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CMMI的軟體工程實施:高級指南

基於CMMI的軟體工程實施:高級指南

《基於CMMI的軟體工程實施高級指南》是201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文紅、馬賢穎、董銳、張敏、陳青、吳欣、張光迎。本書緊扣CMMI二級至五級的過程要求,結合國內軟體研製現狀,設計了一套可以滿足CMMI五個等級共22個過程域通用目標和專用目標的實施細則,並給出了過程記錄的參考模板,對於加快CMMI在軟體研製單位推廣、實施的進程,指導軟體研製單位進行基於CMMI的軟體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具有較好的借鑑作用,可作為推廣套用CMMI的重要參考資料。 本書內容系統全面,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可供從事軟體工程理論研究和軟體工程實踐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進行CMMI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單位和相關人員學習。

基本介紹

  • 書名:基於CMMI的軟體工程實施:高級指南
  • 作者:劉文紅、馬賢穎、董銳、張敏、陳青、吳欣、張光迎
  • ISBN:9787302405368
  • 定價:79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9.01
前言,目錄,

前言

隨著軟體產業的迅猛發展,項目過程管理不善的問題日益突出,人們逐漸意識到產品質量主要取決於產品研製過程的質量,並將焦點由“技術”轉移到“管理”。20世紀90年代,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軟體工程研究所推出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後來,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逐步取代CMM,成為軟體過程框架的工業標準。該模型描述了從混亂的、不成熟的軟體過程向成熟的、有紀律的軟體過程改進的一條途徑,然而,它只要求“做什麼”,並不明確“怎么做”,對於推進實施來講都還需要一個理解和本地化的過程。
本書緊扣CMMI二級至五級的過程要求,結合國內軟體研製現狀,設計了一套可以滿足CMMI5個等級共22個過程域通用目標和專用目標的實施細則,並給出了過程記錄的參考模板,對於加快CMMI在軟體研製單位推廣、實施的進程,指導軟體研製單位進行基於CMMI的軟體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具有較好的借鑑作用,可作為推廣套用CMMI的重要參考資料。
本書由劉文紅確定編寫內容和整體結構,並負責全書的統稿。本書共分為6篇:第1~3章為第1篇基礎篇,主要介紹CMMI基礎知識、CMMI實施流程和軟體生存周期模型;第4~9章為第2篇項目管理類過程,涵蓋需求管理(ReqM)、項目策劃(PP)、集成項目管理(IPM)、項目監控(PMC)、供方協定管理(SAM)、風險管理(RskM)、定量項目管理(QPM)7個過程域,主要涉及與項目策劃、監督和控制有關的項目管理活動;第10~14章為第3篇工程類過程,覆蓋需求開發(RD)、技術解決方案(TS)、產品集成(PI)、驗證(Ver)和確認(Val)5個過程域,主要涉及軟體的開發和維護活動;第15~19章為第4篇支持類過程,覆蓋配置管理(CM)、過程和產品質量保證(PPQA)、測量與分析(MA)、決策分析和決定(CAR)、原因分析和決定(DAR)5個過程域,主要涉及支持產品開發和維護的活動,在實施其他過程中關聯使用;第20~24章為第5篇過程管理類過程,包括組織過程定義(OPD)、組織過程焦點(OPF)、組織培訓(OT)、組織過程績效(OPP)、組織創新和部署(OID)5個過程域,主要涉及跨項目的定義、策劃、資源分配、部署、實施、監督、控制、評估、測量和改進過程等相關的活動;第25章為第6篇工具篇,主要介紹CMMI支持工具。本書第1、2、4、7、8、10、20章由馬賢穎編寫,第3、5、6、11、13、14章由劉文紅編寫,第15、17、18、22、24章由董銳編寫,第16、21、23章由張敏編寫,第9、12章由陳青編寫,第7、19章由張光迎編寫,第25章由吳欣編寫。杜會森、尹平、陳青、閆國英、張衛祥、魏波、張慧穎、王佳等參加了CMMI五個等級過程域部分內容的編寫,竇朝暉、姜興偉、郝玉恆、許洋等參與了部分內容的錄入與校對工作。
本書是作者多年從事軟體工程技術研究和CMMI質量體系建設的實踐經驗總結,實用性和指導性較強,可供從事軟體工程理論和軟體工程實踐的人員參考,也可供進行CMMI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單位和相關人員學習。本書同樣適合一般開發人員、測試人員、配置管理人員、質量保證人員以及過程改進實踐人員參考。
在本書出版之際,我們衷心感謝在編寫過程中曾給我們大力支持和幫助的趙輝、談利群、楊寶明、張衛民、許聚常等同志,同時也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本書的編寫參考了大量文獻,我們對所有這些文獻的作者表示真誠的謝意。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2015年6月

