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人才培養視角的高校服務新農村建設研究

基於人才培養視角的高校服務新農村建設研究

《基於人才培養視角的高校服務新農村建設研究》是依託江蘇大學,由范明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人才培養視角的高校服務新農村建設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范明
  • 依託單位:江蘇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新農村建設問題和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一方面,新農村建設緊缺實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大學生赴農村就業意願較低,實際行動更少,與新農村建設巨大的人才需求形成強烈反差。本課題從高校為新農村建設培養現有人才和潛在人才(在校大學生)的角度開展研究,將結構方程模型和系統動力學模型運用到高校為新農村建設培養人才的系統研究中。首先,對新農村建設所需人才的特徵進行調查研究,構建新農村建設關鍵人才素質模型;其次,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對大學生赴農村就業意願與行為的影響因素和高校服務新農村建設人才培養驅動因素進行研究;再次,建立高校-農村人才流動系統模型,使用Dynamo軟體進行仿真,挖掘系統良性運行的關鍵變數和可控變數;最後,提出高校為新農村建設培養人才的相關政策建議。

結題摘要

本課題按原計畫的研究目標與研究技術路線,緊緊圍繞當前新農村建設和高校發展中出現了兩個突出矛盾(一是新農村建設中所需與之適應的人才比重明顯偏低;二是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從高校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服務的角度講,這兩大矛盾直接表現為大學生 “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以新農村建設人才缺乏問題為著眼點,從人才培養的視角對高校服務新農村建設開展研究。首先,針對“用得上”的問題,對新農村建設關鍵人才的需求及其素質模型進行了研究,明確了開發的對象和目標;其次,針對“下得去”的問題,對大學生農村就業意願與行為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使高校更有針對性地引導大學生農村就業;再次,針對“留得住”的問題,建立了“高校-農村”人才流動系統仿真模型,找出了人才流向農村的影響因素;最後,針對高校應該“怎么辦”的問題,對高校服務於新農村建設的驅動因素以及對策進行研究。最終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原計畫發表研究論文8篇,研究報告1份。目前本課題共發表學術論文33篇(其中SSCI檢索論文1篇,SCI檢索論文5篇,CSSCI檢索論文16篇),完成研究報告6份,其中1份正在出版,分別參加了卡特爾召開的“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CONIP2012)”、上海召開的“2010工程教育與教育技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和“2011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項目運作期間,共培養研究生6名,其中,畢業博士研究生1名,畢業碩士研究生5名。圓滿完成了項目原計畫任務。在研究成果套用方面,項目主持人對公共管理領域中的一系列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在江蘇大學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科建設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2011年,以本項目主持人為學科帶頭人的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的申報獲得成功。2012年12月15日,江蘇大學成立了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項目主持人擔任院長。這既是學校為適應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戰略研究而成立的研究機構;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本項目團隊研究成果的一種認可。同時本項目的部分成果已用於指導江蘇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項目主持人指導的博士研究生肖璐的學位論文《新農村建設背景下高校畢業生農村就業行為研究》獲江蘇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並擬申報明年的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