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心智模式改善的生命關懷教育》是2022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媛媛、馬翰林、蘇佩芬。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生命關懷的心智模式和生命關懷教育與實踐兩個篇章,覆蓋了心智發展理論、教育方法和案例、教育哲學,為人們了解生命關懷心智模式的“四商”要素及發展方法提供了系統性的說明,並闡釋了以過程詩學為基礎實踐過程詩教的意義,對培養具有“天人合一”關懷行動意願的生態人具有重要意義,為中國小教師和家長提供了實用教育指南,是全人教育在心智發展領域的有益嘗試。
廣東人民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的《基於心智模式改善的生命關懷教育》一書,是從心智模式改善角度闡述生命關懷的教育類書籍。由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one health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媛媛、蘇州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馬翰林、中國綠髮會行動亞洲基金管委會主任蘇佩芬共同主編。本書分為生命關懷的心智模式和生命關懷教育與實踐兩個篇章,覆蓋了心智發展理論、教育方法和案例、教育哲學,為人們了解生命關懷心智模式的“四商”要素及發展方法提供了系統性的說明,並闡釋了以過程詩學為基礎實踐過程詩教的意義,對培養具有“天人合一”關懷行動意願的生態人具有重要意義,為中國小教師和家長提供了實用教育指南,是全人教育在心智發展領域的有益嘗試。
本書主編之一張媛媛女士,2002年開始參與動物保護相關的人道教育,主要以減低動物虐待為目標,這是生命關懷教育發展第一階段。2011年,在珠海唐國安紀念學校與小學生互動過程中,張媛媛開始體會更深層次的教育應該包括更大範疇的內容,讓學生們有能力發展自身對世界的判斷力以及行為實踐力。2012年至今,她參與了蘇佩芬提出的生命關懷兒童教育課程的發展實踐。這一課程以發展認識世界、感知世界和參與世界為核心架構,鼓勵兒童對他人、動物、環境抱持關懷與尊重。這是生命關懷教育發展第二階段。從2018年開始,在張媛媛的努力下,蘇科大開展生命關懷教育課程產學研項目,歷經四年,通過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以及過程哲學、過程詩教等的研究,她認為在教育過程中讓學生理解心智模式發展具有建構性是重要的。這意味著學生能夠意識到心智的目標:評估行為帶來的“價值”,做恰好的選擇。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幸福美好的標準依據於他們對此的認知及關係能力的限制。至此,生命關懷教育發展進入第三階段——生命關懷心智模式整合發展階段。在第三階段,以分析智力、情感智力、道德智力、系統智力為整體性發展。同理心、責任感、慎辨性思維、共生意識的養成意味著審美關係的覺悟能力,以及將之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關懷行動”能力。
《基於心智模式改善的生命關懷教育》一書引起學界重視,中國生命倫理學奠基人邱仁宗教授,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博士,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博士生導師陸家海教授,過程哲學資深學者、中美後現代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治河教授,Aha社會創新學院創始人、群島教育創變者社區創始人顧遠等學者,為本書寫序。
圖書目錄
序一:守住生命倫理的兩條道德底線--------------邱仁宗 1
序二:共生意識和共同體模式的價值和意義--------郭萬達 3
序三:生命關懷:人-動物-環境“共贏共享”的密碼---陸家海 7
序四:“生命關懷”高生商生態人的最高德行---------王治河 9
序五:生命關懷:回應VUCA時代的挑戰----------顧遠 12
第一篇 生命關懷的心智模式
1 透過心智模式看世界------------------------------ 3
行為決策與心智 4
動物會有心智慧型力嗎? 14
心智模式的發展 17
2智商:學會運用慎辨性思維-------------------------- 31
分析智力 35
動物會有分析智力嗎? 51
慎辨性思維 54
3情商:做有同理心的選擇---------------------------- 73
情感智力 76
動物會有情感智力嗎? 96
同理心 100
4德商:實踐富有責任感的生活------------------------ 124
道德智力 128
動物會有道德智力嗎? 146
社會責任感 150
5系統商:以共生意識創造美好 ----------------------- 171
系統智力 171
動物會有系統智力嗎? 187
共生意識 191
第二篇 生命關懷教育與實踐
6 生命關懷的教育實踐----------------------- 211
“共同幸福”生態文明與同一健康通識課 213
“和合共美”禮商與現代生活美學通識課 216
“全人發展”生命關懷心智模式通識課程 218
行動亞洲生命關懷兒童教育實踐案例 226
“心薈然學”自然體驗學習 247
“為野生動物發聲”線上挑戰賽 250
“閉上眼睛看電影”線上分享會 253
7 生命關懷的教育哲學----------------------- 258
作為第二人稱觀點的同理心 ——道德哲學的視角 259
關懷——以概念為中介的關係 266
自由——慎辨性與關懷的演化 273
關懷教育的宗旨——適應性的德性培養 277
關懷教育與慎辨性思維教育 284
積極心理學與關懷實踐 294
關懷教育與四商的關係及其內在張力 298
附錄:行動亞洲生命關懷兒童教育課程內容 304
作者簡介
張媛媛:中山醫科大學組織胚胎學基礎醫學碩士畢業。行動亞洲中國聯合創辦人,現為馬洪智庫大視野執行總編,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one health研究中心副主任,蘇州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生命關懷教育與實踐課程創課導師、華東師範大學開放課堂特邀講師、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馬洪基金會智庫百人會成員。創辦有深圳貓網、大浪友善社區促進會、波普貓藝術空間等機構。
馬翰林: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博士畢業,蘇州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認知科學哲學,道德哲學,生命關懷教育及其哲學研究。
蘇佩芬:英國艾塞克斯大學社會學碩士畢業,行動亞洲創辦人,現為行動亞洲執行長及中國綠髮會行動亞洲基金管委會主任,蘇州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兼職教授,同時為終止大流行病組織聯合主席及世界動物聯網的國際政策諮詢委員。曾獲第六屆國際動物福利詩華獎年度個人獎、界面新聞2018年度中國臻善領袖獎、第九屆中國公益節2019年度公益人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