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立克( Glivec 、 Imatinib mesylate 、 STI571 )是一種口服芬氨密啶類( 2-phenylaminopyrimidine )藥物,它主要作用是在抑制某些具有 酪胺酸激酶( tyrosine kinase )的 蛋白質 活性。 這些蛋白質包括: KIT 蛋白質( stem cell factor receptor )、 ABL 蛋白質和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 這些蛋白質包括: KIT 蛋白質( stem cell factor receptor )、 ABL 蛋白質和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立克
- 外文名:Glivec
- 類型:口服芬氨密啶類藥物
- 主要作用:抑制具有酪胺酸激酶蛋白質活性
- 蛋白質:KIT 蛋白質
藥品簡介,治療基質瘤,蛋白質重要性,治療白血病,注意事項,臨床試驗,
藥品簡介
哪些腫瘤有上述酪胺酸激酶的 蛋白質 活性呢? 精索細胞瘤( germ cell tumor )、肺小細胞癌( small cell lung cancer )、惡性黑色素瘤( melanoma )、乳癌、卵巢癌、胃腸基質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 GIST )被發現具有不正常 KIT 蛋白質表現;同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 CML )由於染色體異常,也產生特異融合 BCR-ABL 蛋白質活性。 從臨床試驗中,證實基立克對胃腸基質瘤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有明顯抑制作用,病人的症狀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以下就簡單的介紹,基立克對胃腸基質瘤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成果。
治療基質瘤
胃腸基質瘤是罕見的胃腸道癌症,屬於胃腸間質肉瘤( sarcoma )的一種。 最常發生在胃(占 50% )、其次為小腸(占 30% )、大腸、直腸、食道和腹膜等。 好發於中年和老年人(約 40 到 80 歲之間)。 胃腸基質瘤的臨床表征,依腫瘤位置、大小與侵犯程度來決定,包括腹痛、腹漲、腹部腫塊、腸胃道出血或阻塞等。 在初期常因腫瘤太小,沒有症狀發生;許多病患都是惡化產生症狀或是有他處轉移後,才來求診。 所以,胃腸基質瘤在早期時,診斷上比較不容易。
胃腸基質瘤與一般平滑肌肉瘤( leiomyosarcoma )相同處,在組織型態有紡垂細胞外表( spindle cell morphology )和肌動蛋白( muscle actin )。 但是與平滑肌肉瘤最大不同,在於胃腸基質瘤有特殊標誌: KIT 蛋白質表現。 所以在診斷胃腸基質瘤必須要具備以下兩項條件:( 1 )必須是基質瘤( stromal tumor )而且( 2 ) KIT 蛋白質的免疫螢光染色是很明顯( strong and diffusive )。 這種免疫螢光染色方法是利用 anti-CD117 抗體,對 KIT 蛋白質的細胞外抗原( a cell surface antigen on the extra-cellullar domain of KIT )來做染色。
蛋白質重要性
為何 KIT 蛋白質對胃腸基質瘤形成如此重要呢?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正常細有一定 的生命周期,位於細胞表面的 KIT 蛋白質,藉由本身的酪胺酸激酶幫助,使得細胞外的訊息,可以傳到細胞內。 一般而言,僅在有需要, KIT 蛋白質才會啟動,傳送細胞外地訊號到細胞內,命令細胞生長和分裂。然而,當 KIT 蛋白質因為它的基因( c-kit )產生突變異常時,它將會持續傳送訊號,使細胞不斷繁殖與生長。 很快地,癌細胞就生成,胃腸基質瘤就是因為 KIT 蛋白質異常所導致的。 若能有效阻止胃腸基質瘤上的異常 KIT 蛋白質持續傳送訊號,就能抑制胃腸基質瘤生長。
所有的胃腸基質瘤都有惡性傾向。 傳統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對胃腸基質瘤的治療效果是有限,因此手術切除仍是治療胃腸基質瘤的首選。在基立克尚未問世以前,對無法切除的胃腸基質瘤,並無一個有效療法:若腫瘤無法完全切除時,病人平均存活 9-12 個月;若是復發或轉移的胃腸基質瘤,其平均存活僅 10-19 個月。
由於基立克的出現,替這類患者,開啟另一線治療的曙光。 臨床研究指出,給與基立克後,腫瘤有反應和變小( confirmed partial response )的病人約占受試者 54% ,腫瘤大小不變達穩定狀態( stable disease )的病人約占受試者 28% ,一年的存活率( one-year survival rate )大約 88% 。 因此,基立克藉由抑制 KIT 蛋白質的酪胺酸激酶活性而得到良好的效果,也成為治療無法完全切除、復發或轉移的胃腸基質瘤病人的最佳藥物。
