像愛因斯坦當初反對量子力學的唯一理由就是“那太醜陋了”。當然了,量子力學是實用的,而且直到今天它仍在“唯美”地改造著自己,使自己不斷地變的更美觀、更簡諧一些。科學本身也在追求“大統一理論”,走向“美”才是世界的本質,要說哲學有什麼“第一性”,這也許就是唯一的所謂“第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