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高動態圖像技術的城市立交橋照明安全研究

基於高動態圖像技術的城市立交橋照明安全研究

《基於高動態圖像技術的城市立交橋照明安全研究》是依託天津大學,由王立雄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高動態圖像技術的城市立交橋照明安全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立雄
  • 依託單位:天津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城市立交橋建設在我國各大城市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城市立交橋照明作為夜間道路照明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道路照明的質量對保障夜間交通安全,提高交通運輸效率,為車輛的駕駛人員提供良好的視覺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開展針對立交橋道路特點和照明特點的照明安全研究是我國城市建設中緊迫的科技需求。本項目研究採用高動態數字圖像技術測量已建成立交橋照明光度參數為主要技術手段,通過數字模擬分析及實驗室條件下照明安全的評價,對不同照明方式的城市立交橋照明安全進行研究,揭示不同照明方式和照明裝置形成失能眩光的科學規律,提出適於立交橋照明特點的限制失能眩光的技術指標及控制立交橋干擾光的技術策略。項目研究成果能夠為新建立交橋照明設計和原有立交橋照明改進提供科學理論依據。對改善立交橋照明光環境質量,減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駕駛員視覺舒適度,有效地減少干擾光對居民的影響具有很強實際意義和套用前景。

結題摘要

城市立交橋照明作為夜間道路照明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道路照明的質量對保障夜間交通安全,提高交通運輸效率,為車輛的駕駛人員提供良好的視覺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開展針對立交橋道路特點和照明特點的照明安全研究是我國城市建設中緊迫的科技需求。 本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利用高動態圖像技術進行光參數提取的測試方法研究;立交橋道路照明光環境測試方法及測點選擇原則研究;立交橋道路照明現場測試;不同類型立交橋道路高桿照明失能眩光評價指標限值研究;護欄照明方式的立交橋道路照明失能眩光與閃爍效應控制指標研究;立交橋道路照明的失能眩光控制措施研究。 通過對北京、天津等8個城市的31座立交橋道路照明的現場測量分析,計算機模擬分析,實驗室環境中的主觀評價,數值計算分析,本項目獲得的以下研究結果: 1.採用高動態圖像技術能夠快速準確地測量立交橋道路照明的光參數,與傳統測量方法相比,單點亮度測量誤差不大於10%,平均亮度的誤差率約為5%,平均照度的誤差在2%以下。對立交橋照明安全進行評價時,測量點應選擇立交橋上橋入口處;匝道上坡處;立交橋頂層離光源較遠處。 2.高桿照明的立交橋可以採用閾值增量(TI)值或眩光值GR,護欄照明的立交橋可以采閾值增量(TI)進行照明安全評價。 3. 採用高桿照明時,立交橋主線和跨線部位閾值增量TI的限值為46%,匝道部位眩光值GR的限值為51。 4.採用高桿照明時,苜蓿葉式立交橋控制失能眩光的具體措施是:燈桿高度控制在38m-42m之間;燈具應選用1000W泛光燈;燈具傾角控制在54°-58°之間。半定向立交橋控制失能眩光的具體措施是::燈桿高度控制在37m-40m之間;燈具應選用1000W泛光燈;燈具傾角控制在45°-53°之間。 5. 採用護欄燈照明時,以燈具安裝高度0.9m為例,腳踏車道立交橋燈具安裝間距控制值:平直道路為7.0m,左轉上坡為7.4m,其他轉彎坡道為6.8m-7.4m之間。雙車道立交橋燈具安裝間距為6.8m-7.6m之間。 6.用約束護欄燈安裝間距的方法可以達到消除閃爍效應的目的。以車速60公里/小時為例,護欄燈的合理安裝間距為6.8m-10.0m。 本項目研究成果能夠為新建立交橋照明設計和原有立交橋照明改進提供科學理論依據。對改善立交橋照明光環境質量,減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駕駛員視覺舒適性具有很強實際意義和套用前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