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塘系統(dike-pond system)是珠江三角洲河賦予更多的景觀生態意義。如何將基塘系統溶入網密集區特有的人工複合農業生態系統,其基於區域生態環境建設,通過其生態組分的配置與優水陸相互作用的物質流、能量流和經濟流等循環化,充分發揮其生態服務功能,有效提升區域生態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塘系統景觀
- 外文名:Dike-pond system
- 領域:生態學
- 主要位置:珠江三角洲
研究背景與現狀,現狀,基塘系統研究的新視角——濕地景觀生態視角,1 基塘人工濕地景觀類型的確認,2 景觀生態學理論與方法的融入,
研究背景與現狀
基塘系統在珠江三角洲歷史悠久,其中以“桑基魚塘”的記載最為久遠。科學界對基塘系統的關注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半期,而對其進行系統的研究則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才展開的。
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農業生產地位下降、環境污染等問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基塘面積開始急劇萎縮,在被大量轉化為建設用地的同時,景觀出現了破碎化、孤島化等現象,生態環境亦趨於劣化。特別是近年來受現代集約農業下追求高產值的影響,基塘系統生產結構中種植業比例大規模縮減,而淡水養殖業急劇擴張,基塘系統出現了明顯的“重塘輕基”現象,基、塘比例失衡, 嚴重干擾了基塘正常的水陸相互作用。基塘系統的上述變化不但對其農業生產功能產生了顯著的影響,還影響到其生態功能的發揮,使其對區域生態環境的調控能力大大降低。
關於基塘系統的研究依然較多的集中於其農業生產系統,且在基塘系統內部物質與能量流動等方面的研究亦有所深入。但值得重視的是,基塘單一的農業生產功能需要向更多的生態和社會功能轉變。當前,珠江三角洲土地資源供給的瓶頸問題一直無法取得有效突破,短期內大幅度恢復或增加生態用地數量的目標將難以實現。為提高區域生態安全水平,通過保護好基塘系統這一殘存的生態友好型景觀類型,充分發揮其生態最佳化功能就成為必然選擇。
現狀
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不斷推進 ,在利益的驅動下 ,位於三角洲、河口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傳統基塘系統受到嚴重衝擊 ,成為盲目開發和環境污染的受害者 ;而基塘系統自身由於種養分離、過度集約化養殖和疏於管理 ,也成為重要的污染源和區域環境污染的幫凶。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統的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萎縮和退化現象十分突出。
基塘系統研究的新視角——濕地景觀生態視角
1 基塘人工濕地景觀類型的確認
將基塘系統納入濕地景觀類型是開展基塘景觀生態學研究的首要工作。按照1971年拉姆薩爾公約 (濕地公約) 即《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關於濕地範圍和類型的確定,水體和水稻田、坑塘 (主要為養殖水塘) 被劃分為人工濕地類型。由於基塘是河網密集區水陸相互交織分布的區域,顯然可以歸屬人工濕地類型。學術界對於濕地公約中關於人工濕地類型的這一划分出現了一些質疑,甚至引發出水田和坑塘是否應該劃入濕地的爭論 (因部分學者認為濕地就其保護的可行性而言主要指天然濕地),但這並不影響科學界對基塘生態功能的研究與探討。Gopal B在濕地範圍內討論了基塘對於物種遷移的影響,明確了基塘作為人工濕地的生態功能;而Costanza R等在《Nature》上專門就全球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進行了研究, 其中就提到包括基塘與低洼地在內的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價值。
2 景觀生態學理論與方法的融入
景觀生態學長期致力於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的機制研究, 強調景觀空間格局對過程的控制和對功能的影響[40~42], 進而提出景觀格局的最佳化方案和未來生態環境建設的方向。景觀生態學理論認為, 景觀中存在一些能夠促進景觀過程發展的景觀組分, 如較大面積的林地核心斑塊、水域等, 景觀生態學將之稱為“源地”[43]。這種“源地”景觀組分對維持區域景觀生態功能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同時表現出一定的連續性和空間拓展性。對於基塘系統而言, 基於其大面積、連續分布的格局特點, 其在所處區域景觀結構中的“基底” (相對斑塊和廊道而言) 地位將使其成為“源地”的首選。此外, 景觀生態學關於斑塊、廊道、基底、網路和空間格局的研究思想與基塘景觀的空間特徵和分布形態不謀而合。基於此, 從景觀生態學格局與過程的關係以及格局對功能的影響出發, 開展基塘景觀生態研究無疑是一個富有意義的思路與視角。同時, 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空間分析模型和景觀指數等方法的迅速發展及其在景觀生態學研究中的廣泛套用, 使基於空間信息技術的基塘景觀數量、結構、異質性與格局變化等多尺度分析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