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外顯子捕獲測序探尋中國漢族偏頭痛易感基因

基於外顯子捕獲測序探尋中國漢族偏頭痛易感基因

《基於外顯子捕獲測序探尋中國漢族偏頭痛易感基因》是依託廈門大學,由安星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外顯子捕獲測序探尋中國漢族偏頭痛易感基因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安星凱
  • 依託單位:廈門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偏頭痛是一種嚴重威脅健康的神經系統常見疾病,社會負擔重,病因仍不明確,具有顯著的遺傳因素。目前世界上對該病的易感基因定位尚無統一認識,已報導有二十多個易感基因位點。與傳統測序方式相比,外顯子測序技術具有耗時短、成本低、通量大等特點,已經成為研究疾病致病基因的重要方法。本課題組長期致力於偏頭痛的易感基因篩查,目前已經收集到多個家系及400餘例散發性偏頭痛患者,前期採用病例對照研究,套用螢光能量共振轉移、限制性片段多態性分析等技術進行基因分型發現偏頭痛的易感基因可能存在種族及臨床表型間的差異。本研究擬對收集到的家族性先兆偏頭痛、無先兆偏頭痛及家系內正常對照,利用外顯子測序技術探尋三者間的基因變異差異,進一步在大樣本散發性偏頭痛中驗證並結合已報導位點尋找中國漢族偏頭痛特異性易感基因及位點,明確基因型與臨床表型的關係,篩選出具有一定特異性的中國偏頭痛潛在標誌物,為揭示該病的發病機制奠定基礎。

結題摘要

偏頭痛是一種嚴重威脅健康的神經系統常見疾病,社會負擔重,病因仍不明確,具有顯著的遺傳因素。目前世界上對該病的易感基因定位尚無統一認識,已報導有二十多個易感基因位點。與傳統基因分析技術相比,外顯子測序、時間飛行質譜分析技術等具有耗時短、成本低、通量大等特點,已經成為研究疾病致病基因的重要方法。 本研究小組通過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頭痛門診的開展,成功建立了一個臨床評估完善、數據收集充分的大樣本偏頭痛DNA資料庫,病例組、對照組各達600例以上;經過橫斷面調查研究,明確了廈門地區門診頭痛患者的年齡及性別分布,門診頭痛患者病因分布,原發性頭痛的年齡及性別分布,偏頭痛與緊張型頭痛的人口學特徵,偏頭痛與緊張型頭痛的主要臨床特徵等。成功套用SNaPshot技術發現GRIA1(rs548294)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與中國閩南地區漢族女性先兆偏頭痛發病相關。GRIA1(rs2195450)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與中國閩南地區漢族女性偏頭痛發病相關。而GRIA3(rs3761555)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與中國閩南地區漢族人群偏頭痛發病無關聯。成功套用螢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FRET)發現表明MTHFD1基因多態性位點R134K和R653Q可能與閩南地區偏頭痛患者無明顯相關性。成功套用iPLEX平台技術進行基因分析發現CALCA和RAMP1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與中國閩南地區漢族人群偏頭痛發病無關聯,同時發現ESR1基因與中國漢族偏頭痛患者的發病相關。對國外GWAS研究發現的易感基因進行分析發現MEF2D, PRDM16和ASTN2基因可能與中國漢族偏頭痛患者的發病相關。這些發現對偏頭痛遺傳發病機制提供了依據,為提高偏頭痛基礎與臨床認識提供了理論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