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報紙副刊學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10817981
- 作者:魏劍美 田中陽
- 出版社: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61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內容簡介
《報紙副刊學》由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緒言
第一編 報紙副刊史
第一章 副刊的起源及早期形態
第一節 副刊的正式誕生
第二節 早期副刊的基本形態及其歷史意義
第二章 黨派報紙副刊的發展
第一節 資產階級維新派的報紙副刊
第二節 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報紙副刊
第三節 無產階級的報紙副刊
第三章 建國前民營報紙副刊的發展概況
第一節 《申報·自由談》
第二節 《晨報副鐫》與《京報副刊》
第三節 《大公報》的副刊和專刊
第四節 魯迅的副刊編輯思想及其對民營報紙副刊的影響
第四章 建國後報紙副刊的演變
第一節 黨報時期:副刊的嬗變與異化
第二節 晚報時期:文藝的復甦與趣味的重拾
第三節 都市報時期:市民副刊與“全民寫作”
第二編 當代報紙副刊編輯實務
第一章 當代報紙副刊的總體特徵與基本屬性
第一節 當代報紙副刊發展的總體特點
第二節 當代副刊的基本屬性
第二章 當代副刊的基本類型與文體類別
第一節 當代副刊的基本類型及其特點
第二節 當代副刊的文體類別
第三章 當代副刊的版面內容與版面語言
第一節 副刊與其他版面形式的主要區別
第二節 副刊版面的內容要求
第三節 副刊的版面語言與美學追求
第四章 副刊的主題策劃
第一節 副刊主題策劃的資源開掘
第二節 主題策劃的選點
第五章 副刊編輯的角色定位與素質要求
第一節 副刊編輯的角色定位
第二節 副刊編輯的素質要求
第三節 副刊編輯的工作內容
第三編 副刊寫作與投稿
第一章 當代副刊的用稿特點
第二章 副刊寫作的目標定位與特色追求
第一節 寫作者對自我的定位
第二節 寫作的特色追求
第三章 投稿的注意事項與一般技巧
第一節 投稿的注意事項
第二節 投稿的一般技巧
第三節 作者與編輯關係的處理
第四編 當代副刊作品選析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編 報紙副刊史
第一章 副刊的起源及早期形態
第一節 副刊的正式誕生
第二節 早期副刊的基本形態及其歷史意義
第二章 黨派報紙副刊的發展
第一節 資產階級維新派的報紙副刊
第二節 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報紙副刊
第三節 無產階級的報紙副刊
第三章 建國前民營報紙副刊的發展概況
第一節 《申報·自由談》
第二節 《晨報副鐫》與《京報副刊》
第三節 《大公報》的副刊和專刊
第四節 魯迅的副刊編輯思想及其對民營報紙副刊的影響
第四章 建國後報紙副刊的演變
第一節 黨報時期:副刊的嬗變與異化
第二節 晚報時期:文藝的復甦與趣味的重拾
第三節 都市報時期:市民副刊與“全民寫作”
第二編 當代報紙副刊編輯實務
第一章 當代報紙副刊的總體特徵與基本屬性
第一節 當代報紙副刊發展的總體特點
第二節 當代副刊的基本屬性
第二章 當代副刊的基本類型與文體類別
第一節 當代副刊的基本類型及其特點
第二節 當代副刊的文體類別
第三章 當代副刊的版面內容與版面語言
第一節 副刊與其他版面形式的主要區別
第二節 副刊版面的內容要求
第三節 副刊的版面語言與美學追求
第四章 副刊的主題策劃
第一節 副刊主題策劃的資源開掘
第二節 主題策劃的選點
第五章 副刊編輯的角色定位與素質要求
第一節 副刊編輯的角色定位
第二節 副刊編輯的素質要求
第三節 副刊編輯的工作內容
第三編 副刊寫作與投稿
第一章 當代副刊的用稿特點
第二章 副刊寫作的目標定位與特色追求
第一節 寫作者對自我的定位
第二節 寫作的特色追求
第三章 投稿的注意事項與一般技巧
第一節 投稿的注意事項
第二節 投稿的一般技巧
第三節 作者與編輯關係的處理
第四編 當代副刊作品選析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第一節 副刊的正式誕生
現在比較一致認定的第一張正式副刊是隸屬於《字林滬報》的《消閒報》。從1897年11月24日開始,《字林滬報》出於和眾多以消閒、遊戲、趣味為主旨的小報的競爭,率先把副刊類文字印成單張,取名為《消閒報》,隨正報贈送。這個“附張”不僅有正式的刊名,而且有固定的刊期和版面,有基本穩定的編輯人員(第一任主編為高太痴)和作者隊伍,具備了較為獨立的編輯形態和編輯方針,因此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報紙副刊。