目錄

第1篇基礎篇
第1章CMMI基礎知識6
1.1CMMI的表示方法6
1.1.1CMMI階段式表示方法6
1.1.2CMMI連續式表示方法9
1.2CMMI過程域內部結構11
1.3CMMI共用目標和共用實踐12
1.3.1共用目標2——制度化已管理過程12
1.3.2共用目標3——制度化已定義過程15
第2章CMMI實施流程17
2.1CMMI實施準備19
2.1.1制定CMMI實施計畫19
2.1.2建立組織機構20
2.1.3培訓21
2.1.4資源保障22
2.2建立軟體質量管理體系檔案23
2.3體系試運行24
2.4項目評估及整改25
2.5體系正式運行25
第3章軟體生存周期模型26
3.1概述26
3.2軟體生存周期主要活動26
3.2.1軟體系統分析與設計26
3.2.2軟體需求分析28
3.2.3軟體概要設計29
3.2.4軟體詳細設計29
3.2.5軟體編碼30
3.2.6軟體單元測試30
3.2.7軟體集成和集成測試31
3.2.8軟體配置項合格性測試32
3.2.9軟體系統測試33
3.2.10軟體驗收與移交34
3.3生存周期模型的定義36
3.3.1瀑布模型36
3.3.2W模型41
3.3.3快速原型化開發模型46
3.3.4增量模型48
3.3.5高復用度開發模型51
3.4敏捷軟體開發53
3.5生存周期模型的選擇54
3.6小結55
第2篇項目管理類過程
第4章需求管理60
4.1概述60
4.2制定需求管理計畫61
4.3需求理解與承諾62
4.4管理需求更改65
4.5維護需求的雙向可追溯性67
4.6標識項目工作與需求之間的不一致性68
4.7小結69
第5章項目策劃及集成項目管理70
5.1概述70
5.1.1規模估計71
5.1.2工作分解結構78
5.1.3工作量估計79
5.2制定項目策劃計畫81
5.3項目初步估計82
5.4制定軟體開發計畫84
5.5制定階段實施計畫91
5.6執行項目計畫93
5.7計畫變更控制97
5.8小結97第6章項目監控99
6.1概述99
6.2制定項目監控計畫99
6.3項目實時監控100
6.4項目進展評審104
6.5里程碑評審107
6.6管理糾正措施107
6.7小結108
第7章供方協定管理109
7.1概述109
7.2選擇供方110
7.3建立供方協定113
7.4制定供方協定管理計畫114
7.5執行供方協定118
7.6監督所選擇的供方過程119
7.7評價所選擇的供方工作產品120
7.8驗收供方產品121
7.9移交產品122
7.10小結123
第8章風險管理125
8.1概述125
8.2建立風險管理策略126
8.2.1確定風險源和類別127
8.2.2定義風險參數127
8.2.3建立與維護風險管理策略129
8.3標識和分析風險129
8.3.1標識風險130
8.3.2評價、分類和排序風險132
8.4風險緩解132
8.4.1制定風險緩解計畫133
8.4.2實施風險緩解計畫134
8.5小結134
第9章定量項目管理136
9.1概述136
9.2定量管理項目137
9.2.1建立項目的質量和過程績效目標138
9.2.2確定項目已定義過程140
9.2.3選擇統計管理子過程141
9.2.4管理項目績效142
9.3子過程統計管理143
9.3.1選擇度量參數和分析技術143
9.3.2運用統計方法理解偏差145
9.3.3監督所選子過程的績效146
9.3.4記錄統計管理數據147
9.4小結147
第3篇工程類過程
第10章需求開發152
10.1概述152
10.2客戶需求分析153
10.3系統需求分析157
10.4軟體配置項需求分析160
10.5分析和確認需求162
10.6小結163
第11章技術解決方案165
11.1概述165
11.2選擇軟體設計方案166
11.2.1制定備選方案和選擇準則167
11.2.2選擇軟體的設計方案168
11.3軟體設計168
11.3.1軟體系統設計168
11.3.2軟體概要設計172
11.3.3軟體詳細設計176
11.3.4軟體接口設計180
11.3.5軟體開發、購買或重用分析183
11.4軟體實現183
11.4.1軟體編碼與驗證183
11.4.2編寫產品支持文檔187
11.5小結188
第12章產品集成189
12.1概述189
12.2制定產品集成方案190
12.2.1策劃產品集成順序191
12.2.2策劃產品集成環境192
12.2.3建立產品集成規程和準則195
12.3保證接口的一致性197
12.3.1評審接口的完備性197
12.3.2管理接口198
12.4產品集成和集成測試199
12.4.1確認集成產品部件已就緒199
