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環境

基因環境,由於醫學的進步,人類可以通過中和體內有害基因的破壞作用,抵制並長期保留有害基因。這些所謂的有害基因一直都是有害的嗎?有人認為,人類生物遺傳中的有害基因即使在同型接合體狀態下也有某些對人類有益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因環境
  • 外文名:無
  • 功能:抵制並長期保留有害基因
  • 例子:某些類型的糖尿病
某些類型的糖尿病似乎屬於這一情況。糖尿病有許多表現形式(從血糖率的微微增長到胰島素合成的幾乎完全喪失),尤其是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會患上糖尿病,青年患病率低於1/l 000,而老年人患病率卻超過 4%。何種基因導致人類患有糖尿病?人類對此尚有爭議。糖尿病似乎是基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些基因對使個體表現為糖尿病的因素起決定作用,而它們本身並不會讓人患上糖尿病。當營養過剩時,這種因素就會出現,而營養過剩的指標也是由這些基因決定的。某一個體擁有引起糖尿病很強的因素,如果他的飲食相當匱乏,他就不會患病;另一個體擁有引起糖尿病較弱的因素,如果他營養過剩,就會患病。
因此一個地區糖尿病的發病率更主要的是取決於群體的飲食習慣而非群體的基因結構。半個世紀以來,某些工業國家糖尿病發病率升高絕對不會是由於醫學的進步使糖尿病患者能生兒育女造成的(我們知道由於醫學進步而使糖尿病發病率升高需要一個相當漫長的時間,短短的50年間,這種結果幾乎無法表現出來),而主要是由於人們的飲食越來越豐富、營養過剩造成的。因此糖尿病發病率的升高並不是基因型發生變化的結果,而是由於人類對其自身的某些特性進行了修改,這是前人所未料到的。
從目前條件看來,由於某種飲食標準而使人患有糖尿病的基因組合是不利的基因組合,但是遇到饑荒時期或者在營養不良狀態下,這些基因組合卻很可能會產生有益的作用。它們極有可能會調節某些代謝,使有關的物質有機體得到更好的利用,這種基因作用是由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內爾提出的。醫學進步阻止了這些與糖尿病有關的基因的消失,但它絲毫沒有造成人種退化,恰恰相反,醫學進步使某些基因保留下來,雖然這些基因目前毫無用處或者用處不大,但是當我們有朝一日營養不良時,這些基因就會顯得非常寶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