創刊時期的《消閒報》開宗明義地宣稱該刊的目的在於“遣悶排愁之助也”,為讀者提供一種調節業餘生活的方式。但是,和一些無聊小報的遊戲文字比起來,《消閒報》已經注意到“啟其聰明”、“開其智竅”的知識傳播功能。同時,《消閒報》打破副刊僅在文人之間流傳的局限,開始重視讀者面的普遍性,以“詼諧易入”、通俗活潑的筆調,希望贏得更多人的喜歡。其文體包括詩詞、筆記、掌故、傳記、笑話等,還登載一些有趣的新聞背景材料和名人軼事,“上自國政,下及民情,以至白社清談、青樓麗跡……希奇開笑、艷冶娛情”,無一不備。無論官吏名士、走馬王孫、深閨才友、童蒙學生、男女老幼都是他們的目標對象,這就使得副刊在更大層面上得以拓展,受到重視。到後來,《消閒報》還加入了譏諷時政、鼓勵愛國的內容。吳趼人、唐才常、容閎等社會名流都曾經參與過《消閒報》的編輯工作。在《消閒報》的影響和帶動下,到20世紀初,很多報紙都已經設有專門的副刊了,副刊的影響越來越大,終於逐步實現了從邊緣到主流的演變。
雖然說第一張正式的副刊是《消閒報》,但“副刊”這個名字卻直到1925年才出現。當時在北京擁有較大影響的《晨報》從創刊開始就將第七版設為刊發小說、詩歌、小品及學術演講錄的副刊版面,由孫伏園接編第七版後,在魯迅的指導和支持下,《晨報》於1921年10月12日對第七版進行了改革,宣布獨立,改出四開單張。
現在比較一致認定的第一張正式副刊是隸屬於《字林滬報》的《消閒報》。從1897年11月24日開始,《字林滬報》出於和眾多以消閒、遊戲、趣味為主旨的小報的競爭,率先把副刊類文字印成單張,取名為《消閒報》,隨正報贈送。這個“附張”不僅有正式的刊名,而且有固定的刊期和版面,有基本穩定的編輯人員(第一任主編為高太痴)和作者隊伍,具備了較為獨立的編輯形態和編輯方針,因此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報紙副刊。
創刊時期的《消閒報》開宗明義地宣稱該刊的目的在於“遣悶排愁之助也”,為讀者提供一種調節業餘生活的方式。但是,和一些無聊小報的遊戲文字比起來,《消閒報》已經注意到“啟其聰明”、“開其智竅”的知識傳播功能。同時,《消閒報》打破副刊僅在文人之間流傳的局限,開始重視讀者面的普遍性,以“詼諧易入”、通俗活潑的筆調,希望贏得更多人的喜歡。其文體包括詩詞、筆記、掌故、傳記、笑話等,還登載一些有趣的新聞背景材料和名人軼事,“上自國政,下及民情,以至白社清談、青樓麗跡……希奇開笑、艷冶娛情”,無一不備。無論官吏名士、走馬王孫、深閨才友、童蒙學生、男女老幼都是他們的目標對象,這就使得副刊在更大層面上得以拓展,受到重視。到後來,《消閒報》還加入了譏諷時政、鼓勵愛國的內容。吳趼人、唐才常、容閎等社會名流都曾經參與過《消閒報》的編輯工作。在《消閒報》的影響和帶動下,到20世紀初,很多報紙都已經設有專門的副刊了,副刊的影響越來越大,終於逐步實現了從邊緣到主流的演變。
雖然說第一張正式的副刊是《消閒報》,但“副刊”這個名字卻直到1925年才出現。當時在北京擁有較大影響的《晨報》從創刊開始就將第七版設為刊發小說、詩歌、小品及學術演講錄的副刊版面,由孫伏園接編第七版後,在魯迅的指導和支持下,《晨報》於1921年10月12日對第七版進行了改革,宣布獨立,改出四開單張。
後記
坦率地說,我一直對人文學科的研究行為持有某種懷疑。
我並非懷疑學術本身的意義,而是懷疑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相遇的可能。
每當看到《紅樓夢》被肢解為點點碎片,被人從語法學、風俗學、詞源學、比較語言史、文體學、詩學、文獻學乃至於中醫學等等無數個角度,以學者自己固有的專業知識和一成不變的思維方式條分縷析,甚至還在某一細節或者某一次要人物(譬如秦可卿、妙玉、史湘雲)身上窮其想像和穿鑿的天分,我總止不住想起海德格爾的質問:“在這種種活動中,我們遇到作品本身了嗎?”
也正因此,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始終懷有一種謹慎和擔心,很怕有目光如炬而又不講客氣的讀者貿然問我:“在你這頭頭是道的大作中,我們遇到副刊本身了嗎?”以我的經驗,與研究對象謬托知己的情況實在屢見不鮮。在“紅學”、“魯學”、“錢學”、“金學”為數眾多的研究者中,到底有多少人稱得上是這些作品和作家的知己?而我自己濫充於“副刊研究者”的行列,是不是又多了一個“既缺洞見,又乏才情’’的無趣之人?說實話,在我接觸到的為數不少的堂而皇之的材料中,要發現“洞見”和“才情”實在只能是一種奢求。
我並非懷疑學術本身的意義,而是懷疑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相遇的可能。
每當看到《紅樓夢》被肢解為點點碎片,被人從語法學、風俗學、詞源學、比較語言史、文體學、詩學、文獻學乃至於中醫學等等無數個角度,以學者自己固有的專業知識和一成不變的思維方式條分縷析,甚至還在某一細節或者某一次要人物(譬如秦可卿、妙玉、史湘雲)身上窮其想像和穿鑿的天分,我總止不住想起海德格爾的質問:“在這種種活動中,我們遇到作品本身了嗎?”
也正因此,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始終懷有一種謹慎和擔心,很怕有目光如炬而又不講客氣的讀者貿然問我:“在你這頭頭是道的大作中,我們遇到副刊本身了嗎?”以我的經驗,與研究對象謬托知己的情況實在屢見不鮮。在“紅學”、“魯學”、“錢學”、“金學”為數眾多的研究者中,到底有多少人稱得上是這些作品和作家的知己?而我自己濫充於“副刊研究者”的行列,是不是又多了一個“既缺洞見,又乏才情’’的無趣之人?說實話,在我接觸到的為數不少的堂而皇之的材料中,要發現“洞見”和“才情”實在只能是一種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