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準劑量可信區間

基準劑量可信區間

基準劑量法是由美國 Crump1984 年最先提出的,基準劑量法被定義為使化學毒物有害效應的反應率升高到某一特定水平所需要的劑量,某一特定水平通常為1%~10%。最新的 BMD 法被認為是更準確定量的方法,是 Rf D 計算的一個突破。目前基準劑量法已經被引入到定量危險度評價中,該方法可彌補未觀察到不良效應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的不足。基準劑量可信區間是劑量-反應曲線置信水平0.95上的可信空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準劑量可信區間
  • 外文名:Reference dose confidence interval
  • 提出:1984年
  • 對象:化學毒物有害效應上升的劑量
  • 目的:確定參考劑量
  • 作用:制定非致癌物可接受水平
基準劑量法,基準劑量可信區間,套用,

基準劑量法

近年來,隨著生物醫學統計的進展和計算機的普及和套用,毒理學界提出了一種新的確定參考劑量(ReferenceDose,RfD)的方法—基準劑量(BenchmarkDose,BMD)法。最新的BMD法被認為是更準確定量的方法,是RfD計算的一個突破。目前基準劑量法已經被引入到定量危險度評價中,該方法可彌補未觀察到不良效應水平(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NOAEL)的不足。傳統的危險度定量評價主要通過確定NOAEL,然後用不確定係數(UncertaintyFactor,UF)估計人與動物差異而得到RfD,即人類對不良效應無明顯危險的接觸水平。這種方法延用至今,但它有明顯的局限性,首先NOAEL只強調沒有觀察到有害作用的劑量,實際上NOAEL只是實驗劑量之一,其次NOAEL忽視了劑量-反應曲線的整體,而且NOAEL不能確定一定劑量尤其是高於RfD所發生的風險。
基準劑量法是由美國Crump1984年最先提出的,他認為傳統制定RfD的方法,雖然被使用了許多年,但對於其中無作用劑量水平(NOEL)的界定並沒有總的指導方針或者規則,特別是當對照組發生自然損害時NOEL的制定更加不確定。於是他提出了一種新的制定RfD的方法—BMD法,基準劑量法被定義為使化學毒物有害效應的反應率升高到某一特定水平所需要的劑量,某一特定水平通常為1%~10%。BMD的提出引起了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EPA)和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一些科學家的關注,將大量歷史資料進行了運算驗證。1992年及1993年美國毒理學年會對基準劑量法法極為重視,召集專題小會深入討論。

基準劑量可信區間

1995年EPA在基準劑量法專題討論會上正式定義基準劑量法為某種物質引起機體不良效應特定發生率(相對於人群背景發生率)變化的水平,為此以BMD的95%可信區間下限(LowerConfidenceLimitoftheBenchmarkDose,BMDL)代替NOAEL或最小損害作用劑量(LowestObserveAdverseEffectLevel,LOAEL)。與會者普遍贊同對於所有非致癌因素的分類資料應使用基準劑量法,尤其是發育毒性研究。此次會議明確了基準劑量法代替NOAEL的可行性和實用性,使基準劑量法得以很快推廣。

套用

基準劑量法提出至今已在發育毒性研究、神經毒性研究和內分泌系統研究上得到了廣泛的套用[7,8,9]。EPA建議將基準劑量法這一方法套用到生殖毒性研究中,並發行了使用指導方針手冊[10],並於2000年開發了基準劑量法計算機軟體和基準劑量法套用指南,統一了基準劑量法的使用方法,便於推廣和套用。
由於基準劑量方法在制定非致癌物可接受的人類接觸水平時比傳統方法更合理,EPA和美國工業衛生聯合會(ACGIH)正在考慮採用基準劑量法確定RfD和空氣參考濃度(Rf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