治療白血病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骨髓中幹細胞發展分裂時,所產生異常增多的病變,屬於血癌的一種。 在美國每年大約有四、五千個個案被診斷出來,占成人白血病( leukemia )約 7 到 15% 。 雖然平均好發年齡在 45 到 55 歲,但是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是大於 60 歲。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致病機轉在於骨髓幹細胞產生異常的染色體:費城染色體(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 這種染色體是體內第九對染色體和第二十二對染色體部分互換位置所造成( translocation )。 由於染色體部分互換,產生一種特殊的融合蛋白質( fused protein ): BCR-ABL 蛋白質。 此種融合蛋白質會增加酪胺酸激酶活性,使得細胞不斷地被刺激生長,無法控制,進而癌細胞形成。若能有效的抑制或干擾此融合蛋白質的酪胺酸激酶活性,抑制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照理應該不是一件難事!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在臨床上有三個階段( three phases ):慢性期( chronic phase )、加速期( accelerated phase )和急性轉化期( blastic phase )。 患者經歷這些階段後,意味著疾病逐漸惡化。 患者經歷這些階段後,意味著疾病逐漸惡化。
在基立克尚未問世前,醫師藉由化學藥物( hydorxurea 、 busulfan )、甲種干擾素( Interfreon-alpha )或骨髓移植來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雖然這些治療都有不錯的成效,但是藥物毒性或是移植排斥現象,使得在治療時風險提高不少。 基立克主要是能針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分子致病機轉: BCR-ABL 融合蛋白質,產生干擾作用,阻止異常白血球進一步生成,所以能有效控制癌症惡化。
臨床研究指出, 54 位曾接受過甲種干擾素治療但成效不彰的慢性期病人,每日至少服用 300 毫克基立克,有 96% 病人的血液達到完全反應( hematologic complete remission ),有 33% 病人的染色體異常現象也有改善( cytogenetic response );對於加速期的患者,約有 70% 病人的血液達到完全反應,約 20% 病人的染色體異常現象得到改善;有 46 名患者在進入急性轉化期,接受基立克治療後,有 39% 病人在血液和骨髓的癌細胞完全清除。 由於病人服用基立克的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輕微,所以對甲種干擾素治療失敗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基立克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由於病人服用基立克的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輕微,所以對甲種干擾素治療失敗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基立克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注意事項
基立克是橘色膠囊,每個膠囊含有 100 毫克劑量。 基立克是橘色膠囊,每個膠囊含有 100 毫克劑量。 開始治療胃腸基質瘤或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時,醫師會從 400 毫克起給藥(對於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加速期和急性轉化期的病人,有時會從 600 毫克起給藥),每天服用一次,建議進餐時吃藥,並喝大量開水,避免腸胃道不適發生。 然後醫師會依照反應與副作用,做劑量調整。 然後醫師會依照反應與副作用,做劑量調整。
臨床試驗
服用基立克的癌症病人,常見副作用包括噁心( 68% )、體液滯留( 68% )、肌肉痙攣( 46% )、腹瀉( 49% )、嘔吐( 54% )、異常出血( 48% )、肌肉和骨骼疼痛( 39% )、皮膚疹( 39% )、頭痛( 28% )、疲勞( 33% )、關節痛( 26% )和呼吸不順( 16% )。 臨床試驗中,服用基立克的癌症病人, 偶爾會有肝臟問題、血球細胞量下降等較嚴重的副作用,但不常見。 這些症狀大都是輕微或溫和,只要在血液腫瘤科專科醫師嚴密監控下服用此藥,一有上述症狀就立即診察,做些調整,症狀皆可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