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館八德是梁啓超1910年創辦《國風報》時所論的“盡報館之天職”應採取的八種宣傳方式,他稱為“八德”。他所談到的“天職”,是指報紙造輿論的功能,當時他看得比傳播新聞要高,而按照這八種方式工作,則是德行的表現,因此稱為“八德”。
這八德具體是指:(一)忠告。“忠告雲者,兼對於政府、對於國民言之,無論政府或國民,苟其舉動有不軌於正道,不適於時勢者,皆當竭吾才以規正之,而不可有所瞻徇容默,不可有所袒庇假借,而又非喜笑怒罵之謂也。”(二)嚮導。“嚮導亦兼政府、國民言之,今茲之改革政體,實迫於世界大勢,有不得已者存。政府、國民雖塗飾敷衍者居大多數,然謂其絕無一毫向上欲善之心,亦太刻論也。顧雖曰有之,而不識何途之從。掖而進之,先覺之責也。斯所謂嚮導也。”他認為“嚮導之職,為報館諸職之乾,而舉之也亦最難。”(三)浸潤。即潛移默化,“收效緩者,如積壤泰華”,“浸潤所得,為深造之勢力”。他認為,浸潤和煽動“皆為鼓吹輿論最有力之具。”(四)強聒。聒,原指聲音嘈雜。梁啓超所用“強聒”一詞,指反覆宣傳。“是故立言之君子,不能以一言而遂足也,不能以人之不吾信而廢然返也。反覆以諫,若孝子之事父母,再三以瀆,若良師之誘家童,久之而熟於其耳,又久之而饜於其心矣。”其中“瀆”為渠道之間。(五)見大。即從具體事入手,然涉大理。“故君子務其大者、遠者,必綱舉而目始張,非謂目之可以已,而先後主從則有別矣。”(六)主一。即“持義至堅,一以貫之,徹於始終。凡所論述,百變而不離其宗,然後入人者深,而相孚者篤也。”(七)旁通。即觸類旁通,“集種種資料以饋之糧,使人人得所憑藉以廣其益而眇其忍,則進可以獲攻錯,而退可以助張目矣。”其中“眇”通“渺”,遼遠、高遠之意;“攻錯”,本謂“琢磨”(“它山之石,可以為錯”,《詩經·小雅》),比喻借鑑他人長處,改正自己過失。(八)下逮。即所載材料要適合讀者的知識水平和閱讀興趣。“逮”,達到之意。“下逮雲者,非必求牧豎傳誦,而灶婢能解也”。“若夫侈談學理,廣列異聞,自炫其博,而不顧讀者之惟恐臥,此則操術最拙者也。”其中“牧豎”,指年輕的牧奴或牧仆。此“八德”中,忠告與嚮導被視為報館的兩個基本職責;旁通和下逮是對宣傳內容的要求;其他為具體的宣傳方式。梁啓超說:“修此八德者,則必能造成一國健全之輿論。”他關於“八德”之說,出於《〈國風報〉敘例》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