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拓展大環卟啉的分子設計、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是依託江蘇大學,由房媛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拓展大環卟啉的分子設計、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房媛媛
- 依託單位:江蘇大學
《基於拓展大環卟啉的分子設計、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是依託江蘇大學,由房媛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於拓展大環卟啉的分子設計、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是依託江蘇大學,由房媛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卟啉是一類具有獨特的光化學、電化學、光物理和光生物性質,在生物製藥、催化劑、新型功能材料等領域都有著廣泛...
《基於卟啉類星型功能分子設計、合成和性質研究》是依託南京林業大學,由徐海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卟啉及其衍生物具有獨特的電子結構和光電性能,在太陽能電池、光電子器件以及模擬生物體光合作用等方面都有著廣泛的套用前景。本項目以三聚茚(truxen)為核,以卟啉、咔咯、富勒烯及BODIPY為臂...
《卟啉簇合物超分子的設計合成與電催化研究》是依託吉林大學,由孫浩然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本項目以卟啉簇合物超分子的設計合成為基礎,以普通電化學、現場光譜電化學及多種非現場譜學方法為手段,深入研究上述超分子體系非共價結構與其多電子轉移電催化行為間的關係,總結非共價結構對多電子...
《新型5,15-雙取代卟啉分子的設計、合成及光電性質的研究》是依託四川大學,由向海峰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卟啉是重要的四吡咯衍生物,它可以套用於有機場效應電晶體和給-受體異質結型太陽能電池,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2,3,7,8,12,13,17,18或5,10,15,20位對卟啉的分子結構進行最佳化。...
《磁性卟啉液晶的分子設計、合成及性能研究》是依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由孫曉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近年來,科學家非常重視液晶性與磁學性的結合,渴望得到綜合性能優異的新功能材料(見文獻1,6)。本課題對我們已合成出的四(對-醯氧基)苯基卟啉系列液晶進行結構改造,並通過配位鍵或共價...
《卟啉酞菁類分子光伏材料的設計合成和性能研究》是依託北京科技大學,由邊永忠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本課題針對高效、穩定光電轉換材料的理性設計與可控制備這一基本科學問題,綜合考慮光電轉換過程中的光吸收、光致電荷分離、電荷傳輸三個要素,圍繞卟啉酞菁類化合物進行功能導向的結構設計與調控,發展性能...
為拓展共軛聚合物的套用範圍,設計、合成具有大的雙光子吸收截面的含卟啉的星形和樹枝化水溶性共軛聚合物,探索其在光動力治療腫瘤方面的套用。結題摘要 共軛聚合物的合成化學是發展高功能材料與器件的基礎。本項目發展了多種結構精確共軛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並著重研究了共軛聚合物結構與性能之間的內在關係,在提高共軛...
1.3 新結構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創製的基礎研究 1.3.1 活性中心的調變 1.3.2 孔結構的調變 1.3.3 催化材料的原位動態譜學表征 1.3.4 催化新材料合成的分子設計 1.4 多孔催化材料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第2章 含骨架雜原子的亞納米孔催化材料 2.1 引言 2.2 含氮雜原子亞納米孔材料合成、表征與催化性能 ...
有機化學、物理化學、超分子化學、有機高分子材料、藥物化學 研究方向 基於柱芳烴、雙子芳烴、斜塔芳烴、拓展型柱芳烴、杯芳烴、葫蘆脲等大環合成受體的分子設計、識別、組裝與功能;智慧型藥物控釋體系的設計合成及抗癌抑菌等套用; 基於(準)輪烷的納米閥門的構築與套用; 超分子組裝誘導發光材料的設計和功能開發; ...
研究方向 1.有機及聚合物電致發光功能材料的分子設計、合成和性能研究。2.兩親聚合物的設計、合成及在溶液中的自組裝和在藥物傳遞中的套用。3.功能性電化學修飾電極的研究。主要貢獻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873019),萘酚吡喃聚合物光致變色材料的設計和性能,35萬,主持。2009.1-2011.12。2.歸國留學科研啟動...
王新銘,女,哈爾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社會兼職 黑龍江省仿生化學會會員 主要研究方向 1. 電化學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金屬納米顆粒複合石墨烯/碳納米管材料及電催化性能研究。2. 合成化學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有機-無機金屬配位聚合物的設計、合成與性質研究。科研項目 ...
由於C分子獨特的剛性球狀結構,在富勒烯的主客體化學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發展了一系列主體化合物,大致分為富π電子化合物和大環主體兩類;前者有二茂鐵、卟啉、酞菁、四硫富瓦烯、苝、碗烯和帶狀多共軛體系等的衍生物,後者有環糊精、杯芳烴、氮雜杯芳烴,長鏈烷烴和低聚物等的衍生物。C衍生...
17、雜多鉬氧酸鹽3d-4f異金屬衍生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其對偶氮類染料光降解性能研究(U1304208),陳利娟;18、基於多金屬氧酸鹽的手性金屬有機框架在不對稱催化缺電子烯烴環氧化中的套用(U1304201),韓秋霞;19、多酸基單分子磁體的設計、合成、結構及性質研究(91222102),王敬平;20、強化噴射反應器中雜多酸型離子...
佘遠斌長期從事綠色化學與精細化工、金屬卟啉仿生催化劑的設計與合成、仿生催化烴類選擇氧化綠色合成精細化工中間體及產品、光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制乙烯、固體廢棄物(廢鹽)資源化利用、食品安全與真實性檢測及溯源、應急管理新技術及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人物經歷 1965年,佘遠斌出生。1984年,畢業於武漢化工學院,獲學士學位。
研究方向簡介: 1. 研究方向的特點將分子設計及材料設計的方法相結合,以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為基礎,合成並製備新型具有優良性能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2. 研究內容簡介(1)在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方面:通過分子設計併合成含羥基金屬酞菁化合物,使其與α-鹵代醯鹵反應,製備出滿足ATRP(Atom Transfer Radical ...
反芳香性共軛高分子的設計合成及光電性能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374045),2004-2006 碳矽共軛高分子設計合成及電致螢光性能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074032),2001-2003 參與的項目:雜環化合物合成中的新反應和新方法(2103200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11-2014 研究成果 一、有機合成...
研究方向 (1)昆蟲行為調控劑的分子設計、合成及作用機制研究 主要包含:昆蟲生長調節劑、昆蟲飛行調控劑、新菸鹼殺蟲劑等綠色農藥的創製研究;(2)含硒化合物的設計合成及生物性能研究 主要包含:含硒除草劑、含硒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創製及生物性能研究。獲獎情況 2015年:上海市領軍人才 2014年:入學國家“萬人計畫...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於靶標結構的農藥合理設計合成及構效關係研究、農藥活性雜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學研究、農藥殘留分析及污染控制技術的基礎研究、農藥生物化學與農藥作用的分子機制等。本學科現有教授15人、副教授9人、講師8人。其中,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化學化工學部委員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外青年合作研究...
20、2010-2012 主持吉林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集電子傳輸與空穴傳輸為一體的分子設計、合成與發光性能研究”21、2011.1-2013.12主持吉林省科技廳科技支撐計畫“防火保溫酚醛泡沫材料製備”22、2012-2014 參加吉林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鈀納米纖維催化呋喃加氫膜反應器的研究”23、2013-2015參加吉林省科技廳“...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柴永海主持的“新型氟載體的設計與合成及其在糖液相自動化合成中的套用”,資助金額36萬元(項目批准號:21072122);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魏俊發教授主持的“仿珊瑚型固載多層離子液體催化劑催化純水相有機反應研究”,資助金額35萬元(項目批准號:21072123);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徐峰教授主持的“新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