12.4.2實施集成和集成測試200
12.5產品交付201
12.6小結202
第13章驗證204
13.1概述204
13.2驗證的一般要求205
13.2.1驗證準備205
13.2.2實施驗證207
13.3代碼審查與靜態分析208
13.4代碼走查212
13.5單元測試212
13.6同行評審213
13.6.1策劃同行評審214
13.6.2實施同行評審222
13.7小結224
第14章確認225
14.1概述225
14.2確認的一般要求226
14.2.1制定確認計畫226
14.2.2建立並維護確認環境227
14.2.3建立並維護確認規程和準則227
14.2.4實施確認228
14.3確認測試228
14.3.1制定確認測試計畫228
14.3.2建立和維護確認測試環境232
14.3.3設計確認測試用例232
14.3.4執行確認測試236
14.3.5確認測試總結239
14.4小結241
第4篇支持類過程
第15章配置管理246
15.1概述246
15.1.1實施配置管理的必要性246
15.1.2配置管理主要概念248
15.1.3配置管理的主要活動250
15.2策劃配置管理252
15.3建立和維護配置庫255
15.4基線發布258
15.5更動控制和跟蹤259
15.6配置狀態報告261
15.7配置審核264
15.8小結265
第16章過程和產品質量保證266
16.1概述266
16.2制定軟體質量保證計畫267
16.3過程評價272
16.4工作產品評價276
16.5評價過程和產品質量保證活動276
16.6評價要點279
16.6.1過程評價要點279
16.6.2工作產品評價要點284
16.7小結292
第17章測量與分析293
17.1概述293
17.2制定測量分析計畫296
17.3數據採集與分析298
17.4交流測量分析結果299
17.5推薦測量項300
17.6小結310
第18章決策分析和決定311
18.1概述311
18.2策劃決策分析314
18.3制定備選方案317
18.4實施決策分析318
18.5小結319
第19章原因分析和決定320
19.1概述320
19.2缺陷數據分析321
19.3實施糾正措施323
19.4糾正措施有效性評價323
19.5記錄數據324
19.6小結324
第5篇過程管理類過程
第20章組織過程定義330
20.1概述330
20.2建立軟體質量管理體系331
20.3建立軟體生存周期模型332
20.4建立剪裁指南和準則333
20.4.1生存周期模型剪裁333
20.4.2軟體過程剪裁333
20.4.3工作產品剪裁336
20.5建立組織的測量庫336
20.6建立組織的過程資產庫337
20.7建立工作環境標準339
20.8小結339
第21章組織過程焦點341
21.1概述341
21.2制定組織過程改進計畫342
21.3評估組織的過程344
21.3.1制定過程評估計畫345
21.3.2實施過程評估346
21.3.3識別組織的過程改進347
21.4策劃並實施過程改進347
21.4.1制定過程行動計畫347
21.4.2實施過程行動計畫348
21.5部署和監督組織的過程資產348
21.5.1部署組織的過程資產349
21.5.2部署標準過程349
21.5.3監督組織過程的實施349
21.6將與過程有關的經驗納入組織的過程資產350
21.7小結351
第22章組織培訓352
22.1概述352
22.2建立和維護戰略培訓需要354
22.3策劃年度培訓357
22.4實施培訓359
22.5評估培訓效果361
22.6建立和維護培訓能力363
22.7小結364
第23章組織過程績效365
23.1概述365
23.2建立過程績效測量項366
23.3建立質量和過程績效目標367
23.4建立過程績效基線367
23.5建立過程績效模型368
23.6小結368
第24章組織創新和部署370
24.1概述370
24.2分析創新需求371
24.2.1收集創新意見371
24.2.2分析創新意見373
24.2.3實施創新試點375
24.3制定創新部署計畫375
24.4實施和管理部署377
24.5測量創新結果377
24.6小結378
第6篇工具篇
第25章軟體過程管理工具381
25.1軟體過程管理工具的必要性381
25.2軟體過程管理工具的分類382
25.3SPM簡介382
25.3.1項目過程管理功能模組383
25.3.2系統管理功能模組403
25.4小結407
參考文獻40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