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病理特徵,預防措施,
名稱由來
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1952年基孔肯雅熱首次爆發於坦尚尼亞南部尼瓦拉州。“基孔肯雅”是坦尚尼亞南部的土語“Chikungunya”的譯音,意即身體彎曲形同摺疊,是關節劇痛引起的,故本病可意譯為“曲屈病”。到了二十世紀60年代以後,基孔肯雅熱東移至東南亞地區。本病多次發生於熱帶非洲以及亞洲的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和印度等地。僅1965年在印度馬德拉斯的一次流行中,200萬人口中就有30萬病人。基孔肯雅熱也正在逼近我國,1987年雲南西雙版納發現基孔肯雅病人,並從其血液中分離出病毒。
病理特徵
基孔肯雅熱是一種少見的病毒性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三:發熱病人常突然起病,寒戰、發熱,體溫可達39℃,伴有頭痛、噁心、嘔吐、食慾減退,淋巴結腫大。一般發熱1~7天即可退熱,約3天后再次出現較輕微發熱(醫學上把這種發熱稱為雙峰熱),持續3~5天恢復正常。皮疹80%的患者在發病後2~5天,可在軀幹、四肢的伸展側、手掌和足底出現紅色斑丘疹或猩紅熱樣皮疹,有瘙癢感,數天后可消退。有些患者可有結膜充血和輕度畏光的結膜炎表現。關節疼痛與發熱同時,患者全身的多個關節和脊椎出現十分劇烈的疼痛,且病情發展迅速,往往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關節功能喪失,不能活動。恢復期長達幾周至數月,甚至3年以上。基孔肯雅熱的病死率不高,除少數老年患者因身體衰弱而死亡外,成人感染者幾乎沒有死亡。儘管絕大多數病人的關節損害最終可以恢復,但劇烈疼痛和恢復緩慢的特點可明顯影響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基孔肯雅熱的病原體是基孔肯雅病毒。它屬於披膜病毒科的甲病毒屬。在疾病流行地區,這種病毒可存在於綠猴、狒狒、黑猩猩、牛、馬、豬、兔等多種動物體內,受感染的動物宿主和病人都是傳染源。
預防措施
由於基孔肯雅熱是由蚊蟲傳播的,因此,這種傳染病主要是在冬季溫度在18℃以上的地區流行。在目前尚未研製出有效疫苗和治療方法。我國應提高警惕,加強檢疫,消滅蚊子,嚴防基孔肯雅熱在我國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