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形態學和分子數據的環蛺蝶屬系統發育研究

基於形態學和分子數據的環蛺蝶屬系統發育研究

《基於形態學和分子數據的環蛺蝶屬系統發育研究》是依託華南農業大學,由王敏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形態學和分子數據的環蛺蝶屬系統發育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敏
  • 依託單位:華南農業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物種的正確鑑定是系統學研究的基礎,形態學特徵因直觀易於操作而作為分類特徵在物種鑑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蝴蝶的分類鑑定多依據成蟲的形態特徵,致使翅面斑紋相似,外生殖器差異不明顯的類群分類非常混亂,環蛺蝶屬Neptis就是這樣一個類群。本項目以所有環蛺蝶屬的種及亞種為研究對象,通過野外採集幼蟲或越冬卵,或誘導成蟲產卵等手段,飼養獲取全部蟲態的特徵,結合DNA分子數據,完成分類單元的修訂,剖析全蟲態的進化特徵,運用現代支序系統學的研究方法,重建環蛺蝶屬的種間系統發育關係,提出反映該類昆蟲的自然歷史分類系統。其結果是開展環蛺蝶演化及生物地理學研究的前提,並有利於蝴蝶幼蟲發生期的快速、準確鑑定。

結題摘要

環蛺蝶屬 Neptis隸屬於鱗翅目蛺蝶科線蛺蝶亞科,已知約170種,廣泛分布於布於非洲區、澳洲區、東洋區和古北區,其中大多數的種類分布在中國。該屬種類多、分布廣、食性複雜,是理解蛺蝶科系統演化的關鍵的類群之一。本項目從世界範圍內抽取了117個蛺蝶樣本,涉及73個環蛺蝶種類,涵蓋了歐亞及澳洲區94%的種團及非洲區的代表種,利用新一代測序方法中的序列捕獲技術,選取了1個線粒體基因和88個核基因分子標記,套用最大似然法和貝葉斯推斷法重建了環蛺蝶屬的系統發育框架,在此基礎上初步解析了該蝴蝶類群與其寄主植物的演化關係。研究結果表明環蛺蝶屬為非單系群,非洲區種類形成了一單系群,併入歐亞及澳洲區類群內,結合全蟲態形態特徵,提出了歐亞及澳洲區環蛺蝶包含13個種團,並提出2新組合:Neptis heliodore comb. n.和Neptis amphion comb. n.,首次描述了雲南環蛺蝶的幼期形態及寄主信息,揭示了環蛺蝶可取食至少32科的寄主植物,其祖先物種取食殼斗科Fagaceae和樟科Lauraceae,隨後在寄主植物利用上出現多樣化,端部支系表現出明顯的寄主範圍擴張且具有豐富的環蛺蝶物種數,支持波動假說的觀點。研究結果對理解蛺蝶科系統與進化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