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功能衝突權衡的鄉村景觀格局最佳化研究》是依託華僑大學,由梁發超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功能衝突權衡的鄉村景觀格局最佳化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梁發超
- 依託單位:華僑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鄉村景觀格局最佳化是創建美麗鄉村,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內容。如何科學合理地分析和把握鄉村景觀格局演變的內在矛盾和規律,並有效地套用於景觀格局最佳化決策,是鄉村景觀規劃的關鍵問題。本項目擬從景觀功能衝突的視角,在界定和劃分鄉村景觀功能衝突類型的基礎上,綜合運用空間計量分析和“3S”情景模擬方法,識別和測度各種類型的景觀功能衝突,並分析其演變的成因與機理;進而在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約束下,對鄉村景觀功能衝突進行量化權衡,最終提出基於景觀功能衝突解決的景觀格局最佳化方案。通過在閩南地區選取典型案例區進行實證研究,本項目旨在創新景觀格局最佳化的理論和方法,為本地區乃至全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鄉村景觀規劃提供參考。
結題摘要
科學合理地分析鄉村景觀格局演變的內在矛盾和規律,並有效地套用於景觀格局最佳化決策,是鄉村景觀規劃的關鍵問題。鄉村景觀功能衝突是否發生主要取決於景觀功能用地競爭力,假設某地塊適宜多種功能且適宜性較高或相當,由於外部需求增長和功能轉換的驅動,則導致不同鄉村景觀功能類型對該地塊進行競爭,即發生鄉村景觀功能衝突。在界定鄉村景觀內涵及鄉村景觀功能類型的基礎上,根據美麗鄉村建設總體目標的需要,綜合考慮評價單元各鄉村景觀功能用地適宜性強度及轉換驅動力大小,構建了鄉村景觀生產、生活和生態功能競爭力評價模型,根據建立的衝突比較判別矩陣,提出了鄉村景觀功能衝突識別方法體系。鄉村聚落景觀是構成鄉村景觀區域的主體,空間結構和空間形態共同構成鄉村聚落景觀空間特徵,採用分形理論從全市與分鄉鎮兩個尺度上對廈門市鄉村聚落景觀空間結構與形態特徵及其景觀格局演變過程進行分析,探求其動態演變機制。以“居住場勢”理論為指導,採用“居住場勢”度量法和三維空間分類法,建構一種功能導向的鄉村聚落景觀空間衝突權衡模式方法,依據鄉村聚落景觀單元的 “居住勢”差,得出研究區域內農戶高度適宜區和低度適宜區,並依此劃分出鄉村聚落空間重構類型區,進行鄉村聚落景觀空間重構模式建構。在此基礎上,以景觀功能衝突權衡和生態安全格局為前提,探討了生態涵養發展區鄉村景觀規劃方法;基於面積-類型-空間分布三者關係合理劃分並篩選三個等級的生態源地,構建自然稟賦、生態勢能及開發利用強度三個維度指標體系測度生態阻力,運用Arc GIS空間探查和距離測度模組,探討了景觀空間格局最佳化方法。選取典型案例區進行實證研究,進一步完善了鄉村景觀格局最佳化的理論與方法,為現階段閩南地區乃至全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鄉村景觀規劃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